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正是建设发展的“黄金期”。
日前,记者走进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长春国家农高区),感受到了一年来这里的发展变化。如今,这里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加速键”,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自3月复工以来,长春国家农高区一直在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抢工期、落项目,将其作为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来抓,实行专班专线工作机制,举全市之力推进农高区快建设、早见效。
在公主岭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进下,紧扣“1355”发展战略布局,长春国家农高区扎实做好强基础、建载体、促创新、引项目等工作,初步搭建起长春国家农高区建设的“四梁八柱”,为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根基。
全面构建“1+5+4”产业框架
一年来,长春国家农高区的变化十分迅猛,这边独特的风景,也带给人希望无限。
如今,走在长春国家农高区纵横相接的柏油路上,看着一个个落位的产业项目高楼耸立、一座座高科技覆盖的园区生机勃发,这片富饶的土地增添了新的发展元素,这座城市正在农业科技化发展之路上扬鞭起程。
发展的基础在产业。长春国家农高区本着规划先行的原则,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科学谋划,科学构建起“1+5+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突出发展以玉米为主导的种业、种植、精深加工、农业服务全产业链;
——“5”,做大做强园艺特产、肉牛、健康食品、环保农资、文化旅游5个特色产业;
——“4”是超前布局智能农业装备制造、智慧农业、生命健康、生物技术4个新兴产业。
规划变成现实,需要的是真抓实干。
5月11日,记者走进长春国家农高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工地,这里的国际种业研发中心正在施工之中,施工进度条拉满,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对4层半的位置进行墙体砌筑。项目地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6月中旬便可以封顶,明年下旬交付使用。届时,先正达、隆平高科等一批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种业研发企业将陆续入驻。
长春国家农高区的建设速度令人刮目相看。鸿翔种业加工厂一期去年5月31日开工,仅用113天就实现竣工投产,如今的日加工量已达20万斤。据介绍,鸿翔种业加工厂的第二条烘干仓正在建设中,预计9月底前竣工投产,建成后年加工能力达到5000万斤以上。他们还扩建了钢板仓,在2022年已建20个仓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再扩建20个,扩容仓储能力达到3000吨。
“加工厂总体项目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0亿元。引进国际领先的穗烘技术,规划建设四条果穗烘干线,两座全数控种子加工厂,全自动扒皮机两套,果穗预检线两条,鲜穗仓、钢板仓、成品库等。”鸿翔种业负责介绍说:“建成后预计年加工能力可达1亿斤以上,将会成为全国最大的、最先进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农高区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园区环境,提升项目承载力。
——位于长春国家农高区的玉米种质资源库主体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年内投入使用。目前,产业园已入驻种业企业58家。到2024年,种业产值预计达到28亿元。
——投资57.8亿元的肉牛良种繁育融合示范产业园,全面启动自繁、育肥和屠宰加工厂建设,2个牧场即将完工,目前已入舍新西兰海福特牛、日本和牛等品种牛1万余头。项目建成后年可繁育肉牛8万头,屠宰能力达10万头,产值80亿元。
——以玉米食品产业为重点,打造中国玉米食品城。投资7.7亿元的食品产业园17栋厂房,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综合楼已封顶。大连棒棰岛、上海誉球、九鹿制药集团、吉林美泽等8个食品加工项目签约入驻。农嫂、德乐等知名鲜食玉米加工企业也将入驻食品产业园。
做好“一区、一带、六基地” 规划布局
初夏时节,走进长春国家农高区,一片繁忙景象,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走在科创大街上,路两旁与种业相关的机构、商店不时跃入眼帘。
围绕玉米做文章,作为农业“芯片”的种业,在这里蓬勃发展,玉米深加以及相关联产业项目纷纷落位、布局,铆足了劲强势成长。
良好的开局,得益于长春国家农高区的“一区、一带、六基地”规划布局。“一区”即农高区核心区;“一带”即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带;“六基地”即“现代种业示范基地、黑土地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智能农机示范基地、现代物流示范基地、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城乡融合示范基地”。
“我们围绕规划布局,因地制宜探索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推广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土壤板结问题,促进作物生长,一举多得。”公主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孟繁强介绍说,长春国家农高区已完成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食用菌立体栽培等10个功能区划分。国家玉米品种展示评价项目集中展示适合机收粒品种、甜糯玉米等302个国内外新品种及玉米新品种耕作模式。农机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保护性耕作163.8万亩,已完成千亩保护性耕作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
目前,长春国家农高区基础高施建设正全面提速,电力、给排水规划编制全部完成;北部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投资7.94亿元的主干路网已现雏形,农高东路、农高西路、科创大街等服务于农高区发展的主要干道基本达到通车标准;北部核心区年内达到“七通一平”建设标准,电力、燃气、供热、能源等专项规划正逐步落地实施。
——科创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涵盖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相关产业科研及中小企业创新基地、农机展厅等。农科院玉米、作物、环资、质量标准研究、水稻“五所”以及中科院地理所等科研院所将入驻。这里有农机推广培训中心,包括展示教育内容,设置了1000多个种业展位,可以实现线上线下同时交易。
——人才服务基地项目。投资2.7亿元的人才服务基地项目已经完成施工招标,将在年内启动建设,占地面积2.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1栋综合楼,包括停车场、设备用房等其他配套服务用房等。基地启用后,将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做好人才的引进、培育、管理、留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现代农业数智设施示范园。总投资3.3亿元,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合作,以植物补光灯及无人采摘为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国内首家智能植物工厂,在光照、加温、灌溉施肥、机械化采摘、监测等环境控制上实现全部自动化。已完成初设,正在办理用地等前期手续。
——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孵化园。主要围绕智能农机研发、示范推广、生产制造和后市场服务落位项目,打造东北地区智能农机装备制造产业高地。到2024年,产值预计达到26亿元。
创建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长春国家农高区出手一定是大手笔,用一组组数据,彰显着阔步发展的决心——
2022年,长春国家农高区总投资93.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9.05亿元,实施项目建设7个,其中,产业类项目5个,总投资80.6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2个,总投资13.3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32.8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6个,计划投资12.2亿元;续建项目5个,计划投资20.6亿元……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设计,完成农高区总规、控详规及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完成风貌设计、建设规划调整,并通过产业规划环评审查,推进产业规划编制……长春国家农高区获批一年来,规划体系不断完善,一环扣一环的举措,让这里发展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