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蔬菜村”的致富经

本报记者 裴虹荐

通化市有个出名的“蔬菜村”——明兴村,它坐落在城市近郊的东昌区环通乡,凭借着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种菜经验丰富的种地“师傅”,“蔬菜村”的产品深受市民喜爱。

明兴村别看村子不大,已有几十年的蔬菜种植历史,全村960亩在册土地几乎全部种植蔬菜。其中,温室大棚472栋,占地面积367亩,去年蔬菜产出量达2217吨。

眼下,“蔬菜村”的农民不再闷头种菜,而是学着走出去,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来、种下去,通过种养结合、生态种植等多个渠道,编织“蔬菜村”的振兴新图景。

走在明兴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蔬菜大棚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村民赵振波是有名的蔬菜种植大户,今年不仅包了6个大棚,还在育苗棚内培育了30多个蔬菜品种。这里既有他外出学习带回的新品种,还有通过网络平台邮购的“网红”苗,不时就有村民前来考察新品种的长势,学习育苗心得。

菜好不仅仅因为品种好,这里的村民十分重视土地养护,家家户户的土地都经过测土施肥,在种植过程中经常性倒茬、高温闷棚杀菌,还利用村里养鸡场的鸡粪转化为有机肥,与生物质肥一道养护土壤,预防土壤板结。

过去明兴村种菜,主要靠经验,现在靠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全村正尝试用科技提高亩产和蔬菜品质,打响绿色蔬菜新品牌。

把明兴村打造成蔬菜种植的“明星村”,村党总支书记吕宪廷已经有了美好的憧憬:“现在我们村出现了一批种菜高手,希望在他们的带领下,依托科技把亩产量提高上去,继续扩大农民的经济效益。”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