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要闻

蛟河市乌林朝鲜族乡友谊村——

移风易俗化新风

本报记者 李婷 姜岸松

每天清晨4点多,蛟河市乌林朝鲜族乡友谊村48岁的低保户崔龙海都会穿好工作服、戴上胶皮手套,去村部和村道上打扫卫生。干完活赶回家,给70多岁的老母亲做饭,照顾母亲起居。

村干部郑万花介绍说:“十年前,崔龙海得了一场大病,术后村里给他安排了保洁公益岗。他的母亲身体不好,他一个人照顾母亲。去年,村道德评议会把崔龙海评选为孝老敬亲典范。”

在友谊村,除了孝老敬亲典范,还表彰了邻里和睦、勤劳致富、移风易俗和庭院整洁等典型。

记者来到“庭院整洁模范”裴金玉的家,院内干净整洁,没有杂草杂物,窗台上摆着郁郁葱葱的花草,走进屋里,家具和日用品摆放规整,炕上地上都擦得一尘不染,让人看了心情舒畅。裴金玉不光是家里收拾得干净,就连农忙时从地里回来,看到村路上散落的泥土,都会主动打扫干净。她还和左邻右舍一起,在道路两旁种满了鲜花。

大操大办是村里多年的一个陋习。对此,友谊村结合村情实际,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修订村规民约,倡导各家各户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前段时间,村里就要求办升学宴等不得收礼金,村民也自发监督。

友谊村以“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联动”的治理模式,多措并举,移风易俗。他们整合“六六议事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扫黄打非联络点等阵地,实现“有红白喜事要上门帮忙,有矛盾纠纷要上门调解,有不满情绪要上门疏导,有突发事件要上门了解”,“点对点”“面对面”“心贴心”的精准服务,使基层管理日趋细化,村民素质不断提高。

友谊村近一半人口是朝鲜族。走进友谊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村大门和手绘的民族文化墙,还能听到文化大院传来的音乐声。村党支部书记金哲善说,他们村里有老年协会,有老年活动室,还建设了养老大院。今年,他们又扩建了大院,占地达500多平方米。大院里除了活动室、休息室、餐厅,还有农家书屋、电影放映室,村民们经常一起唱歌跳舞、看书,看电影,文化氛围浓厚。

现在的友谊村,党员干部带头革除陋习、推崇新风,干群关系更和谐,小村处处吹拂着文明之风。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