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多次在地方考察时调研当地特色文化和历史古迹,对中华文化自信自强、中华文明永续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6月9日起,新华社开设“习近平的文化足迹”栏目,记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文化建设的故事,反映新时代全国各地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凝聚起新征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走进三苏祠的游客,会首先读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重要讲话。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了解当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情况。
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苏父子”的故居。穿越千年,百亩古祠缘何能够映照中华文化?先贤智慧怎样启迪新时代的哲思?
观照古今,答案清晰而坚定。
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有了这种文化认同,我们怎能不自豪,又怎会不自信
这段时间,三苏祠从早上9点开门就是客流满满。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这副斑驳的对联,默默讲述着“三苏父子”浓墨重彩的人生经历。
一门三父子位列唐宋八大家,绝无仅有。此地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上摹拟重建,是蜀中最负盛名的名人祠堂和古典园林。
“今年以来,至少提前一周才能预约到讲解员,有时候单日仅学生就超过1000名,春节期间更是一天上万人,团队讲解都约不过来。”三苏祠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徐丽对三苏祠的新热度有着切身感受。
前厅、飨殿、启贤堂、来凤轩……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足迹,人们徜徉在三面环水的悠悠古祠中,驻足在意味深长的匾额楹联前,感叹着“一门三杰”的旷世才情,折服于“孝慈仁爱、厚人薄己”的淳厚家风。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牢记总书记在三苏祠考察时的嘱托,徐丽和同事们对各类古籍进行全面整理,不断推出面向大众的展览、读物。
少时曾“游荡不学”的苏洵发誓读透经史并教子成龙。在他和妻子程氏的悉心培育下,苏轼、苏辙兄弟二人金榜题名,名震天下。此后,“三苏父子”以天下为己任,尤其是苏轼,哪怕命运多舛、岁月磨蚀,依然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文学造诣与人格精神流芳千古。
“苏氏一门秉承清廉正直的家风家教,养的是浩然正气,这就是中华的脊梁。”指着高悬在飨殿里的那块“养气”匾额,眉山本土苏学专家王晋川为偶遇的游客志愿讲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苏祠考察时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宦海沉浮,几经贬黜,苏轼的一生虽跌宕起伏、忧患不断,却从未放弃对生命的欢歌……追溯一代文豪的人生轨迹,人们不禁感慨万千。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哲理、智慧,多次引用苏轼等古代贤哲的名言来阐明治国理政的理念。
“三苏文化从来没有过时,东坡精神更是与当代国人同频共振。”回忆成功举办“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的经历,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难掩自豪。
即使受疫情影响,展览依然创造了开展不到10天观展人数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10倍的纪录。
“苏东坡的一生鲜活地印刻在你我的心中,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有的志气、骨气、底气。”
观众的留言热烈回应着展览的设计者,也深刻印证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作出的鲜明宣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展览序厅中的苏轼原句‘守其初心 始终不变’,和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不忘初心’遥相辉映,激起广泛共鸣。我们今天所弘扬的时代价值,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一脉相承、历久弥新。”谢丹说。
“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透过一砖一瓦、一诗一画,今天的国人更加确信,这片土地上曾经真实存在这样的人:他们饱经风霜却从不屈服,历尽沧桑仍风骨如初。
“我们是在这块土地上的文明培育出来的,全党全民族都要敬仰我们自己的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回忆习近平总书记在三苏祠的深情寄语,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深有感触,“总书记的话语唤起了我们深深积淀在民族记忆中的文化认同,有了这种文化认同,我们怎能不自豪,又怎会不自信?”
有了这种情感纽带,文化自信就有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治国理政更具坚实可依的承载基因
从未枯竭的古井旁,人们虔诚地掬起一捧清水,净手净心;并蒂丹荔的根木前,树木长成即归乡的未了夙愿又令多少人热泪盈眶……
“这种心灵感触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尊崇的家国情怀。”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研究室主任、10年来从事三苏家风研究的刘清泉说,“它从来不是生硬死板的说教,而是藏在祖祖辈辈身体力行的操守中,最终印刻在我们的骨血中,成为一种生命哲学。”
这种无声而默契的传承责任正在被更多的年轻人扛起。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一群“80后”艺术家,将话剧《苏东坡》打造成了剧场版、文旅驻场版和文博融合版。
“一边是极致要求的艺术性,一边是大众喜爱的普及性,在这种碰撞交融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制作人邓滢说,“有的观众追着剧场版的全国巡演看了8遍,他们的认可更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为了将话剧和旅游深度融合,文旅驻场版《苏东坡》的运营负责人魏鑫开通了话剧演出与三苏祠游览的“文旅直通车”服务,一个曾经少人问津的剧场从此跻身一票难求的网红打卡地,观众的自发宣传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传播矩阵。
