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件”连着“大民生”。长春市公安局坚持人民至上工作理念,在治安案件管理和创人民满意公安具体实践中,建立运行治安警情每日研判机制,带动快侦快破小偷小摸等广泛涉及群众利益的侵财小案,深入化解打架斗殴、故意损财、治安纠纷背后的深层矛盾,研判预警需要重点防范的治安乱点,提升维护公平正义的执法能力,积“小平安”为“大稳定”。
(一)
长春市公安局建立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每天提级研判所有治安案件机制,由市局分局领导直接调度,将治安案件当做刑事案件侦办,视侦、网侦、技侦手段倾斜支撑。案件查破情况市局例会通报、督办落实。今年以来,全市抓获违法嫌疑人107人,破获侵财小案84起,为群众挽损15万余元。
今年2月,一名快递员满头大汗来到建设广场派出所报警,原来他放在快递存放点价值近千元的快递包被盗了。派出所民警一边安慰他一边迅速赶到现场,调取周边监控锁定嫌疑人,通过多个视频监控的接力追踪,3小时内将嫌疑人成功抓获。快递员于先生感激地说:“这么快就把东西找回来,真的太感谢警察同志了!”
(二)
治安小案不及时办结,就会成为群众的烦心事、闹心事。长春市公安局在治安警情研判中针对超过30日、60日法定办结期限的案件,建立定期通报调度和领导包案机制。治安案件结案率由原来的67.2%上升到97%,提高了29.8个百分点。各派出所对超期案件及时向群众通报进展,有的还请来群众共同研判,同步做好群众工作,接处警满意度回访明显提升。
去年7月,居民耿女士上初中的儿子被同学殴打,在调解过程中因赔偿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又因疫情影响调解暂时搁置。耿女士以为儿子的案子就此没着落了,心情很是烦闷。今年1月,朝阳分局在研判中梳理发现了这起超期案件,督促派出所重新找到耿女士,同时启动包保调度机制,法制、户政等部门共同会商指导,最终促进双方当事人圆满协商和解。
(三)
长春市公安局在研判中引入疑难复杂案件法制介入、领导阅卷评查机制,定期在例会上公布执法错案,点评有问题的案卷文书,把精品案例公布出来挂到网上,增强了派出所执法质量意识,警情研判对提升办案质量的效果很明显。
去年8月,马某与亲属解某因借款发生纠纷,马某借钱后经商失败无力偿还,解某要缴纳房租急需用钱,双方协商未果厮打在一起。派出所出警后没有简单地调解了事,而是联系到解某租房的房主共同帮助解决。房主了解到该情况后减免了部分房租,同时同意延缓一个月缴纳房租。马解二人重归于好,体现了派出所的执法温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对纠纷案件跟踪研判,解决矛盾纠纷升级引发个人极端案事件,实现民转刑案件下降,看似简单的治安纠纷往往掺杂着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同事矛盾、司乘纠纷和医患纠纷、土地纠纷等因素,如果不及时化解就会升级甚至激化。
近年来,一些恶性刑事案件都有小纠纷、小矛盾没有被重视引发严重后果的惨痛教训。长春市公安局盯住这类案件,特别是对多次重复报警的纠纷类警情进行专门研判,逐一分析矛盾纠纷性质和风险,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实现“案结事了”。去年,全市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下降22.4%,命案下降19.1%。
今年年初,柳影路派出所研判发现辖区一居民楼邻里关系紧张,因噪音扰民、高空抛物等问题多人多次报警,有从砸门吵架向撕扯殴斗转变的风险。派出所立即对该楼居民反映问题集中梳理,并制作调查问卷逐户走访,最终找到了楼体老化、楼板共振放大噪音的原因,通过挨家挨户做解释工作,消除了邻里之间的隔阂误会。
(四)
长春市公安局通过研判,梳理夏季夜间打架斗殴案件高发的烧烤、KTV、酒吧等涉酒场所,确定了573个涉酒重点部位,组织派出所民警主动进场所喊话、宣传打架成本;市县机关警力下沉支援,定点驻守巡防。这些场所的警情大幅下降,也延伸了对场所的治安管理,落实了内部安保责任。通过研判主导巡防,2022年长春市治安案件同比下降48.1%,故意损财、寻衅滋事纠纷类治安案件下降45.5%。
对风险案件晾晒研判,解决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搞权力寻租的问题,实现投诉率下降。长春市公安局把每起案件从警情受理环节开始就公布到网上,公布案情、办案单位、办案人信息以及裁决、调处情况,以此接受全警监督,最大限度挤压寻租空间。从督察、纪检部门反馈的情况看,研判监督的效果明显,群众治安案件复议率以及执法投诉率均实现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