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吉林万物茂盛,凉爽宜人。乘着中国文联挂点联系吉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东风,我们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的全国著名词曲作家——叶小钢、何沐阳、熊纬、王晓锋、杨启舫、王备、李劲、孟文豪、陈道斌、刘新圈、杨玉鹏……他们的名字也许你不熟悉,他们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歌曲你一定听过:《天耀中华》《月亮之上》《从头再来》《超越梦想》《天之大》《套马杆》……7月22日至30日,由这些词曲作家组成的采风创作团深入延吉市、白山市、临江市、四平市等地,考察了解吉林独有的自然与人文特色。词曲作家们一路行走,一路感受,一路思考,积累了很多创作“吉林歌曲”的灵感与素材。
延边:美丽的金达莱永盛开
采风创作团首站来到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延吉。大家品尝了朝鲜族特色食品,参观了延边博物馆和民俗展览,观看了朝鲜族农乐舞,共同领略了朝鲜族独特的风土人情。素有“礼仪之乡”“歌舞之乡”“教育之乡”“足球之乡”的延边引起了词曲作家浓厚的兴趣。作曲家王晓锋曾创作歌曲《延边之恋》,坦言他已经30多年没有来延吉了,但心系此地,此次得偿所愿再次来到延吉,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带给他更多感受,也能将与此有关的音乐做得更好。第一次来延吉的作曲家王备,欣赏完朝鲜族音乐作品,并与当地音乐人交流后,被朝鲜族独特节奏的音乐所打动,久久沉浸其中,回味不已,感叹这是音乐学习的宝藏。去年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之际创作出歌曲《阿里郎回故乡》的作曲家孟文豪说,此次近距离接触朝鲜族音乐,它跳跃的风格、新颖的曲调、唢呐和小锣都为他的创作带来新的元素。词作家刘新圈对朝鲜族精致的饮食、艳丽的服饰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印象很深,已经酝酿创作出一首歌的几句歌词:树枝上布谷啼/声声催春/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芳香/梦田里种五谷/种下希望/天也高地也阔/同沐阳光……
四平、老黑河遗址、鸭绿江畔:英雄精神的回响
此次采风团足迹遍布长白山池南区、白山市、通化市、四平市等地,词曲作家们实地考察了老黑河遗址,倾听了东北抗日联军及杨靖宇将军的事迹,驻足与朝鲜隔江相望的鸭绿江畔,参观四保临江和四平战役纪念馆。采风团仿佛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耳畔响起为国舍生忘死的战士们呼喊的声音。每个人都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和洗礼,感慨良多。
词作家杨玉鹏和作曲家孟文豪对东北抗联的老黑河遗址印象深刻。杨玉鹏说,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上,抗敌最早、坚持最久、条件最恶劣的就是东北抗联。在这里,我们听到杨靖宇将军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在妻子生下女儿的第5天就从河南辗战东北。率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与日寇战斗在白山黑水间,最后壮烈牺牲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像杨靖宇这样的先烈有很多,有些人最后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来。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所以,他和孟文豪老师商量计划写一首讴歌英雄、体现东北抗联精神的作品。
7月27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采风团恰好来到集安市鸭绿江畔,感受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大家在鸭绿江边一起合唱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表达对志愿军战士的怀念之情。在这里,词作家李劲遇到了一位91岁的老人,老人称自己年轻时是志愿军战士,今天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他一定要来看看。现在他住在农村的小院里,国家每个月给他发补助,他很知足,还连声说:“现在国家多好啊!”李劲被这位志愿军老兵深深感动,还向他要了联系方式。这时一个小男孩走到了老兵身边,对老兵说:“您是英雄!”此情此景让李劲差点掉下眼泪,他激动地感叹道:“这就对了,孩子们这样认为就对了!”李劲称自己年轻时在部队当过战地记者,对军人充满敬意和感情,他认为弘扬英雄主义精神,是文艺工作者应该突出的主题。
词作家杨启舫从小在黑龙江镜泊湖附近长大,对东北抗联的历史一点不陌生,这次深入英雄战斗的地方,他表示有新的感受和灵感,计划创作东北抗联题材的歌曲,为抗联精神的弘扬做一点贡献。在临江口岸,他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下临江、上长白,抗美援朝七十载。当年壮士出征去,更有万千后人来。”
在四平战役纪念馆里,杨玉鹏细细观看每一幅图片,认真听着讲解。在“听党指挥,敢于胜利,植根人民,一往无前”的话语前面久久驻足。他说,四战四平在中国解放战争史上非常重要,“四战四平”精神熠熠生辉。在这座英雄的城市里,又让我想起毛主席说的关于“英雄”和“人民”的经典论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也是我创作的一个好角度。
大美长白与黑土粮仓:生机与宝藏
长白山是东北最高峰,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发源地。长白山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生态价值仍等待不断挖掘与发扬。这座在许多词曲家心中颇为神秘的北方名山这次得以被一睹真颜。面对这如水墨画一样的景观,目不转睛地把每一寸景色都收入镜头和记忆。作曲家王晓锋有感于天池的纯净与美,赞美道:“天上之水,洗尽铅华,一池明媚,落于心底。”作曲家叶小钢观赏长白山之后,一个浪漫的词汇首先跃入脑海——“长白山之恋”,他随即解释道:“这是人对大自然的眷恋。”
四平市地处世界第二大黄金玉米带,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保护利用“梨树模式”得到总书记高度肯定。采风团参观了“梨树百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基地核心区”,认真听取了对梨树黑土地科学深入的讲解。词作家刘新圈曾经为四平创作了《父亲的田野》《沃土》等歌曲,诗意感人的歌词与动听的旋律深受大众喜爱。“把传说交给山峦/马蹄溅出星火/把希望交给沃土/是一碧千里的嘉禾/把雄鹰交给蓝天/心有无边辽阔/把惊喜交给岁月/是一条奔涌的长河/我的黑土地/我的大平原/一千一万年”。歌词展现了刘新圈对黑土地深深的理解和乡土情怀。每次来到农田,刘新圈都有新的感悟。这次采风到梨树,刘新圈认为“梨树模式”值得全国学习和推广。黑土地题材大有文章可做,现在他已有了创作交响乐组歌的想法。对梨树优秀的二人转艺术,他也在思考合适的表现方式。
几天的采风让采风团收获满满,大家一致认为很多灵感需要再深入调研和挖掘,正如词作家杨启舫所说:“参加‘长白风’采风团,行走在吉林这片英雄的土地、红色的土地、深情的土地,充满浓郁民族风情和美丽神奇传说的土地,每一天都有新的感动和创作的冲动。‘深扎’到养分如此充足的沃土,让灵感的种子得到滋养,一定会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不久的将来,这些词曲作家们将以音乐的形式讴歌大美吉林,用一首首原创歌曲作为礼物,献给吉林人民。我们相信,吉林这片土地与人民绝不会辜负那些饱含真情躬身于此、深耕于此的创作者,这里必会成为音乐的富矿,等待它的发掘者,收获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