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爷,又出来遛弯啊!天冷注意保暖!”
“铁映,来了啊!中午你大娘做鱼,来家吃饭。”
在风光旖旎的东北边疆小城集安市边境一线,伴随着晨曦和鸡鸣,王铁映与辖区群众唠着家常,开启了他新一天的工作。
1989年出生的王铁映,是吉林边检总站通化边境管理支队麻线边境派出所副所长,像这样的每天入村走访,他已经坚持了12年,足迹遍布辖区每个角落。解民忧、保民安、助民富……王铁映忠诚履行一名国门卫士的神圣职责,深情谱写了一曲雷锋精神的时代乐章。
“一颗钉”铆住“一份岗”
“外乡客”变成“贴心人”
“执着为民,对王铁映来说是一种信念,是一种热情,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吉林边检总站麻线边境派出所所长王维用12个字评价他:长相斯文、工作硬朗、服务贴心。
2011年大学毕业后,经过入警培训,王铁映被分配到原吉林边防总队通化边防支队麻线边防派出所,成为上活龙村责任区民警。“作为年轻人,我也渴望城市喧嚣,向往都市繁华,但身穿军装,责任在心,既然‘身入’基层,就要‘心到’基层,扎根基层。”
上活龙村依山而建,家家房子一个样,有的还在大山沟里,一不注意就迷了方向。王铁映开始翻山丘、越沟壑,驻村走访一去就是大半年;一支笔,一个本,走走停停一画就是一整天。他精心勾勒出只有自己能读懂的辖区“寻宝图”,曲线是河与路,波浪线是山和峰,长方形是上活龙村386户人家,上面还标着住户的信息:慢性病住户及常用药、独居老人子女联系方式、贫困家庭申领补助种类……仅1年多,他就实现警民双向熟悉率100%的目标。
王铁映虽然性格腼腆、不善言谈,但与群众交往,有自己的方法。他用热心肠渐渐打开村民心房,曾经的“外乡客”,如今被村里人亲切称为“贴心人”。
上活龙村有座30多年的二层民宅,住着4户人家,单晓悦(化名)爷孙俩住在左下角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只有厨房和炕两个“区域”,常年烟熏的墙面上,一张稚嫩笔体写着“恩人王铁映叔叔”的红纸特别显眼。“这是我12岁时写的,叔叔几次要撕下来我都没让,我要让它一直贴在墙上,激励我走好未来每一步。”已经17岁的晓悦话语坚定。
第一次到晓悦家走访的画面,王铁映一直铭记在心:正在炕头学习的晓悦怯生生看着他,患有脑梗后遗症的爷爷捧着柴火一瘸一拐踉跄进门。“孩子5个月她爸妈就离婚了,儿媳去南方找不着,我儿子在外打工。”单爷爷的话让王铁映鼻子一酸,当下决定与爷孙俩建立长期帮扶对子。他给晓悦补课、买学习用品、连年交校车费,一帮就是8年。“俺能有今天,都是俺叔的功劳,长大后俺也要像他一样,帮助更多的人。”
10多年来,王铁映累计走访路程近10万公里,光鞋就走破了10多双,还记下了30余本走访笔记。他以个人名义成立“乡村爱心基金”,建立困难群体档案,常年帮扶8个贫困户和10余名独居老人,为村里群众办实事、解难事1000余件……他逐步总结出“急难险重必到、婚丧嫁娶必到、逢年过节必到;与扶危帮困结合、与维护稳定结合、与长远发展结合”的“三必到三结合”走访工作法,在警民之间架起“连心桥”。
“一缕光”照亮“一片天”
锐意进取守护边境平安
2019年3月,王铁映工作调整到下活龙村。
“下活龙村地处边境一线,维护边境辖区安全稳定,确保边民群众安居乐业不仅是移民管理警察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神圣使命,更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赋予雷锋精神的新内涵。”面对现实情况,王铁映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维护辖区长治久安。
为维护村民在鸭绿江界江作业秩序,他多次走访,收集渔船民意见建议30余条,结合实际,协调推动村里建立2处渔船停靠点,创新建立《渔船民管理档案》,将全村50余艘渔船统一停靠,集中进行“户籍化”管理。2022年11月,下活龙村在全省163个边境村脱颖而出,被纳入平安边境村创建试点之一。
