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上午,在长春市绿园区南航社区文明实践站里,进行着一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正在讲课的人叫刘德琨,是一名有着52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绿园区向阳花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
刘德琨退休后一直活跃在宣讲平台,进校园、进街道,宣讲新政策、新变化、新发展。
志愿宣讲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刻在刘德琨心中几十年的座右铭。“我是1968年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曲走进军营的。雷锋精神一直激励着我积极进步,不断前行。”1969年,正在当兵的刘德琨特意请假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党章。从此,学习党章、收集党章、宣讲党章成了他一生的事业,他也因为对党章的珍藏和热爱,被称为“党章老人”。
“我有一个褪色的军用帆布挎包,上面是我亲手绣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这是我几十年前当兵时的背包,里面装着11本党章。只要党中央修订党章,我就会第一时间购买、研读。党的二十大时,我买了200本新党章发给宣讲课上的学员们。”
说起这些收藏的党章,刘德琨如数家珍,一本本党章见证着刘德琨坚定的党员初心。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刘德琨宣讲十余场,听讲人数达3500人。宣讲中,他以党章为主线,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国家历史结合起来,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通俗的方式讲给群众听。
2021年,绿园区林园街道关工委老战士宣讲团成立,刘德琨任团长。他带领十余位退役老战士,深入学校、社区等开展了近百场宣讲活动。2022年疫情期间,刘德琨联合宣讲团同志共同开展网上宣讲红色故事120场,3000多人收听收看。
“去年学雷锋纪念日,我们老战士宣讲团到绿园区四季青小学,为1000多名师生宣讲了国旗来历和学习雷锋的历史缘由。学生们听得有滋有味,久久不愿离去。”刘德琨告诉记者,2022年8月,他还在迎宾路小学精心培育了一支红领巾宣讲团。作为导师,刘德琨引导学生自己悟自己讲,让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哪里有群众,刘德琨的宣讲活动就延伸到哪里,公园里、广场边、长廊上……到处可见他的身影。他用一颗赤诚的心,为百姓讲党章、党史、红色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浸润群众心田。
在宣讲之余,刘德琨始终把群众冷暖牢牢挂在心上。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德琨得知民丰小学一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经济问题无法坚持就学,他毅然决定每年资助3000元,帮她圆上学梦,至今已坚持了5个年头。民丰小学在校学生多数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刘德琨带头为困难学生捐赠学习用品和衣物。
几年来,他还坚持举办中小微企业新时代“创业创新”培训班,共培训3865人,累计免费公益授课2000多小时,培养出了一大批创业骨干,创造社会价值2亿多元,安置青年就业120余人。
现在,刘德琨担任长春市绿园区关工委火炬报告团副团长、林园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长春市绿园区中小微企业联合会党支部书记。他常年奔走在社区、学校和中小企业,义务宣讲党的理论、服务社区百姓、帮助下一代成长、扶持企业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志愿者精神。他也因此被评为“吉林好人·最美志愿者”、长春市“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首届退役军人创业标兵”、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学雷锋志愿服务永远在行程中,永远有着新的步伐,永远有着新的起点!”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几十年来,这位共和国同龄人始终坚守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将志愿的微光投射到更多人的身上,把志愿宣讲的星星之火播种到了每一处需要光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