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评论

优环境重法治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插上“数字翅膀”

于 淼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战略部署,其中强调“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制造业是百业之基,数字化是推动振兴发展的关键变量,新的起点上,我们要顺应数字化发展浪潮,将制造业“智改数转”即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强化服务供给和法治保障,切实助推以数字化全面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插上“数字翅膀”,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充分认识“智改数转”是大势所趋。“智改数转”是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推动企业从自动化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过程。要提高站位,洞察世界之变、科学前瞻未来,清醒看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已不可阻挡。谁抢占了“智改数转”的制高点和先机,谁就能率先促进制造业在数据生产、存储、交互、分析和应用上提升效能,并带动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优化配置,有效推动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等生产模式创新和业务逻辑变革,在倍增效应下更好实现智能制造。有关方面要全面统筹布局、催生新兴业态,坚持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数字基础设施为重要支撑,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改造,进一步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场景应用,不断提升优势数字产业能级,培育壮大新兴数字产业,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对企业而言,要抓住数字化潮流和机遇,练好“智改数转”的内功,从生产、营销、管理、制度等相关流程着力,做好业务流程重塑、价值模式创新,在高效开展“智改数转”中求突破、促发展。

强化服务供给,完善平台支撑体系。要乘“数”而上,以法治化为基础,以数字政府为先导,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能力,全面建立部门间数据共享、政企间数据开放、企业间数据融通的流通体系,持续健全规范制度办法,注重高效协同、破除堵点壁垒,形成对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强有力的政策与服务支撑。要在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和“智改数转”进程中,推动更多审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一网通办”,加快动能转换,建好用好拓展好数字生态,把支持示范项目和建设灯塔工厂、示范工厂、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等政策落实落细落到位。要加大优秀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和典型案例推广应用力度,在此基础上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创新引领、产业链协同升级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大力支持企业“智改数转”项目建设和云平台应用等事宜,从建立项目储备库、建立专家储备库、强化财税支持、创新金融服务、加强宣传培训、实施跟踪监测等方面积极护航。

强化法治保障,加强系统管理,严守安全底线。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和基础性战略资源。一要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和浓厚的事业氛围,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促进数据开发利用。强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据要素供给能力,稳步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强化数据要素流通能力,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促进数据、技术、场景深度融合,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二要促进完善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稳定高效的大数据产业链。构建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和义务体系,明确数据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健全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培育形成链条完整、特色突出、安全可靠的大数据产品体系,创新开发融合应用场景,发展安全可信的大数据产品溯源、数据隐私安全、数据完整性验证等应用。三要不断强化法治思维,以法治化手段规范和促进数据合法有效利用,探索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物联网安全、人工智能安全、车联网安全、卫星互联网安全等新型安全产品,在政策、市场、监管、保障以及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切实保障繁荣有序的产业生态。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制造业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战场。要在推进“智改数转”工作中贯彻落实《吉林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法律规范,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数字吉林”建设提速升级、数字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在新征程上更好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作出吉林贡献。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