2020年初,王铁映在走访中发现,“很多家长里短,村民们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说,有些情况民警也不便介入,时间久了容易衍生‘大问题’。”于是,他开始探索“村民自治”模式,希望村民共同参与,从源头解决防范问题。他很快整理出思路——成立“义警工作站”,让群众以志愿者身份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义警“地理环境熟、村屯结构清和邻里情况明”的优势作用。
“这个想法好,不给钱算啥!铁映这孩子大城市不去,在山沟里给俺们守护家园,他说啥俺们干就是!”村民们积极参与其中。经选拔,2020年6月,一支由村干部、民兵、渔船民、企业主组成的15人“义警”队伍成立了。自此,民警+辅警+义警“三警”模式,在下活龙村形成了一道群防群控“天然屏障”。
“义警工作站”组建以来,王铁映带领“三警”联合边境踏查260余次,驻村辅警、义警协助民警采集各类基础信息3万余条,获取线索协助破案20余起,参与排查、调解纠纷60余起,纠纷调处率、村民满意率均达100%。
“一滴水”滋润“一方人”
主动作为助力乡村振兴
曾经,下活龙村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在集安市是出了名的艰苦和偏远。全村1272公顷幅员面积,农耕土地仅7公顷。种田捕鱼、靠天吃饭是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村民年均收入不到1万元,青年外溢十分严重。
2019年的一天,王铁映走访刚刚竣工的通化师范学院乡村振兴学院“乡里农创园”,在与负责人姜赢鑫交谈中,他想起近年兴起的旅游民宿,便主动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下活龙村风光怡人、民风淳朴,若配合‘乡里农创园’旅游项目发展民宿经济,定能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并且与乡村振兴的愿景一致。”
姜赢鑫对王铁映的想法非常赞同,但资金投入、农村土地等问题让他难下决心。王铁映便开始研究利用闲置民房改建民宿的可行性,并走访了10余户村民。在王铁映和村里共同努力下,闲置房屋改建的想法得到了13户村民支持。又经过与姜赢鑫多次协商、反复沟通,通化师范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决定投资300余万元发展民宿经济,建立独立主题民宿25间。仅2020年,参与项目的每户村民家庭年均收入同比增长110%。2021年,在民宿经济带动下,下活龙村更是被省乡村振兴局授予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基地。
“铁映,你帮我看看这个合同怎么签?”“我买的化肥,咋和他们宣传的不一样呢?”村民们在致富路上,又遇到了法律瓶颈。
2021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颁布,王铁映建起了乡村振兴“法律咨询室”。“普及法律知识、提供文书模板、解答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援助……只要群众需要,都会由专业律师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进行义务解答,有效保障了群众根本利益,也填补了乡村振兴中法务服务空白。”王铁映自豪地介绍道。
“有了法律支撑,村民们也可以大胆创业了。”为进一步促进村民增产增收,2022年9月,王铁映依托村委会办起了“小铁夜校”,组织麻线乡养殖大户、致富能手和农科专业人员为村民传授种植、养殖知识。一部分村民开始尝试种植人参、五味子等经济作物,全村年创收近30万元。“小铁夜校”结出累累硕果。
“如今,我们生活富了、日子甜了,从地偏人稀‘小渔村’摇身变成远近闻名‘打卡地’,外出务工青年纷纷归乡创业。”据下活龙村党支部书记宋修福介绍,2022年,全村有15户18人返乡。
“我做的都是分内事,温暖一方百姓是我的责任,被组织和群众认可是我最大的骄傲。”王铁映,这位34岁的驻村民警,十几年如一日奋战在边境一线、守护在人民身边,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的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