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区域传真·四平

四平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对下半年各项工作作出部署

全力以赴 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发展中的四平。 李敬元 航拍

本报讯(记者崔维利)四平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对今年下半年工作作出部署。

下半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纵深实施“三三九一”战略,全力以赴抓发展、促改革、扩开放、惠民生、强党建,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四平。

一、抓招商、上项目,奋力实现争先晋位

要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紧盯机遇抓招商,抢抓省里建设百亿级零碳产业园机遇,用好双辽绿电园区等平台,引进一批清洁能源相关项目落户四平。紧盯信息抓招商,发挥好驻点小分队作用,实时掌握行业市场动态、企业投资方向,定制化包装项目、针对性叩门招商,坚决实现百亿级项目重大突破。紧盯落地抓招商,突出做好意向项目转签约、签约项目转落地,落实“赛马”机制、强化精准考核,形成招商项目梯次推进、滚动实施良好局面。

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推动项目尽快投产达效,扎实开展投资和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实行“一项一策”跟踪服务,推动伊通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仓储集散中心建设等一批新建项目完善手续,永林化工年产6万吨三氯氧磷及年产1.5万吨磷酸三乙酯等一批续建项目加快建设,金钢钢铁转型升级、吉电20万吨绿色甲醇、四平热电公司续建五号机组等一批谋划项目早日落地实施,研究推进军民合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让好项目尽快变成好收成。

要积极抢占全新赛道。大力发展新兴业态,抓好特色电子商务基地建设,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入驻四平数字经济产业园,扎实推进双辽甲醇及绿色航煤、航天宏图植保无人机等重点项目,推动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独立电网等百亿级项目加快落地。

二、抓改革、破堵点,释放振兴发展动能

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巩固提升“无差别全科受理”运行模式,拓展“无证明”办理范围,推动所有新建改建项目通过协同服务进入审批环节,进一步加强信用修复工作,努力将制度性交易成本降至最低。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营商环境监督和争议案件联席会议研判机制,严防任性执法、随意执法。

要推进农村领域改革。抓好梨树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建立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加快打造区域性农业生产服务示范中心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站,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夯实乡村振兴制度基础。

要做好普惠金融改革。坚持“边申建、边实践”,高标准落实普惠金融改革重点任务,力争到年末全市金融支持黑土地保护性贷款余额达到6亿元以上、肉牛养殖贷款投放金额达到18亿元以上、农业绿色贷款余额突破4亿元,为农业发展筑牢金融支撑。持续推动知识产权质押混合贷新模式,破解科技创新企业资金瓶颈。

要深化开发区改革。围绕发挥开发区经济发展“火车头”作用,统筹推进开发区薪酬制度改革、机构改革和融资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将经济管理权限向开发区下放,推动收入与贡献直接挂钩,依据开发区实际情况研究设立专职招商部门,建立健全“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管理模式,增强开发区平台公司投融资能力。

三、抓开放、拓空间,塑造区域竞争优势

要深化省内一体协作。抢抓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全面提速重要机遇,围绕玻璃建材、基础化工、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引进项目,谋划举办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专题招商推介会,加快世宝机械、华凯比克希等合作项目建设,推动长平区域加快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要放大跨省合作成果。持续深化吉辽蒙六市一体化,优化完善市级领导互访、政府部门互联、重点企业互动等协作机制,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跨区合作,共同推动四平叶赫至杨木林段交通项目、环二龙湖公路项目。纵深推进吉浙对口合作,推动新德集团智能制造服装产业园、双辽市大型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鹿鸣春风一期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要积极用好国际市场。充分发挥对俄开放合作专班作用,在工业、农业、大宗商品等方面谋划开展经贸合作,倾力帮助企业拓渠道、揽订单、抢市场,推动农机等优势产业开拓国际市场。

四、抓“三农”、扬优势,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要抓好粮食生产。深入落实“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32.95万亩,加快打造中国黑土地保护农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梨树模式”黑土地保护标准化示范区,力争今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96亿斤。

要做强特色产业。抓好农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谋划建立吉林省农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升高端智能农机研发制造能力。要瞄准玉米主食化方向,推动鲜谷食品鲜食玉米、晟然食品速冻玉米二期等项目加快投产。实施肉牛倍增计划,推广“村集体+托牛所+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进梨树肉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重点项目,打造国家级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着力壮大棚膜经济,全面落实棚室奖补政策,推动棚室建设扩面提质,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建设任务。

要打造美丽乡村。按照全省美丽乡村建设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重点任务,把农村建设成宜居宜游、人人向往的和美家园。

五、抓民生、办实事,切实解决“急难愁盼”

要彰显为民本色。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高标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伊丹桥路面改造等民生工程,全面巩固“双减”成果,为80周岁以上独居和空巢老人提供关爱服务。要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提升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增强县域承载能力。

要擦亮生态底色。强力攻坚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重污染天气应对等任务,扎实抓好秸秆秋冬季全域禁烧。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加快重点流域“十四五”规划项目建设,推动农药化肥减量施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精准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绘就天蓝水碧英城画卷。

要提升治理成色。落实领导干部包案、接访、下访机制,积极筹建“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全力攻坚信访积案化解。衔接统战元素纳入基层治理体系运行,深化重大安全事故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抓实抓细防汛减灾工作,加快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要用好四平“态势感知”平台,加快与各领域工作需求精准对接,努力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六、抓党建、固根本,坚决夯实政治保证

要强化政治建设引领力。超前谋划、精心组织、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理论学习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并进,确保学习成果转化为振兴发展实际成效。

要强化干部队伍凝聚力。坚持“凭实绩论英雄、以德才用干部”,高质量推进县(市)区领导班子届中调整工作,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真正让“庸懒散”干部退位、“勤快实”干部领跑。

要强化优秀人才支撑力。全面落实升级版“英城英才新政”,发挥好域外四平籍人才、校友人才重要作用,探索深化校地合作、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使用新模式,让优秀人才为振兴发展蓄能助力。

要强化惩贪治腐威慑力。进一步深化拓展“双轮双创”派驻监督模式,持续抓好黑土地保护、国有资产管理等专项监督,坚持澄清正名、惩治诬告陷害、容错纠错“三管齐下”,以“三减一规范”巩固基层减负成果,维护海晏河清良好政治生态。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