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5版:牢记嘱托 踔厉奋进

走,到长白山“森”呼吸

本报记者 曲镜浔

盛夏七月,长白山绿得沁人心脾。

在长白山地区,如果运气好,能和中华秋沙鸭打个照面,也能和朝鲜崖柏合个影儿,这些昔日的“稀客”正逐渐成为游客眼中的“常客”。

环境好不好,野生动植物最有说服力。“在过去几年中,长白山地区加大了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的力度,进一步改善了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环境,同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得到稳定和提高。”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徐连翔说。

生态于长白山,是底色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2020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林业监测预警体系和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指挥平台,生态保护工作实现了由人防向技防的转变,有力保证了森林资源安全。

“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建立了我省唯一的长白山植物资源低温种质库,目前已保存了长白山野生植物种子500余种。”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尹航说。

山上,飞瀑、温泉、森林、峡谷……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山下,相继建成的长白山图书馆、池西区图书馆、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文体服务设施一应俱全。“长白山是来了还想来,来了不想走。”成都游客郭佳怡不禁发此感慨。

“长白山美得‘漫长’。”长白山管委会旅游和文化体育局局长耿德勇说。“近年来,长白山旅游产业以优化升级为突破口,坚持打造‘山地避暑’和‘寒地冰雪’旅游两大品牌,持续举办长白山消夏节、粉雪节系列活动,不断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他告诉记者。

目前,长白山建成了以1000家餐饮服务单位、日均接待能力超过5万人为基数的餐饮住宿体系,航空、高铁、高速可直达景区,可辐射带动十余家景区、度假区的旅游供给,长白山旅游全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池北区、池南区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池西区通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

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同比2020年,长白山近两年的全域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2.13%和20.9%。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践行“两山”理念,长白山怎一个美字了得。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