首页
第05版:国内国际

吉林银行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2022年2月以来,陆续在全省启动乡村振兴惠农金融服务站建设,截至目前,惠农金融服务站已深入服务800余个村子,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共计2600余次,服务农户超11万户,切实提升了乡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金融服务沉下去 ​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吉林银行乡村振兴惠农金融服务站。

村民在金融服务站办理业务。

吉林银行乡村振兴惠农金融服务站墙壁上,“服务不出家,取款不出村”几个大字十分醒目。

学生在“农家书屋”阅读。

吉林银行、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举办“吉行万家”助力乡村振兴文艺服务共建活动。

“咱们村也有银行了!”去年6月23日,长春市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大营子村传出“喜讯”。村民口中的“银行”,说的正是吉林银行惠农金融服务站。

站在村头放眼望去,一座面积8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映入眼帘,牌匾上刻着“吉林银行乡村振兴惠农金融服务站”大字显得格外醒目。走进一看,POS机、验钞机等设备一应俱全。柜台外,不时有村民前来取款、转账汇款、余额查询……

“如今在村里的金融服务站,就能取钱,真方便!再也不用折腾个半天跑到镇上去了。”大营子村的老人们在闲聊时,言语间满是喜悦与幸福。

这份幸福感的背后,有着吉林银行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将普惠金融政策精准落实到位的绵绵用力。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但在一些乡村,金融资源仍较匮乏,金融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如何搭建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渠道,把金融功能真正延伸到乡村,有效发挥金融“活水”的作用?

2022年2月以来,吉林银行陆续在全省启动乡村振兴惠农金融服务站建设,将金融服务下沉到村,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服务不出家门,取款不出村屯”,切实打通金融惠农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惠农金融服务站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服务“触角”越探越深,已深入服务800余个村子,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共计2600余次,服务农户超11万户。

金融服务站开到家门口

惠农服务“零距离”

长春市双阳区平湖街道黑鱼村共有农户950户,常年在家人口超过2000人以上,村子里以老年人居多。过去,对于村子里没有银行服务点的村民来说,往返两个多小时到镇上银行网点取款是日常事。

“我们老年人不会用手机,平时买东西只能使用现金,以前都要到镇里银行,还要排队,等取到钱半天时间就过去了。这是我办的第一张吉林银行卡,不出村就能取零用钱,真是太方便了!”1月11日,在长春市双阳区黑鱼村惠农金融服务站内,村民杨大爷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小额现金取款业务。这种“零距离”的便民服务让他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吉林银行的惠农金融服务站在黑鱼村成立之后,极大地方便村民,个人不出村就能办理转账汇款和小额取款等相关业务,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是很大的帮助。”黑鱼村村书记马铁义说。

方便快捷的金融体验让百姓赞不绝口。“自2022年5月9号开设惠农金融服务站以来,黑鱼村一共给农户开了330多张乡村振兴卡,大家都非常认可。”吉林银行长春双阳支行黑鱼村金融服务站站长杨德兴介绍:“增强乡村地区金融服务便利度是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重要一环。现在农村的产业转型使土地大部分都流转到个体大户了,个体大户都是规模化种植和养殖,这样的话都需要钱,所以接下来吉林银行会依托信用村的建设,积极开展助农贷款业务,把金融活水引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现如今,助农服务已成为黑鱼村惠农金融服务站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为提升农村居民线上生活便利程度,黑鱼村站点因地制宜创新建立了特色服务模式,在利用惠农服务站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不断丰富“线上+线下”惠农服务模式,围绕农户生产生活需求,积极引入异业联盟,提供“金融+非金融”服务,搭建农村场景生态便民服务圈。

黑鱼村种植葡萄已有20多年的历史,小葡萄已经成为整个村的大产业。吉林银行长春分行还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免费为村民培训葡萄种植技术,并积极推进解决农产品销售推广问题,有效带动村民增收,增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打造便民服务“新样板”

多措并举解民忧

“立杰,帮我给孩子汇点生活费。”“家里亲戚结婚,帮我取500元现金。”在大营子村惠农金融服务站,站长满立杰一边与前来办理业务的居民热情攀谈,一边细致熟练地完成手中的每一笔业务。

50岁的村民满立杰年轻时干过保险业务员,大营子村惠农金融服务站设立之后,她有了一个新身份,成了该金融服务站经理。每天一大早,她就来到站里为群众办理小额取款、转账业务、养老金提取等业务。“因为我就住在这个村,大家也信任我,有办理业务需要的,我就能随叫随到提供服务,现在,我已经为360多位村民开卡,办理了1200余笔业务。”

大营子村惠农金融服务站作为吉林银行首家惠农金融服务站,承载了标杆性的作用,“它基础的金融服务是小额取款,能为咱们周边的村民带来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还可以为农户提供贷款的筛选和推荐。”吉林银行长春分行惠农管理员赵可介绍,大营子村金融服务站作为最早建立的服务站,是传统银行营业网点的浓缩与延伸,也是设在农民家门口24小时营业的服务站点,真正践行了“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的服务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基础的金融服务,大营子村惠农金融服务站内还叠加快递物流、优惠购、农家书屋、打印机、党建墙等非金融服务功能。同时,还设有多项个性化服务,通过打造“金融+快递+文化+党建+生活”的新型服务模式,为村民提供了“一站式”的“金融+非金融”服务。

“比如‘农家书屋’,孩子们可以在这儿写作业、看书。另外,还会不定时开展‘党建活动’‘送医下乡’‘送电影下乡’‘纳福迎春’‘金融知识大讲堂’等一些特色服务。”满立杰说。

“积极提供非金融服务,满足农户多样化需求,是我们建设金融服务站的出发点之一。”赵可介绍,自吉林银行惠农金融服务站在全省设立以来,已经为8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

丰富乡村文化

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1月16日,长春市双阳区黑鱼村、大营子村都热闹起来,吉林银行、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举办的“吉行万家”助力乡村振兴文艺服务共建活动先后走进了双阳区黑鱼村和大营子的惠农金融服务站,吉林省民间艺术团的演员们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年味浓浓的文艺演出。

依托乡村振兴惠民服务站,“送戏下乡”让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戏剧文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样的活动来到我们村儿,真的太好了,没想到吉林银行还能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节目!”正在欣赏二人转《水漫蓝桥》表演的双阳区大营子村村民王阿姨高兴地对记者说。

“我们依托惠农金融站点,旨在下沉吉林银行金融服务重心,为‘三农’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而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未来,我们将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需求,积极开展送医下乡、送戏下乡、金融知识大讲堂等活动,在满足更多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加快送‘文化’下乡的步伐,以此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吉林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细微之处见真情。如果说“吉行万家”助力乡村振兴文艺服务共建活动显示的是吉林银行的温情,那么通过惠农金融服务站积极搭建多元化的场景生态服务,给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宣传外,还提供非金融服务,彰显的就是吉林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决心。

到广阔的农村去开拓市场、助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为这片黑土地带来勃勃生机,吉林银行正续写着一个个精彩的振兴故事。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