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作为吉林省最早创办的一所民办大学,长春人文学院自1988年以来,已经走过35年的办学历程。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全面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声誉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学校先后荣获“长春市模范集体”“长春市文明校园”等称号。
强化党建创新引领 夯实铸魂育人根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近年来,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聚焦培根铸魂,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以高水平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董事会高度重视党的建设,设立20万元“董事长党建思政专项基金”,用于新时代党建和思政工作的课题研究。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党委坚持把党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大学生思想教育全过程,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质量。重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扎实开展“基层建设年”“三亮三比三争”活动;深入实施“五创五强”工程,切实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选强配齐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配备率实现100%。有2个基层党总支获评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党支部获批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直属党支部荣获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校党委与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共同推进“同在党旗下、携手添光彩”结对共建活动,提升了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疫情期间,把防疫“战场”当作初心“考场”,成立学生公寓临时党支部10个,组建党员先锋队36个,设立党员先锋岗378个;有3名入党积极分子火线入党,1人提拔使用;有61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活跃在抗疫一线。学校坚持学生至上、生命至上,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董事长穆树源教授投入1300余万元,免费保证学生供餐供水和购买各种防疫物资,满足学生日常饮食生活和防疫需求。指派10名党政处级领导干部,进驻学生公寓进行纵向管理。各基层学院先后组建“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小分队”等组织,主动为学生“接单”“跑腿”,千方百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彰显了人文力量、人文精神、人文效率和人文担当。有30余名党员荣获学校“抗疫先锋”;3名学生党员荣获吉林省“最美抗疫志愿者”和“长春好人·最美抗疫人”志愿者称号;卫生所长吕宪波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吉林好人·抗疫先锋”先进个人。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学校党委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构建独具人文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精心打造“党建思政融合共同体”品牌,将党建思政工作深度融合、融为一体,形成了同向同行、齐抓共管、推动发展的良好格局。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党委书记坚持每年为新生上入学第一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思政课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同行,真正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为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校党委推出“思政课伴随我成长”项目,设立了进步奖、成才奖等奖项,着力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确保思政育人工作形成特色,并作为党建和思政工作创新案例上报教育部。学校被批准为“全国民办学校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原创话剧《郑德荣》被评为“全国民办学校首批党建特色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目前,学校获批2项吉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立项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35项。
突出中心工作地位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高质量一直是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教育结构调整、体制创新、队伍建设的重要评价标准。作为一所民办大学,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之路,才能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多年来,董事长穆树源教授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在他的精心策划下,办学35年来,学校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从课程建设入手,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要求各专业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遵循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实施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取得可喜成果。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课程数量逐年递增。2022年,学前教育专业办学定位明确,专业建设成果凸显,成功转为师范类专业。“护理福祉专业团队”获批吉林省普通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2019年以来,全校教师获批教研教改课题255项。2020年9月,学校申报的传承项目《东北秧歌》入选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也是全国唯一入选的民办高校。原创东北秧歌舞蹈《姥姥的田》以全国排名第二的实力,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奖,并入选由教育部主办的2021年度《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今年3月,东北秧歌舞蹈《姥姥的田》获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也是吉林省唯一一个获批立项的舞蹈类项目。2022年,学校申报的《综合材料绘画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经费120万元;2023年4月展出的49件综合材料绘画作品,有22件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展览“第四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在吉林省应用型高校分类评价指标中,增设了“产教协同育人项目”评价指标,学校在教育部和省级产教协同育人项目的立项数量逐年递增。截至2022年底,已立项110项。其中,教育部产教协同育人项目78项,省级产教协同育人项目32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项目中,全省高校中仅有2项案例入选,学校成功入选1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学校获批吉林省首批创新创业示范学院。2021年,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批国家级20项、省级60项,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6银20铜的好成绩。2022年,组织学生参加“建行杯”第八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荣获2金7银15铜的好成绩。学校高度重视抓好教材编写工作,累计出版教材293部。其中,A类出版社11部、B类出版社126部、C类出版社156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实践教程》获2021年吉林省首批重点教材建设项目。毕业学生考入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生数量逐年递增。
