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国内国际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助力农业转型升级

——长春国家农高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综述

本报记者 王秋月

长春国家农高区现代种业产业园项目。(资料图片)

公主岭市政府与吉林农业大学举行科技合作签约仪式。

无人农机正在春耕作业。(资料图片)

无新无以为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对于长春国家农高区来讲,发展的定位在于“高”,发展的关键在于“新”,只有坚持创新引领,才能培育壮大新动能,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黑土地保护、推进种业研发和种企发展、打造现代农业科研平台……从田间地头到农业企业,从智慧农场到农业科研机构,公主岭市通过一系列重要战略举措的实施,有力带动了长春国家农高区在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等领域实现质的创新突破。

以“玉米全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导向,以科研合作深入推进为抓手,协调推进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深入沟通与交流,长春国家农高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起步即冲刺,正加速汇聚高端人才和龙头企业,创新动力蓬勃强劲。

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今年3月,公主岭市政府与吉林农业大学科技合作签约,双方将携手共建“两院两中心”,即:玉米产业研究院、食药用菌精深加工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中心、肉牛产业研究院,共同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有效路径,全面促进长春农高区科技成果转化。

如今,长春国家农高区科技创新活力不断迸发,通过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组织开展联合科技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院一企”工作得到全面落实,科研合作水平逐步凸显。

——深化李玉院士团队合作。积极推动与李玉院士团队就院士(专家)工作中心和食药用菌精深加工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工程正式签约,两中心现已在农高区挂牌成立。

——固化赵春江院士团队合作。与赵春江院士团队合作共建了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工作站,该工作站主要开展智慧无人农场示范推广工作,通过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监管管理信息化、决策分析数字化、管理指挥智慧化,展示未来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和方向。该站已在农高区挂牌成立。

——强化荣廷昭院士团队合作。积极推动荣廷昭院士团队与鸿翔种业合作建设院士工作站。目前,该工作站双方已签订合作协议,后续将合力开展玉米种质创新、杂种优势利用和重要育种目标性状遗传基础研究工作,有效带动双方科研人才互动交流,实现产学研用融合发展,该站已在农高区挂牌成立。

——推进先正达集团科研合作。先正达“三中心”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主体完工,区域种植基地已经建成。先正达集团中国春玉米研发中心(长春)完成基础建设。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年来,公主岭市搭建研发平台,招引优质项目,特别在科研合作方面搭建了一批科研平台,引进了一批国际化、国内一流种业新型研发企业,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吉林农大等15家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一县一业”、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等30个科研项目年度课题按时顺利完成。其中,“一县一业”项目在刘房子、朝阳坡示范基地展示与示范了131个新品种、6项新技术;“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项目完成了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食用菌立体栽培等10个功能区划分,完成示范茎穗兼收秸秆适时黄贮、秸秆深翻还田水肥一体等30项新技术。

创新生态产业链

打造一流产业集群

颗粒饱满的玉米,离不开肥沃的黑土滋养;发展农业经济,离不开优良的生态产业链。

“我们的技术改良非常棒,玉米不仅口味香甜,还有浓郁的水果香。”采访中,农嫂食品副总经理刘友刚说,公司已与中南大学、德乐农业与省农科院玉米所、恒通农业与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合作,对准市场需求,研发新品种。

“科研—转化—产业”,长春国家农高区一直在打造可持续发展创新生态链。

“玉米产业研究院建成后,可有力解决农高区乃至吉林省玉米全产业链的关键瓶颈问题。”刘友刚告诉记者:“公司将进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打造产业集群。”

在打造鲜食玉米龙头企业的同时,长春国家农高区建立了科技成果“沿途下蛋”的高效转化机制,在种业的研发生产上下功夫,引进专家人才培育项目发展。

每逢金秋,位于南崴子村的万亩水稻制种基地稻米飘香。这不仅是丰收的味道,更折射出长春国家农高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积极构建种业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丰硕成果。

基地是公主岭市政府与吉林省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吉林农大、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战略合作项目,以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为龙头,在发挥南崴子水稻生产和加工优势的基础上,院地融合发展打造的种子研发和繁育基地,成果在公主岭直接落地转化,促进了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和相关产业的集群发展。

围绕玉米做文章,公主岭市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就是长春国家农高区入驻企业的创新原动力。长春国家农高区引入了鸿翔种业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集“科研+生产+加工+服务+科普”等主要功能的鸿翔种业硅谷园,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助力科技引领农业产业发展。

同时,引进认养一头牛集团和长春博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公主岭肉牛良种繁育融合示范产业园。据了解,该项目主要建设“三基地一中心”,包括肉牛繁育和育肥基地、肉牛屠宰和食品加工基地、饲料加工基地、肉牛良种研发中心四个功能区。

“我们依托吉林农大研发团队,建立肉牛种质资源库。同进,邀请国外的兽医学博士团队研究活体采卵和培养液配置的技术,培育胚胎和牛,丰富肉牛品种。”肉牛良种繁育融合示范产业园区项目负责人说,公司成立了肉牛产业研究院,成为落实“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重要技术承载平台,正积极开展肉牛育种、繁殖、营养、粪污处理和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示范推广。

赋能农业转型升级

注入发展持续动力

清风拂面,万物竞发。长春国家农高区现代产业技术示范园的无人农场已全部播种完毕。

“我们以赵春江院士团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为技术依托,无人农场机械投入使用后,通过程序可以调试转弯和行走路线,很智能,节省人力。”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国双介绍说,驾驶室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以其数字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最大限度提高了土地、种子利用率。

当下,农业生产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长春国家农高区也有意识地提高了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在院士等相关高科技人才及技术的加持下,赋能农业发展转型升级,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推进“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落实“水肥一体化”肥一体化试点,面积6100亩;

——农机总动力达215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12%;

——建设乡村振兴综合智能服务云平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进程,实现全领域、全流程、全场景、全解析和全价值“一张网”式综合性服务;

——充分发挥培育项目作用,共培训1274名高素质农民;

……

“我们引进中农阳光这家科技型企业,针对智慧农业方面做了系统规划。”采访中,公主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孟繁强对记者说,通过卫星遥感技术以及大数据的捕捉技术,实时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大大减少了人力。

持续推进设施园艺项目建设,同样是长春国家农高区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重要方面。目前,已新建各类棚室900亩。其中,高标准建设的恒通育苗中心二期工程,科技含量得到大大提高,新、优蔬菜品种的培育成效显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争取建成1个百亩以上园区,支持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以先建后补方式,建设通风贮藏库、机械冷库、气调贮藏库、预冷库等冷链设施,助力园区建设。”

科技创新提动力,农业产出增效益。为集聚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要素,长春国家农高区建立了高企培育库。2022年,公主岭市23户企业通过高企认定,其中农高区5户。目前,公主岭市高新技术企业达53家,农高区27家,农高区高企数量占全市高企总数的50%,农高区科技企业研发能力充分迸发。

帮变“瘦”的土地变“肥”,科技力量革新农业技术。从靠人,靠机械,再到靠数据、靠人工智能,长春国家农高区正向着更现代的农业化发展一路向前。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