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古往今来,留下了许多关于夏天的美好诗句和描述。我们在享受这美好夏日的同时,中医专家也提醒说,夏季“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加之雷雨丰沛,湿邪也易伤身。对于老年人来说,夏季尤其要注意防治几种常见病,确保身体健康。
警惕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大,含氧降低,暑热也让人‘心浮气躁’,易引起血压波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贾秋颖说:“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需长期服用的药物要坚持规律使用。注意疾病的先兆症状,患有心肌缺血、高血压等疾病的病人,如果出现胸闷、憋气、胸痛、心慌或出现背痛、牙痛时,应及时进行检查,防止突发病情变化。”
贾秋颖说,夏季养心是关键,切记大喜大悲“伤心气”,注意调节情志,平和心态。夏季昼长夜短,顺应自然可以适当的晚睡早起,老年人最好午睡半个小时左右,补足精力,能保护心脏血管。由于肝气减弱,心气增强,食欲也多因暑热而不振,饮食上清淡为主,可适量使用鱼、肉、蛋和豆类等补充蛋白质,饮食中适当可用姜等,有助阳气生发。
脾胃疾病易发要注意
入夏后雨水增加,湿邪渐盛,易困脾胃,造成饮食不振,特别是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此时,如过量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老年人肠胃功能低下,更容易出现状况。
贾秋颖建议,老年人饮食上可以选择食粥,调养胃气。食材要清淡,多吃当季蔬果杂粮等,也可适当使用健脾利湿之品,如藿香、佩兰等。夏季汗出较多,人体阳气和津液易损,注意补充水分,在餐时可配合汤品,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切记冷食不宜贪多,使得寒伤脾胃,发生吐泻,例如西瓜、绿豆汤等。老年人不宜食用冰镇食品。
呼吸系统疾病调养正当时
中医养生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夏季是各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调养的重要时节,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阳虚类疾病,特别是小暑前后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应用中药、外用敷贴的手段,如三伏贴等对秋冬季节好发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贾秋颖说,“此类老年患者可适当运动加强心肺功能,注意强度适宜,运动时间也建议清晨或者傍晚进行,避免正午暑热。可结合自己身体素质可选择慢跑、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运动。”
另外,夏季老人、孩子及体弱多病者,要避免在烈日下暴晒,不要在闷热的环境中久留。注意预防中暑得病,热伤风等。可备一些防暑降温的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必要时涂抹和服用。
夏季养护阳气正当时
“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万物蓬勃生长,中医认为这个季节正是养护阳气的好时节,对于老年人尤其重要。”贾秋颖说,总的来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中医认为夏季衣食住行要顺应时节变化,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
饮食上宜清补。老年人可以少食多餐,护阳养心、调养胃气。适当吃酸味食物,如山楂、西红柿、橙子等。亦应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黑木耳、胡萝卜、鱼、鸭肉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起居上不要贪图凉快而坐卧在冰凉潮湿的地面,避免湿气透入筋脉,引发风湿关节疼痛。夏季降雨后气温变化,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卫护阳气,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早起晚睡,以及适当增加午休,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参与一些户外活动,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如出汗后有心慌心悸、气短、手脚微凉等表现,为心之阳气受损的表现,应及时就医。也可以选一些怡养性情的活动,陶冶情操,调节情志,琴、棋、书、画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运动后可适当饮用些淡盐水,以补充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