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民星”璀璨的背后

——从16万户经营主体看民营经济“通化现象”

本报记者 李铭 贾凌竹

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突破16万户,占经营主体总数的99.4%,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率和72%的税收……

翻看民营经济发展数据,通化市一组抢眼的数据让记者心生好奇:偏居一隅的山城缘何民营经济枝繁叶茂?

带着疑问,在经营主体的感受和声音中一探究竟,通化市敢为企业站台、善为企业服务,不断激发民营企业干事创业活力的倾力之举,让记者眼前一亮……

“东北的冬天很冷,但心里真暖!”

“一张营业执照,就能看出变革。”说这话的是从四川到通化开美食店的徐玉莲。

“来通化创业,很多事情‘一头雾水’。办营业执照时,得知我们是外地来的,工作人员热情指导,营业执照超快到手,全程免费。”徐玉莲感慨道,“来这里之后感觉东北的冬天很冷,但心里真暖。”

“暖”起来的环境让徐玉莲“呼朋引伴”。“喊上老家的亲戚,我们已经开分店喽!”

让经营主体迈好生存发展的第一步,通化市通过“e窗通”系统,将营业执照、公安刻制公章、公积金缴存等6个环节整合为一,一表申请、一窗领取、一网通办、一日办结。

“申请人还可以用手机或增设的注册自助一体机完成企业开办,不用到政务大厅就能获取营业执照。”通化市市场监管局审批办副主任徐清特地为记者演示了一番。

取消、降低、放宽、增设……采访中,一个个关键词凸显出通化“权利做减法,创新服务做加法”的服务理念。

民营经济经营主体“长势”好,一方面靠自身生命力,一方面靠减压纾困。

助企纾困,通化各职能部门携手上演“跨界服务”。

随着消费市场加速回暖,通化万达广场为了增加客流,向市场监管局入企服务专员提出了将39路公交车终点延伸至通化师范学院的诉求。

通化万达广场招商运营副总经理田广丰说,市场监管局与市交通局沟通后,专门开通一条定制公交线路,由通化师范学院直达万达广场,辐射周边商圈。

“客流有很大提升!获得感就在这些贴心的服务和利好的政策中!”田广丰连连称赞。

不同规模的经营主体,诉求不一样。普惠式纾困、直达式帮助、拓展式支持……通化市精准发力,打出开展“服务企业年”、实施“学子兴企计划”、畅通“金融血脉”、新建政务服务大厦等一系列组合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看好的就是这片兴业沃土!”

“之所以选择扎根通化,首先是因为作为‘中国医药城’,这里产业基础和优势得天独厚。”通化安睿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涛直言,“看好的就是这片兴业沃土!”

作为通化市重点招商引资企业,通化安睿特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重点扶持的创新企业,致力于推动实现重组人白蛋白的产业化。

跟随杨涛来到企业正在建设的年产量100吨重组人白蛋白原料和制剂生产基地,制剂及质检楼等已建设完成,预计明年1月实现达产。

“近年来,生物医药也是通化重点培育的支柱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信心倍增。”杨涛说,项目投产达效后,预计年产值可达40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通化民营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与时俱进,是全国第一个“中国医药城”、国内著名的“葡萄酒城”,被评为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全国创新能力百强市等,产业基础强、发展空间大、未来前景好。

同安睿特一样,许多民营企业在通化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政策优势中找到了与自身发展相契合的增长点、创新点,聚力与此,共谋发展。

修正、东宝、万通、益盛……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通化民营企业中一颗颗闪亮的明珠。

过去,创业就是创新;现在,创新才是创业。

开拓创新,通化一批掌握“独门绝技”、拥有“拳头产品”的实力企业逐渐崭露头角。

通化建新科技有限公司、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全市拥有5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54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认定67户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企业和产业,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相互促进。

不断推动二者向新的台阶迈进,通化市围绕“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新动能培育,构建以“333”工业产业体系、“3+N”服务业产业体系、六大农业龙型经济为主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擦亮中国医药城名片、打造“世界参都”、打响中国葡萄酒城美誉、提升国际冰雪城优势、铸造红色之城品牌……

如今,以全产业链思维谋划产业体系,通化民营企业如鸟归林,并不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有这样的‘硬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底气!”

新时代,民营经济如何再创辉煌?

面对关键一问,通化抛出了深耕“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的答案。

何为“两个健康”?即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作为东北地区唯一入选全国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经验推广试点城市,通化市出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关于弘扬企业家精神关心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实施“六大品牌工程”。

实施“红色通商培育工程”,成立“两个健康”研究中心、实践展览馆和实践基地,建设全国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全方位宣传展示“两个健康”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成果。

实施“营商环境培优工程”,探索制定《通化市“两个健康”先行区试点建设促进条例》,建立“亲清直通车”,创建“税商联动”“十项机制”,成立“民营经济综合服务中心”,让企业家心无旁骛发展主业。

实施“荣耀通商关爱工程”,设立企业家日,连续举办4届企业家节,颁发“英才卡”142张、“法人卡”245张。 “持有‘法人卡’可以享受医疗、交通、教育、司法等多项优惠政策。”暖心之举,让域外投资企业、通化利君药业董事长张付理十分感动,“我一定会扎根通化,为通化发展作出贡献。”

“产业升级助力工程”推动通化国际医药名城建设阔步前行;“健康发展护航工程”助企纾困;“品牌商会建设工程”搭建合作共赢的舞台……

“有这样的‘硬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底气!”中国通天酒业集团总裁王丽君说。

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通化政商关系亲清和谐、尊商重企氛围浓厚。

包容、开放、尊商、重企……如今,锚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通化未来可期。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