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评论

坚持改革创新 提高网络育人能力

李 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求“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我们要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守正创新中构建大思政格局,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珍视成绩,继往开来,着力解决核心课题。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也深刻昭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扛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职责,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要抓手,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感悟真理之美、汲取奋进之力、砥砺担当之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

坚持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要创理念之新、手段之新、成效之新,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着眼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充分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话语体系,使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一方面,要切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相对各有侧重,但是无论哪个学段,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向和目标是一致的,都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小学阶段应注重品德培养、系牢家国情感纽带;中学阶段应注重思想教育、着力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大学阶段则应注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教育、增强使命担当意识。要在教学内容上努力实现横向贯通,持续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相互促进,运用系统思维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资源建设等进行深度融合、有效衔接,从而实现思政课建设有序高效、整体优化。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遵循思政工作的科学规律,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才能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要通过组织定期研讨会、备课会、示范课等方式培育高质量思政课教师队伍,深入挖掘适用于不同年龄学段的丰富生动的思政教育元素,建立精品资源库,放眼全社会,建设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的“大思政课”。学校党组织要定期研究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重大问题,统筹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协调推进重点任务,释放更大的育人质效,确保学校始终成为人才输送的“主阵地”,奋力当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积极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网络时代,必须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网络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积极运用新平台新方法,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利用网络学习、交流已成为趋势,新的技术变革带来的是新的话语环境,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运用网络,积极探索、总结、推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确保工作适应新特点、满足新要求、解决新问题、汇聚新动力。一是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如建立一体化的网站、实践基地、集体备课群、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平台,促进教学团队建设、教学科研资源互联互通、协同共进。二是拓宽了解和引导学生思想的途径。建立师生网上网下融合交流机制,充分利用校园新媒体平台开辟师生沟通的新渠道,使网络思政微平台成为师生有效沟通、长期对接的便捷“端口”。三是扩大网络育人阵地。不仅将网络应用于课堂,也将其拓展至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场所,融入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打造多元化、多形态的思想教育园地,通过课堂内外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式地教育引导,使思想政治工作借助网络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