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产经

智慧治水换新颜

——我省水环境治理走笔

吕俊 本报记者 刘姗姗

四平市污水处理厂实施中水回用,推动四平市工业生产、生态景观、城市绿化、道路清扫等使用,实现了污水资源化利用。 本报记者 潘硕 摄

“2022年,吉林省国考断面首次实现劣五类清零。”日前,《2022年吉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布了我省五年来水环境治理的成效:优良水体比例81.8%,“十四五”以来首次突破80%,高于国家年度考核目标6.6个百分点。除受自然本底值影响的白城市莫莫格和向海水库(一)断面外,国考断面劣五类水体全面清除,全省水环境质量再创新高。

为实现水环境质量显著跃升,近年来,我省牢牢把握“保目标、抓问题、强措施、求实效”工作方法,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两河一湖”为重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全方位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转变。

水清岸绿,人水和谐……触目可见,触手可感。吉林大地的水“样貌”变了。

保目标

强化顶层设计谋篇布局

水污染防治是一项“精细活”,如何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与保护,如何全局性、系统性地推进流域治理是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

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张旗威介绍:“2018年,省生态环境厅依据全省水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找准症结、主动作为,提出‘保目标、抓问题、强措施、求实效’12字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法。利用五年时间,强起来、硬起来、实起来,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高位统筹、强力推进,把解决“点”上的问题上升为完善“面”上的制度。

围绕水环境质量目标,我省陆续出台《吉林省重点流域劣五类水体专项治理和水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弥补劣五类水体治理领域不足;颁布《辽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联合行动方案》《吉林省辽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18-2035年)》形成科学系统的辽河治理体系;执行《吉林省水环境区域补偿实施办法》制定流域上下游断面水质“超标赔偿”“达标补偿”机制……

“我省严格实行‘四个第一时间’、落实‘五化’闭环工作法,确保总体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张旗威说,“第一时间掌握水质情况、第一时间分析研判,第一时间采取管控措施,第一时间处罚问责”,切实做到“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制度保障、举措得力才能压实各方责任,确保目标达成。”2022年,我省在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共实施会商、通报、督办、预警等各类措施20次,加密监测样本456个,研判分析数据1828组,有效压实各方责任。

数据为证,2018年,全省优良水体比例62.5%,劣五类水体比例18.7%。经过五年治理,到2022年,全省优良水体比例81.8%,国考断面首次实现劣五类清零。

抓问题

精准查清病灶深挖病根

6月23日,在长春市西部污水处理厂,长春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正在针对厂前溢流问题开展实地踏查。这是该局每月开展的“关爱新凯河”大巡查、大整治行动,帮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长春市新凯河河道全长113.7公里,发源自伊通县,流经长春市汇入伊通河。新凯河国控断面自2015年有监测数据以来,水质持续为劣五类。

省生态环境厅组织专家分析该断面氨氮浓度超标问题,推动长春市建立新凯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倒查工作机制,将该流域治理成效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从新凯河断面点源和面源污染两大方面,持续开展‘查、测、溯、治、督’,专班推进、专项督导,攻克问题246个。”长春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为治理新凯河长春市共实施治污工程44个,投资总额31.7亿元。

2022年,新凯河断面历史首次消除劣五类,水生态环境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我省紧盯不达标水体和水质波动较大水体,严格落实‘一河一策、一断面一策’,统筹推进劣五类水体消除工作。”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肖尊东说,目前,我省按照协同治理和分区施策的原则,形成“东部保好水强涵养、中部消劣水提质量、西部增水量促修复”的水生态空间管控格局。

强措施

坚持系统治理靶向施策

漫步在查干湖畔,所到之处,绿树成荫,碧道延伸,令人心旷神怡。“看到水质一点点变好,我心里是真高兴!”家住松原市前郭县长山镇的农民张树杰说。

2018年以来,松原市投资3.88亿元实施污水管网、湿地保护与恢复等8个查干湖水质提升项目,目前已全部完工。恢复湿地1045公顷、建设生态护岸24公里、生态护坡13万平方米、修建石笼防浪坎8.14万立方米,并完成相关附属设施建设。

为了呵护碧水长流,松原市连续三年通过哈达山水库调控生态补水共计6亿立方米循环转换查干湖水体。至2022年底,查干湖整湖区平均水质全年稳定在四类。

按照“流域统筹、区域落实”的思路,我省逐步建立“流域——水功能区——控制单元——断面汇水范围——行政区域”五个层级、覆盖全省的流域空间管控体系,强化地方政府水生态环境责任。同时,我省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流域系统的完整性出发,压茬开展“春季清河”“夏季攻势”“秋冬会战”系列专项行动,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

据悉,我省推动省内上下游、左右岸县市签订区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协议。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受益”原则,实行资金补偿和奖励机制,使各市县自觉融入“保护责任共担、流域环境共治、生态效益共享”的格局中来。

2022年,全省42个市县区共实现上下游互相补偿1807万元,落实流域奖励资金1.1亿元,区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协作共治的水生态治理模式已经形成。

“加强部门联动,加快推动规划项目落地见效,推进源头区涵养林、河湖岸线生态缓冲带等水生态提升项目建设,全面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努力打造吉林大地‘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生动画面。”张旗威说。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