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专刊

吉林毓文中学: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本报记者 丁美佳 姜岸松 周凇宇 通讯员 修海霞

东北抗联博物馆吉林毓文馆揭牌。

一场生动的思政课。

青年党校开学典礼。

毓文中学校史馆展区。

马骏之孙、中共北京市委老干部局原副局长马为平为马骏班学生进行爱国主题讲座。

写在前面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繁花五月,吉林松花江畔满目葱茏,掩映于垂柳绿丝的斑驳光影之下,始建于1917年的吉林毓文中学庄严矗立,诉说着这所百年名校的红色记忆。

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和著名学者马骏、楚图南、郭沫若、尚钺等都曾在此执鞭任教,著名抗日志士赵尚志、纪儒林、陈翰章等都是毓文学子,是吉林省近代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重要阵地和吉林省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

这里是红色摇篮,薪火相传。学校自建校之初就秉承“泽乡济世 教育救国”的精神,肩负“达材成德”的使命,成立了全国首个以“马骏”命名的思政教育创新班,成立全国首家以抗联文化为主题的校园博物馆,是近代吉林省内少有的以“教育救国”为宗旨且传承百年未曾迁址的中学。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一百零六年的漫长岁月里,毓文中学与中华民族同历荣辱,与中国共产党共历风雨,与中国革命共赴征程,红色基因早已刻在毓文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不可磨灭的时代印记。

继承百年红色基因,打造红色传习品牌。近年来,吉林毓文中学积极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切实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工作向纵深推进。学校以毓文人的红色基因—“家国情怀”为起点,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和谐发展的人”为目标,坚持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大力开展红色文化传习活动,不断探索红色育人模式,使学生成为有灵魂、有情怀、有温度,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人。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今日的毓文中学,正沿着前人闪光的足迹,用红色资源强基铸魂,以红色文化育时代新人,让红色教育落地生根。

凝练百年名校红色记忆

打开毓文中学的红色记忆,百年名校见证了党的百年辉煌。

20世纪初,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南开学子韩梓飏、张云责、李光汉等人毅然奔赴家乡,多方筹措,于1917年创建私立吉林毓文中学校,秉承“泽乡济世 教育救国”的精神,红色基因自此诞生。

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近代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若要救我中华,必要培育我国民独立自由之精神、理性智慧之思想。文坛泰斗郭沫若回国后几经辗转,来毓文做客座教授,讲学授业。创造社成员左联领军人物穆木天、徐玉诺慕名而来,创办校刊《吻爽》《白杨》。爱国俊彦来到毓文,执鞭任教,吉林小南开声名鹊起,誉满关东。

“五四运动”杰出领导人、组织者,东北第一个共产党员马骏,受中共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的派遣,来到吉林,在毓文任英文和数学教师,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文化。1925年5月,他组织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吉林“五卅”运动。共产党员郭乃岑、楚图南、李梦龄和万九河相继来到毓文任教并从事革命活动。吉林毓文中学发动、参与了“反对林矿借款”“吉林五四运动”“收回旅大运动”“保卫珲春主权”等爱国运动,是吉林省声援五四、五卅运动的发起地,成为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中心之一,红色血脉由此形成。

百年回眸,百年求索;教育救国路漫漫,为国育材志益坚。肩负着“达材成德”的使命,吉林毓文中学经历了百年骄傲而光荣的革命历程。复名前的老毓文虽办学时间不长,但红色人物辈出,无数闪光的名字镶缀于毓文校园历史的苍穹。同杨靖宇将军组建抗联第一军的赵尚志、纪儒林,镜泊英雄陈翰章,原司法部副部长谢邦治、原农业部副部长徐元泉、“两弹一星”功勋物理学家彭桓武、著名地震专家马宗晋、火箭专家范士合等名人都曾在毓文读书。

兴学育人,敬业乐群。在教育救国的路途上,毓文中学几番风雨、几度辗转,依然弦歌不辍,静静地坚守于临江之畔。学校先后经历了被反动当局监控、日寇强行关闭的磨难。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召开“毓文校友会”,成立了毓文中学复校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吉林毓文中学旧址完整地保存下来,1964年经时任国务院代总理邓小平批示,吉林毓文中学复名。

百年毓文阅尽沧桑变幻,历经烽火硝烟,既是时代的亲历者,又是时代的见证者。它见证着先贤乡达怀着崇高而纯真的教育理想泽乡济世;见证着爱国青年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冀呼告救亡。106年厚重的历史积淀,凝练成毓文中学的红色文化与红色记忆。

锻造红色育人先锋队伍

“加入青年党校,就要有信念、有理想、有追求,这三者缺一不可,这是共产党员永恒的精神底色。”在吉林毓文中学第31期学生青年党校开学典礼上,吉林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研二处处长尹是罡为全体学生上了一节题为《吉林革命播火人——马骏烈士》的党课,让在场师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毓文青年党校创办于1989年,是当时吉林地区教育系统内成立的第一所学生青年党校,也是“吉林省首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师研修基地”。34年来,毓文青年党校逐渐建成了一所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活动建设、课程建设等日臻完善的规范性党校,发展和培养了众多优秀学生党员和各行各业精英,成为红色教育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毓文中学以红色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筑牢红色根基,建设红色加油站,着力锻造一支高素质的红色队伍,使红色育人底色更加鲜亮。

建设特色团队,凝聚红色力量。学校开展党员教师与青年教师积极分子“一带一”结对子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培养和引领,吸引优秀青年向党组织积极靠拢,不断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为壮大党员队伍汲取新鲜力量,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性强、情怀深、思维新、水平高的精湛名师队伍。

