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做强农业“芯” 端稳粮食“碗”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吉林省种业振兴工程建设方案(2022-2035)》

本报记者 闫虹瑾

我省是农业大省、种业大省,农业种质资源丰富,育种创新基础良好,品种选育成果丰硕。为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省政府下发《吉林省种业振兴工程建设方案(2022-2035)》,为实现“千亿斤粮食”生产目标奠定种业基础。

近日,记者采访了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二级调研员梁向军,就方案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和特色亮点进行了解读。

“我省粮食产量已经连续9年超过700亿斤,2022年达到816.16亿斤,稳居全国第五位;粮食单产940.52斤/亩,位列全国第三位,居全国前十名产粮大省第一位;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种子在粮食增产中贡献率达到45%以上。作为粮食产能提升的重要支撑因素,种业必须抓住机遇实施振兴行动,加快培育推广更多高产高效、优质绿色、适宜机收的优良新品种,助力我省'千亿斤粮食'生产目标实现。” 梁向军说。

围绕我省种业发展实际,方案提出了总体思路和目标、建设内容、实施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重点建设“2平台、3中心、4基地”。梁向军对记者介绍说,“2平台”即省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北方粳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3中心”为鸿翔种业科创中心、先正达春玉米研发中心、东北地理所人工智能育种研究中心,“4基地”是洮南市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公主岭市国家级水稻制种基地、抚松县国家级区域性人参良种繁育基地、南繁及省级新品种展示评价基地。项目以省内外优势科研院校为技术依托,以大型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为建设主体,以企业化机制运行,聚集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加大种质资源创新开发利用,加强关键育种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性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扶优做强种业企业。工程项目采取中央投资、省级投资、企业自筹和社会资本注入等方式,项目建设期3年。

根据我省种业实际,着眼“利长远、有实招、能落地”总原则,方案具备三大特色亮点。梁向军表示,种质资源创新平台建成后,能够达到智能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保存种质资源40万份,满足今后50年资源创制、基础研究等方面重大需求。生物育种研发中心建成后,可以有效开展基因编辑和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加快突破性品种选育速度,大大缩短与发达国家“生物育种+信息化”差距。种业创新生产基地建成后,极大提高种业企业在省内繁种供种能力,降低省外制种风险,对促进农民增收,提升我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方案还明确了今后种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创制优异种质资源100个,打造高标准制种基地15万亩,研发出突破性新品种30个。到2030年,累计创制优异种质资源300个,打造高标准制种基地20万亩,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10家以上,累计研发出突破性新品种100个,品种自主选育和推广率达到85%以上。到2035年,累计创制优异种质资源500个以上,打造高标准制种基地20万亩,累计研发出突破性新品种200个以上,自主品种占比达到90%以上;1家以上玉米种业企业综合实力进入全国10强,2家进入全国50强,种业为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