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从活动到项目 从亮点到品牌

——我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韩雪洁 马贺

从精彩纷呈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到火热开班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训练营,自2022年9月以来,在生机勃勃的吉林大地,关于志愿服务项目发展的话题持续升温,热度不减。

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全面展示全省近年来志愿服务成果,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各类业务骨干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水平,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委托省志愿服务联合会举办吉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系列活动,反响热烈,效果良好,亮点频现。

项目大赛“余音绕梁”

展示志愿吉林新气象,提升志愿吉林新温度。由吉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的吉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于2022年10月正式启动,通过线上投票方式,受到网民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给优秀项目点赞,为志愿服务助力。经统计,本次项目大赛征集到1144个志愿服务项目报名参赛,内容涵盖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应急志愿服务、其他志愿服务类等10大类项目,广泛覆盖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的各个领域。经过项目大赛评委会认真评审,100个项目脱颖而出,全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首次集中亮相。

2023年2月11日至12日,项目大赛总决赛在长春举行,田丰、谭建光、郭金玮等国内志愿服务专家以及省内专家担任评审委员。评委会对参赛项目从需求、目标、实施、成果、特色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线上投票+线下路演”,使100个优秀项目得到了充分展示,吸引了更多关注、扩大了社会影响。

长春市朝阳区的“文明实践赶大集”项目,将新时代传播科学理论、开展志愿服务的活动与城乡群众特别熟悉的“赶集”相结合,让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通榆县的“小积分”激活“大德治”志愿服务项目,适应乡村文明发展的需要,贴近群众生活的需求,通过对村民文明实践提供“积分激励”,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文明、邻里互助的良好风尚;国网吉林省伊通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立足“岗位学雷锋”,关爱帮助农村困难群众,共建共享美好幸福乡村……

作为项目大赛专家评委之一,来自广东的谭建光教授对活动感触很深。他说,按照一般认为“经济发达程度与志愿服务发展成正比例”的观点,吉林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展有一定的困难,然而吉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志愿服务联合会不安于现状,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探寻志愿服务创新发展之路。从首届项目大赛的情况看,虽然志愿服务团队的准备仍然存在专业性不足、精准性不足等问题,但却可以看出有爱心、有热情、有创新、有成效,围绕“让群众好起来”的目的,在推动科学理论贴近群众,推动社会关爱蔚然成风等方面产生可喜的影响。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就特别注重“接地气”“烟火味”,各种志愿服务项目都尽量贴近群众的需求、贴近群众的喜好,真正受到乡村社区群众的欢迎。让百姓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有亲切的感受,对志愿服务有温暖的感觉。

实战培训“把脉开方”

为提升各级各类业务骨干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水平,作为吉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组成部分,全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训练营于5月9日至12日在长春举办。省内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宣传部分管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吉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项目、二等项目、优秀组织单位获奖代表和志愿服务组织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课堂上,全国知名公益慈善领域专家、2022年吉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评委徐本亮教授围绕志愿服务组织的使命和公信力、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发和管理、志愿服务创新等内容,分享了自己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并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项目化是志愿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方法,也是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力抓手。“要树立项目化思维,采取项目化运作、管理方法,通过高水平规划、精细化设计,把志愿服务工作转化为可见、可为、可推的具体项目。”从实际案例到运作方法,从科学管理到成功转化,培训会上,徐本亮教授结合吉林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如何整合社会资源,用项目化的方式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实现志愿服务价值最大化。

一对一答疑、面对面解难……培训会上,徐本亮教授针对吉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二等项目进行逐一点评、互动答疑。“项目设计要避免单一化,要注重丰富性、生动性、灵活性、针对性、多样性以及创新性。”针对项目代表提问的项目堵点、难点,徐本亮教授更是现场“把脉开方”:志愿服务要从“活动”向“项目”转变,通过精细设计、搭建平台、做实保障,实现对项目的闭环管理,不断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精准化、可持续发展。

现场学习氛围热烈,参训学员纷纷表示课程实际有效,受益匪浅。

5月12日,全体学员前往长春市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培训基地(吉林)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实地了解到志愿服务在新时代技术条件下如何进行服务资源与服务信息的统筹,如何推动志愿服务组织间形成良性互动。

牢记初心 再启新程

训练营为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提升空间,同时,有效地促进各项目之间交流互鉴,提供了共同成长的契机,更为我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系统化、项目化、专业化夯实了基础。

“通过此次培训,我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也意识到自己正在从事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十分光荣和神圣的。以后要根据服务对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去开展志愿服务,努力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给他们送去温暖。”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奖单位、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讲解员王贺谈了自己“充电”后的感受。

洪轶杰是“我是晨星,您身边的消防员”项目的负责人,他说:“通过学习,我们充分了解到志愿服务项目化能帮助更多的人。对于我们社会组织来说,牢记初心、树立公信力很重要,只有帮助更多的群众解决更多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的项目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通榆县委宣传部文明创建科科长张宇阳说,“我们的‘小积分’激活‘大德治’项目,主要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利用积分制这样的措施来建立正向激励、反向约束的举措。目前,项目体系已经搭建起来,在我们通榆县16个乡镇、172个行政村已经全面铺开,很受群众欢迎。我们回去后会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开展工作,在项目开展细节上进行补充、完善。”

汇资源,聚合力,从活动到项目,从亮点到品牌,全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呈现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通过“吉事办-志愿者专区”注册的志愿者达到153万人,志愿服务团体2万个,志愿服务项目4.7万个,具有示范性影响力的品牌项目100多个。

吉林省委宣传部文明实践处(志愿服务处)处长钟世久表示,志愿服务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吉林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将继续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在更广范围内落地生效,使之成为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并通过建机制、强队伍、活载体、创品牌,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水平,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升级版”,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志愿服务力量。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