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
李洪霞: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诊治各种毛发疾病(斑秃、雄激素性秃发)、色素性疾病(白癜风、黄褐斑)及皮肤科常见病如银屑病、痤疮、带状疱疹、荨麻疹、湿疹及各种性病等。
洗澡要有“数”
李洪霞:夏季人体分泌旺盛,出汗较多,每天都可以冲洗一次。冬季年轻人每周洗澡不超过2次,老年人每周1次即可,尽量用清水洗澡。
身体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少,可适当减少洗澡次数。因为老人的皮肤很薄,皮脂腺逐渐萎缩,洗澡过勤,皮肤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菌群减少,让皮肤变得更干,容易引起皮肤瘙痒。而且随着年龄增大,洗澡间隔还可以适当拉长。
不同温度功效不同
李洪霞:很多人虽然每天洗澡,但并不知道不同水温洗澡具有不同的保健作用。以下介绍三种日常洗澡水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正确选择合适水温。
1.冷水浴。冷水浴是指用10℃—20℃之间的冷水洗澡,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使皮肤的营养得到增强。冷水浴时,血管还会把血液大量推入内脏血管,稍停后皮肤血管再扩张,大量血液又从内脏血管流向体表,这样一张一缩,就提高了血管的承受能力,使血管弹性增强,有助于预防血管硬化。此外,冷水浴还能增强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的功能,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病、关节炎等病症的发生均有积极作用。冷水浴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合,有些人的皮肤对冷水敏感,遇到冷水会产生寒冷性荨麻疹,以及患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急性肝炎、空洞性肺结核、活动性风湿病、坐骨神经痛、关节疼痛及高热的病人,都不适合冼冷水浴。
2.热水浴。热水浴的水温在38℃—40℃之间,可引起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并具有镇静作用。失眠者睡前进行热水浴,对睡眠有帮助,可放松心情。热水浴还可清除皮肤上的污垢,使毛孔、汗腺通畅,提高皮肤的代谢能力和抗病能力。
3.温水浴。温水浴指介于冷水浴和热水浴之间,水温在34℃左右的洗浴。正常人的体温是36.5℃—37℃之间。皮肤的温度在32℃—33℃之间。34℃的温水比皮肤温度略高,但比体温低,用手摸有点微温,泡进去后,体温不会改变,不会觉得冷,也不会觉得热。若希望有水疗的效果,但又不希望像冷水浴和热水浴那样刺激大时,就可以选择温水疗法。
当然,洗澡水的温度还要因时因人而异,比如夏天宜选用温水浴,因为热水浴可能会令心脑血管病人因为缺氧而昏倒;而冷水浴又会使毛孔突然紧闭、血管皱缩,体内热量无法散发,洗澡后就会出现四肢无力、肩膝酸软等。而在冬天,则适合洗热水澡。
洗澡时间要注意
李洪霞:洗澡最好选择在早晨,有助于消除睡眠后的抑制状态,使人精神焕发。也可以选择在中午,但晚上一般不太适宜。因为晚上洗澡,热水会使体温迅速升高,抑制大脑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睡眠。如果只能晚上洗澡,建议晚睡前2小时沐浴。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另外,每次洗澡时间宜控制在20分钟之内,太久则可能因浴室通风不佳导致一定程度的缺氧。
洗澡顺序也有讲究,正确的洗澡顺序应该是:洗脸、洗身、洗头。这是因为热气会使毛孔扩张,先洗脸可避免污物阻塞毛孔。洗脸的方向以由鼻子为中心向外圈清洗。洗身时应先从远离心脏的四肢开始。
洗澡切勿用力搓
李洪霞: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脂质膜共同构成了皮肤的屏障保护层,不但可以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害,而且还能防止体内营养物质尤其是水分的丧失。洗澡时千万不要用搓澡巾用力搓,搓掉的所谓的“泥”或者“死皮”,实际上是皮肤表面的汗液、油脂和具有保护作用的角质细胞。经常搓澡,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从而使皮肤变干、加速皮肤老化,容易使病毒、细菌乘机感染,引发多种皮肤病,如传染性软疣、毛囊炎、疖肿等感染性皮肤病。可用柔软的海绵蘸沐浴露轻轻擦洗,搓澡巾只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使用即可。
沐浴露使用要适量
李洪霞:人体的皮肤是偏酸性的,而沐浴露一般都含有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可激发某些化学物质快速渗透进入皮肤。如果长期过量使用沐浴露,这些化学物质被身体过量吸收,就会与钙、铁结合,残留在皮下组织中,会破坏皮肤的酸碱平衡,导致皮肤干燥,同时缺少了油脂保护层,容易引起过敏、细菌感染,出现皮肤瘙痒,潮红等症状,引发干燥、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另外,沐浴液中还有一种抗氧化剂BHT,这种物质一遇到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也会变得异常活跃。建议尽量选择没有香味、功能简单的沐浴露,每次用1元硬币大小的量就足矣。如果身上不脏,只用清水更好,洗澡后,在半湿半干的状态下,用保湿乳液涂抹全身。
这些时候不能洗澡
李洪霞:饱餐后和饥饿状态下不要洗澡,因为饱餐后洗澡,全身皮肤血管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流向胃肠道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从而影响消化吸收,导致低血糖,甚至虚脱、昏迷。空腹洗澡时,闷热的环境会消耗掉人体的一部分能量,加上此时新陈代谢较快,导致人在洗澡时会出现饥饿感,很容易引起低血糖,或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四肢软弱无力等不良反应,严重者还会导致跌倒而发生意外。因此,可在洗澡前吃些巧克力和糖果,补充能量。
另外,酒后不要洗澡,因为在酒精刺激下,血管会轻度扩张,血压降低。而在这种情况下洗澡,血液往体表转移时可能会让血压降低更明显,血压降低则表明血流供应可能无法满足体温改变,此时很容易发生晕厥;发烧时不要洗澡,因为体温超过38°C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此时身体比较虚弱,洗澡也容易发生晕厥;劳动后或运动后不宜立即洗澡,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晕厥;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比如急性心梗、急性肝炎、急性肾炎等)不要洗澡,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