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国内国际

强化引领带动 争当现代农业标兵

——长春国家农高区推动玉米种业和种植业发展走笔

本报记者 王秋月

鸿翔种业第二条生产线在建项目。

鲜食玉米生产线。


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长春国家农高区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已拔地而起。

在“1+5+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突出发展以玉米为主导的种业、种植业发展,是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的根本,是带“5”扶“4”的首要条件。

规划行不行,关键在执行。对于长春国家农高区来讲,促进玉米增产,突出产业引领带动功能的定位将始终如一。

“玉米种植产量的提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近日,面对记者的采访,公主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孟凡强表示,“公主岭市依托农科院和中科院地理所的技术支持,全面提升‘深翻+增施有机肥’黑土地保护质量,效果明显。”

保护黑土地,延长土壤生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近日,一场小雨过后,记者来到长春国家农高区智慧农场。走进田间,一望无际的黑土地散发着阵阵清新的气息。俯身攥上一把变得更加松软的黑土,心里莫名地增添了“一两土二两油”的珍贵与肥美。

“春季施肥保苗保产,秋季施肥储备过冬。”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国双告诉记者,按照技术标准操作,深翻和增施有机肥要在同一地块叠加实施,机械深翻需达到25—30厘米,同时配合机械撒施商品有机肥。

“秸秆深翻还田是在玉米收获后,土壤封冻前,土壤含水率适宜机组作业时进行,使用大型玉米收获机或秸秆粉碎还田机,将秸秆粉碎并均匀抛撒覆盖于地表,这是一个长久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做法,属于一个长期效益。”陈国双补充道。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玉米单产,长春国家农高区通过开展玉米高产竞赛、吨粮田创建工程,每个乡镇都打造了5公顷以上的高产竞赛田,筛选出适宜种植的高产高抗高密的玉米新品种10个以上,重点推广“秸秆深翻还田+增施有机肥”技术,实施面积7.7万亩。

“这种模式每年推广在10万亩以上,可以有效解决秸秆的问题,农民还可以获得国家的补贴,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公主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孟凡强说:“通过一个阶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这种改良的模式对土地是有益处的,可以改善土壤,达到达产的效果。”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多年来,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公主岭年粮食产量一直稳定在60亿斤以上,稳居全国前三名,玉米单产全国第一。

地处世界玉米黄金带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更是孕育出“玉米之乡”独特口感的鲜食玉米。

产品包括国内外中高端鲜食玉米品种200多个,远销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地区,2022年公司总产值达2.7亿元,实现利税1500万元……近年来,位于长春国家农高区的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声名鹊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其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货源保障。

“公司的玉米销量好,农户也高兴,我们都是采取订单式栽培,让农户也能赚到钱。”采访中,农嫂公司副总经理刘友刚介绍,公司采用土地流转、订单农业和合作联结等方式来保障玉米原料的供应,在订单农业方面由农户统一操作,公司提供种子及全程技术指导,合作联结方面带动速冻鲜食玉米企业22家,实现了产业集群集约化发展。“这种良好的循环模式,符合市场化运作,又能满足产量,合理化保障了玉米的品质。”

“一核多点”是长春国家农高区构建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引进更多的种企来此投资兴业,建设百万亩良种繁育基地,打造百亿级玉米种业“航母”,是谋划玉米全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基地主要种植的是我们公司的主打玉米品种——翔玉998,它的特点是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长春国家农高区鸿翔种业负责人程永奇说,2022年,企业共流转土地2.25万亩,制种面积7000亩,共加工玉米种子600万斤,实现制种基地回归。

“我们与中科院合作研发了早熟新品种,在黑龙江省种植后,比常规玉米品种增产10%至20%,计划明年在吉林省大面积推广。” 程永奇说:“为了增产,我们还引进两台美国凯斯纽荷兰拖拉机,并配置了北斗导航定位和自动驾驶系统,通过科技引领智慧农业发展。”

为推进玉米种植业发展,公主岭市还以科研合作为抓手,协调推进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深入沟通与交流,在黑土地保护、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等领域实现质的创新突破。

“我们积极推动了荣廷昭院士团队与鸿翔种业合作建设院士工作站,推进各类创新资源有效集成。”采访中,公主岭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荣廷昭院士工作站已在农高区挂牌成立,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后续将合力开展玉米种质创新、杂种优势利用和重要育种目标性状遗传基础研究工作,有效带动双方科研人才互动交流,实现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核心区域, 被誉为“中国玉米之乡”的公主岭市以争当现代农业标兵的奔头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经过一年的发展,长春国家农高区已实现产值201.9亿元;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施项目建设7个,其中产业类项目5个,总投资80.6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2个,总投资13.3亿元。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1.7%;设立院士科研工作机构12个。

新时代下,长春国家农高区正全力实施“1355”发展战略,以规划建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规模效益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先行区和绿色循环农业科技新城为总抓手,聚焦农业产业振兴,推动农业集聚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助力全省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