实施科研兴校战略 全力打造优势学科
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学校坚持以科研项目为支撑,以基地平台为依托,围绕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重点打造学术交流品牌,提升了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2018年申报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智慧养老系统研究与开发》课题,获批吉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经费100万元。经过3年研究开发,项目组全部完成各项成果指标,开发出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养老系统,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获得“人工智能+智慧健康养老”交叉融合研究成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老年福祉领域应用开辟了广阔前景。近两年来,学校获批省级创新中心——吉林省健康福祉产业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和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中药传统制药技术创新实验室(培育)。至此,学校已有1个部级、18个省级科研平台,为科研团队建设、学科交叉融合、校企联合创新奠定了基础。全校教师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工作,先后申报课题880项,获批381项,获批经费849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13篇,其中SCI论文43篇,核心及以上论文354篇;出版学术专著48部;获批专利235项。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龙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体现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实力、办学特色、学术地位与核心竞争力。经过35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理学、医学9个学科门类。在吉林省“双高双特色”建设的引领下,学校坚持以提升内涵和突出特色为目标,以“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提高”为原则,构建了以人文为优势、文理工协调发展、以养老福祉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布局。2009年开始,先后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8所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已培养12届28个专业方向228名毕业生。学校正式获批2021-2023年硕士学位授权单位B类立项建设高校,社会工作和艺术(音乐、舞蹈)获批专业硕士学位立项建设授权点。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扎根区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推学科专业集群效应释放,构建了以养老服务为核心的社会福祉与健康福祉专业群、对接文化产业发展的艺术学科专业群、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理工科专业技能人才专业群、为中小型企业建设发展服务的经济管理学科专业群、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商务专业群、以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语言文学学科群等6个学科专业群,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近年来,学校获批省学科建设项目经费1266万元,提高了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打造福祉教育品牌
作为国内首创的福祉方向本科专业的民办高校,学校始终站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高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老年福祉教育作为重要抓手。经过十多年建设发展,拥有社会福祉学院、健康福祉学院、护理福祉学院、儿童福祉学院四个教学单位;设有为教学服务的福祉实训中心和长春市福祉培训学校等培训机构,建立了大专、本科与研究生、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多层级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更具专业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老年福祉专业人才为特色,充分发挥福祉相关专业的优势,先后为地方养老机构培训介护、护理和康复专业人才5000余人;围绕学校高水平发展目标,进一步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大力推进福祉与艺术、福祉与人工智能、福祉与经济、福祉与法学、福祉与教育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打造特色福祉学科。2018年,福祉学获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学校以社会服务业人才紧缺的专业方向为依据,实施多学科专业交叉,创新中国特色的福祉学科体系,形成了“医养结合、护养结合、管养结合”,在此基础上,学校与长春中医药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为福祉专业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证。2022年12月,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高校休闲康养产业学院协作体”的牵头单位。“休闲康养现代产业学院”被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为第二批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学校以休闲康养、康复健康、养老服务、中药保健等四个方向为突破口,发挥福祉专业优势、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智力优势,加快促进产学研的融合与衔接,为全省休闲康养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厚植了福祉教育的内涵。
坚持专家治校方略 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长期以来,学校围绕“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专家治校,教授治学,形成了一支懂教育、会管理,具有开阔视野、前瞻性战略思维和眼光,有教育情怀,专注教育管理的核心团队,涌现出一批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师群体。目前,学校拥有教师66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160人、副高级职称213人,博士123人、硕士437人。在专兼职教师中的高级职称比例达56.58%,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80.72%。为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学校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和业务培训工作,鼓励和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目前,学校现有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第八批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人才政策(2.0版)第一批D+类人才,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有4名教师荣获省级“教学名师”,2名教师荣获省级“教学新秀”;有9名教师入选2021—2025年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实现历史之最。