强化政治引领,提升红色素养。严格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活动的开展,提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质量,利用每隔一周的党日活动,定期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等活动,七个支部先后开展“学习马骏精神”主题党课活动。每学期组织全体党员观看红色教育影片,激励党员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

推动思政融合,打造红色课堂。利用校史馆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学科思政融合活动。思政教师自主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优化校本课程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举办主题班会、校史讲解员竞赛、模拟联合国走出校园、征集毓文红色历史物件、访谈毓文老校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创新思政课堂。

打造红色教育特色高地

走进东北抗联博物馆吉林毓文馆,抗联战士穿过的靰鞡鞋、用过的马鞍子、戴过的皮帽子逐一映入眼帘,“红色物件”的周围,是图文并茂的“红色故事”:马骏创立支部、播撒火种,志士松毓投身革命,靖宇尚志英勇抗敌……一枚枚有故事的勋章、一个个有风骨的老物件,一张张有温度的老照片,徜徉其中,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烽火岁月。

红色文化是新时代抓好学生红色教育的重要资源,吉林毓文中学如同匠人般精雕细琢红色德育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将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

为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的创新,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使红色文化成为青年学子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抓手,成为毓文学子树立远大理想的精神之钙,2022年6月30日,东北抗联博物馆吉林毓文馆应时而生。

当天,一场生动的思政教学课堂在这里上演。荣获“吉林省首批中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称号的毓文中学教师满立斌为学生代表讲述了荡气回肠的抗联故事,回顾了抗联英雄的英勇事迹,重温了那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岁月。他叮嘱学生们要学史明智,厚植家国情怀,将红色基因注入血脉之中。学生们在参观展馆的过程中,了解抗联历史,感悟抗联精神,深受震撼和感动。

东北抗联博物馆吉林毓文馆是经东北抗联博物馆批准成立的全国首家以抗联文化为主题的校园博物馆,共收藏有东北抗联时期各类文物百余件,旨在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抗联文化。博物馆的成立优化了校本课程资源,丰富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进一步强化了毓文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功能。

以东北抗联博物馆吉林毓文馆为载体,毓文中学不断加强内容建设,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沉浸式学习红色历史。在校园内新建四尊革命英雄人物雕像(马骏、赵尚志、纪儒林、陈翰章),营造红色文化氛围;特邀请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日坛公园马骏烈士纪念室、宁安市马骏纪念馆的同志及马骏烈士家属组建的马骏烈士事迹报告团,到学校“新时代传习所”为师生们作主题报告,传习红色精神;除了让学生参观校史馆外,还由上一个年级派代表到对应班级进行演讲,配以多媒体展示毓文的建校及发展,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建设红色课堂赓续血脉

走进吉林毓文中学校史馆,2021级马骏班的班主任张安伟正指着马骏的照片,讲述着烈士马骏在吉林革命中播撒火种的故事,他对同学们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同学们眼睛里闪过坚定笃信的光亮。

2021年4月21日,全国首个以“马骏”命名的思政教育创新班“马骏班”在吉林毓文中学成立。马骏班班额42人,为文科教学班;马骏之孙,中共北京市委老干部局原副局长马为平老先生为荣誉班主任;授课教师全部为中共党员;班级学生均为共青团员。班级以“承马骏之精神,育时代之英才”为办班理念,以高起点、严要求、严管理为标准,特色开展党史教育、校史教育、青年党校培训等政治教学活动,突出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思想能力全面提升。

走进2021级马骏班,映入眼帘的是杨靖宇、李大钊等革命英雄的名言金句,进门左手边的墙上写着马骏的生平事迹和同学们的书法诗抄,教室后方的黑板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主题板报,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党的“一大”到“二十大”的光辉历程,板报一旁是同学们的学习目标和远大理想,班级内党旗、国旗、团旗交相辉映……

班级的文化建设充分彰显马骏班独特的红色基因,鼓励同学们学习马骏精神,传承革命血脉,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马骏班十分注重对学生们的红色教育和理想教育,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读书分享会、社会调研等一系列红色主题特色活动,传承红色血脉,展现青春风貌。”班主任张安伟说道。

精神在,血脉在,力量就在。在红色氛围的耳濡目染下,在红色教育的感召和熏陶里,马骏班同学们充分领悟抗联精神,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作为和自强不息。

在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去年3月,2022级马骏班在班主任于浩带领下,举办“遇见英才”诗词原创活动,学生们把理想信念写进诗词里,以此纪念革命先驱。

在爱心帮扶中贡献力量。今年3月,2021级马骏班了解到伊通三中困难家庭学生状况后,班主任带头捐款,同学们自发每人每天节省1元钱,每月捐献近千元资助困难学生。

在抗击疫情中展现爱国担当。疫情期间,面对突然增大的防疫压力及防疫物资的快速消耗,2021级马骏班拧成一股绳,为吉林市疫情防控发起捐款,共筹得善款1610元,全数捐献给吉林市慈善总会……

马骏班的陈思羽同学说:“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贡献一份力量,即使微弱,但那一点点微光,连在一起就成了暖阳。从晨光微熹到天光大开,从浅薄青涩到责任在肩。这才是当代青年应有的模样。”

百年名校的红色文脉,在历史环境中注入新的生命,成为滋润后代师生的不竭源泉。一代代毓文人文德载道,在融合创新中推进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写意红色教育情怀,将吉林毓文中学打造成松水之滨的红色教育名片。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