“小孩看故事,大人看人生。”
“看一次苏东坡,为孩子立下一座人生的灯塔”……
经过轻量化的改编,文旅驻场版《苏东坡》以单元剧的形式串联起众多历史人物,观众边看剧、边学习,在社交媒体上掀起评论热潮,又反过来激发了主创者的灵感。
“最初我主要是研究台词,演到30多场后才渐渐体会到苏东坡笑中带泪的心境,这个过程漫长而又痛苦。我力求抓住更多的细节,让东坡精神在高度浓缩的2个多小时里真正走进观众的心。”饰演苏轼的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演员李东昌说。
“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好东西传下去,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满足感就是文化自信。”仍在执着打磨剧场版话剧的副导演唐钟说,“这就是我们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个人都有的文化自信。”
把微话剧引入“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现场的制作人杨宇说,当你看到穿着汉服的群众和演员融为一体,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这种文化基因就是以苏东坡为代表的中国人不沉沦、不厌世、不颓废的一种原动力。
饱经风霜未曾褪色,光阴流逝更添厚重。在外媒评选的12名“世界千年英雄”中,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习近平总书记在三苏祠考察时的这番话,激发当代学者的思考。
在梳理、编纂资料和文献过程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戴路不禁感叹,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世界研究者对三苏文化倍加青睐,不少当代学者正在通过研究东坡文化,了解东方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东坡文化就是一个生动体现。”戴路说,“今后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广泛汲取中外优秀文化的精华,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东坡的千古名句,道出了多少人心中浓浓的乡愁,而他的人生故事,又承载着中华民族多么深厚的家国情怀。
这种家国情怀被记录在文字里,镌刻在石碑上,成为连接我们的情感纽带。
可以是“小轩窗,正梳妆”的夫妻恩爱,可以是“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的兄友弟恭,可以是“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的乡邻友好,也可以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自在洒脱……有了这种情感纽带,社会风尚就有协商互让的和谐基础,文化自信就有取之不竭的根脉源泉,治国理政更具坚实可依的承载基因。
有了这种薪火相传,三苏文化将继续焕发强大的生命力,浩荡于时代的洪流
穿行在三苏祠,时光仿佛跟随先人的节奏慢了下来。
水波潋滟间,踏入湖心茶坊,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李倩身着素色茶服端坐在案几前,为慕名前来的民众公益讲授宋代茶道。
只见她先将茶压辗成粉末放入茶盏,环盏注水,再将茶末快速搅拌,浮出雪乳般的泡沫,清香伴着微风弥散开来……“一路上遇到许多像自己一样热爱茶文化的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油然而生。”近年来,领办国家级茶艺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李倩踏上了向世界推广中国茶文化的道路,就在不久前,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宣介了自己编撰的《中华茶艺》英文版。
“在中国,茶叶往往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却是我们实现脱贫攻坚、走向共同富裕的主要产业之一,当我讲到这里,国际友人都竖起大拇指。”李倩说,这是茶之品格、东坡之品格,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济天下之品格。
在眉山先后举办的五届眉山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上,来自多个国家的专家表示,对三苏文化的尊崇绝不限于中国人,这饱含东方古韵的独特风景同样属于呼唤多元的世界文明。
可登大雅之堂,亦可入寻常人家。以东坡故事命名的眉山美食、衍生的动漫产业、打造的旅游景点……先人的生活美学与人生志趣,早已融入街谈巷议、化作人间烟火。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广场上,东坡小学的孩子们跳起独创的东坡诗词操,边诵读边放松。教室内,同学们正在展陈最新的剪纸作品,追寻着“学承东坡、道臻至善”的理想。
“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处文字都传递着浓浓的诗情古意,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像苏东坡一样,成为一个仁爱、乐观、勤奋、博学的人。”眉山市东坡小学校长杜科说。
“传统文化只有被大众认知、参与和传播,才能活起来、火起来。”眉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局局长王枫说,近年来,各方力量协同推进东坡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迄今已开发出碑廊传拓技艺体验、楹联艺术欣赏、宋代文人四雅“焚香、点茶、挂画、插花”体验、东坡竹文化体验等10门面向成人的研修课程。
既有距离美,又有亲切感,传统文化激活久远的文明,点亮心灵的炬火。
“我们在努力寻找同先贤对话的方式。”眉山歌舞剧院院长袁潇说,主创团队历经近一年的沉浸式创作,推出舞蹈诗剧《东坡》,融合了诗词文学、绘画、书法、音乐、戏曲等艺术元素,相信会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川广播电视台和眉山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纪录片《千古风范苏东坡》在主流媒体热播后,正在积极向海外输出版权。
“苏轼足迹所至,逐一追随探访。他对人间疾苦的深切体悟,对壮丽山河的无比热爱,都化成今人的一种精神动力。”该纪录片的制片人张馨月说,“或许挂一漏万,但我们无比敬仰和虔诚。”
三苏祠的门口,一棵古榕树与两棵银杏树相望成景,仿佛“三苏父子”伟岸伫立。绿荫庇护之下,“德耀眉州”的楷模海报,吸引了游人驻足凝视。
是对过去的守望,亦是对未来的奔赴。
“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昭示着新的使命担当。
有了这种薪火相传,三苏文化将继续焕发强大的生命力,浩荡于时代的洪流。(记者王丁 任硌 车玉明 吴晶 童芳)(新华社成都6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