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三农

“生态田园”助增收

——记东辽县洪庭家庭农场负责人刘春红

本报记者 冯超 实习生 李彤

在辽源市东辽县建安镇富水村,有一个经营丰富的家庭农场,玉米、水稻、小米、地瓜、土猪、大鹅……“我们这里生态情况非常独特,因地制宜,适合种啥就种啥,才能实现真正增收。”刘春红把自己的洪庭家庭农场经营得有声有色,每年的收益能15万元以上。

2016年,刘春红结束了“漂泊”在外没有“归属感”的生活,回到了富水村,从承包210亩玉米地开始,踏踏实实种地。富水村地处丘陵地带,地形复杂多样,土壤结构有适合玉米水稻的黑土地,也有适合小米、地瓜的沙土地。刘春红利用原本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将洪庭家庭农场经营项目最大化。近日,刘春红的60亩水稻田刚刚施完有机肥,稻田处在水库上游,在水稻种植中,经过建安镇农业站指导,采用了生态种植模式,而且水质好种出的大米品质优良,口感较好,很受欢迎。刘春红看着正在“缓苗”的水稻,告诉记者,凭借这个水源优势,再加上有机肥效果好,秋季一斤大米至少比市场价高出0.2元。

除了水稻和140亩玉米,洪庭家庭农场还在沙土地上种上了地瓜。“这块种地瓜的土地种其他的收成不好,只有地瓜最适合,每年收获的地瓜又甜又好,都不够卖。”这都是“因地制宜”这一点给了刘春红特别的启示。

2020年,刘春红参加了省农业厅举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前往陕西省考察学习。通过学习这次总结,刘春红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很多知识,知道了利用本地资源、气候优势、土地特点开创出有地方特色的种植产业、生态养殖。当她看到陕西当地大型种植养殖企业的发展和规模,她最大的感受就是要走适合自己的路,也要因地制宜,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发展适合自己的种植养殖产业。

结束了学习回到家后,刘春红又加快了发展步伐,开始打起了自家后面20亩山林地的主意。2021年在山上散养100多只鸡和鹅,在尝到生态养殖的“甜头”后,逐步扩大规模,今年计划投放鹅雏500只。

刘春红还从图们引进了4只“土猪”,她说:“这两年生猪行情不太好,所以我先从小规模做起,自己繁殖,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3年之后达到300头的规模,到时候在这20亩林地放养,经济价值也会比普通肉猪高。”

刘春红规划了自己的“小目标”——“未来,我们的有机大米销往全国,笨鸡大鹅、土猪漫山跑,要真正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发展道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