学校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修订完善了校院两级教授委员会章程,充分发挥基层学院教授委员会的主导作用。同时,成立了教学督导委员会,实行了校院二级督导管理模式,吸纳20余名院级督导,采取自主评价与多方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指导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育人意识和课堂教学能力,不断营造“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良好育人氛围。2021年8月,在吉林省“第二届”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5名教师有4名获奖,其中1名进入总决赛。在吉林省第一届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2名教师获得“育婴员”项目第1名和第3名,成功进入决赛,1名教师作为吉林省参赛代表参加首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荣获第5名好成绩;有4名教师被授予“吉林省技术能手”称号。
打通出口带动入口 提升招生就业质量
招生与就业创业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入口”和“出口”,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融入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全过程,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学校坚持部门牵头、全员参与的工作理念,构建了“校院两级联动”的招生工作格局,通过举办“校园开放日”“高中校长论坛”等活动,吸引更多考生报考学校,招生录取工作一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近3年来,新生报到率达95%以上,位于全省民办院校前列,呈现出“入口”旺、“出口”畅的喜人景象。学校先后两次承办吉林省高考招生咨询会,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学校严格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部门联动、院系齐动”工作机制,着力构建责任明确、协同推进的就业工作格局,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重视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毕业生自觉扎根吉林,奉献吉林,每年都有1400余名学生留省就业。学校还成立了“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领导小组”,先后组织1560余名“双困生”参与就业能力提升培训,为1180余名困难生申请求职创业补贴131.70万元,助推毕业生高标准高质量充分就业。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按时就业,学校为贫困学生设立“特困基金”“勤工助学岗基金”“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绿色通道入学资金”等项目,通过多渠道帮扶,激励贫困学生自强自立完成学业。健康福祉学院2019级学生李爱春身残志坚,由于学习成绩优秀,荣获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面对2023年毕业季,学校领导及时与吉林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取得联系,主动帮助协调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近年来,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就业工作连续两年受到省教育厅表扬。作为全省6所高校代表之一,参加吉林省人才市场组织的就业活动,得到省委领导的高度评价。重视发挥校友会作用,学校在全国14个省市建立就业工作基地,有4名校友入选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典型事迹。
扩大国际教育视野 拓宽合作办学渠道
国际化是现代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是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发展路径。以国际化战略助推学校发展,既是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迫切需求,更是服务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学校坚持多元融合,加大与国外高校联络,不断完善构建“国际化”发展布局,打造教育对外交流的升级版本,使学校与国(境)外高校交流频繁、合作密切,实现高质量的合作交流。近5年来,学校先后派出10个团组、30余人次,赴国(境)外考察访问,洽谈扩大交流与合作事宜;接待国境外120余个来访团组500余人次,新签署合作协议50合作办学层次;接收美国、韩国、俄罗斯等6个国家的411名留学生来校学习汉语。派出98名学生参加韩国、俄罗斯、新西兰等合作留学项目。2021年和2022年,学校与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韩国教员大学、庆尚国立大学、崇实大学开展两届线上“中韩学生语言交流”活动。2019年创新开展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1+1”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第一期13名学员参加学习,有12人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学校以“按需聘请、提质增效”为原则,聘请专兼职外籍教师60余人次,外籍教师的学历层次、个人素质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连续多年荣获吉林省“优秀外国专家”和“长白山友谊”奖。
注重以赛赋能育人 学校声誉不断扩大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终取向和落脚点是人的发展,是学生的发展。没有学生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教育真正的高质量发展。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学校一直遵循的长远发展大计。学校始终坚持“成功教育”理念和“人人皆能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观,积极开辟人才培养的新领域,通过以赛赋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育人,提升大学生敢闯会创的综合能力。学校每年都组织师生参加全国和省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在2021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阅读和写作大赛中,3名学生分别获得阅读比赛一等奖、写作比赛二等奖、演讲比赛二等奖。在全国俄语翻译大赛中,1名学生荣获一等奖;在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中,5名学生获得吉林省一等奖;在教育部主办的202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个人全能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教学展示(微课)单项奖2项,审美和人文素养展示单项奖1项。音乐系师生参加2022首届音乐国际邀请赛,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及优秀奖11项;2023年,传媒学院师生在第六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中荣获教师组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得学生组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4项;健康福祉学院在第二届“A-PKU校园杯”儿童康复教育全国职业技能决赛中获最佳就业模范院校奖和优秀组织奖,12名参赛学生中有1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7人获三等奖;组织学生参加2023年第三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初赛中,全校有142名学生成功入围省赛,为历次大赛入围人数最多的一次。学校先后涌现出“全国百优志愿者”“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吉林省百优大学生”“吉林省最美抗疫志愿者”“吉林好人·抗疫先锋”“吉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等一批大学生典型。
凝心聚力谋发展,踔厉奋发向未来。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全校师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总结办学经验,凝练办学特色,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把学校建成高水平民办大学续写新的历史篇章。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