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东北师范大学校内的紫外光发射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多台设备陈列有序,到处弥漫着科研创新的浓郁气息,这里就是王中强孜孜以求、不断探索求真的地方。
现为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的王中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之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忆阻器与类脑器件的研发工作。忆阻器主要是面向未来的类脑智能型芯片开展的一项基础型研究,是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作为国内较早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相关科研工作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并无更多经验可以借鉴。而这也是王中强初入实验室时的一大困扰。“我们一直处在一个摸索前行的阶段,包括设备、制备等方面不知道向谁去咨询,很多时候都需要自己大量阅读文献,和老师反复交流和实验才行。”王中强对记者说。
凭借着对研究领域的执着与热爱,王中强将大量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中,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反复思考、实验、论证、测试,提出了多个新思路、新方法,实现了在类脑功能和器件性能上的新突破。除此之外,他还将在科研中的成果与心得通过实例分享运用到教学中。在他看来,科研和教学同等重要,他期待自己更多的科研成果尽早实现产业化,造福社会,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身体力行能激发更多学生的科研梦想,为祖国培养更多科研人才。
潜心科研,全力服务社会发展
2008年王中强本科毕业后,继续在东北师范大学进行硕博连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他开始跟随两位导师从事忆阻器与类脑器件的研发工作,逐渐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
什么是忆阻器?它将对未来的人工智能带来怎样的影响?王中强介绍说,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已被应用到多个领域中,而这些智能化的系统与设备则需要类脑芯片的支持。忆阻器作为类脑芯片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十分重要。“类脑芯片是当前非常高端的芯片之一,需要一些电子元件能够像我们大脑中的神经突触或者是神经元一样去学习和工作,我们希望利用忆阻器独特的非线性电学特性来实现对神经突触可塑性这种学习能力的仿生模拟,未来建设成高能效智能信息处理器甚至更加智能化的计算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从事科研工作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王中强的科研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为了突破研究上的瓶颈,他还在两位导师的建议下进入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进行深造学习。随后的几年,经验的积累加之对领域认知的不断加深,王中强接连发表了多篇论文及多项研究成果,并因此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长白山青年拔尖人才等奖项,今年,因其在科研工作的突出表现与贡献,获得第十七届吉林省青年科技奖。对此,王中强表示,每一个奖项都是对付出的充分肯定与回报,而他也将以此作为新的起点,向着下一个目标进发。
理论+实践,培养更多科研人才
在东北师范大学校内,王中强身兼两职,他既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老师。王中强说,有时对科研的热情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慢慢培养,他希望自己对科研的理解与热爱能影响到更多学生,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
“教学是为未来培养下一代人才服务的,科研也要传承,就像我的两位导师对我的启发和影响一样。”王中强说,对于本科生,除了在课堂上为他们讲授科技前沿动态,还会将自己的科研内容作为实例进行教学,以加深他们对该领域深度与广度的了解,激发他们对科研的兴趣。而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则会一同走进实验室,展开深入探讨学习。
肩负科研和教学两项任务,王中强的时间变得充实而有序。“一般的教学工作会安排在开学的前几个月,之后就专心做科研。”王中强说,做科研一定要严谨和坚持不懈,要对科研结果负责。他坦言,在科研工作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但这却是一个十分享受的过程,尤其当自己的付出得到正向回报的时候,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也因此,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科研之路。“非常有幸自己的科研兴趣能够与国家在芯片方面的重大需求相关联,希望我的一些相对成熟的成果能尽快产业化,实现类脑芯片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