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梨树县的蔡家镇,一条长长的柳岸呈现在眼前,它似乎在讲述着一段精彩的历史故事。
大约从西周开始,历代君王为防御外敌,先后在2000多年里,断断续续修建两万多公里的长城。途经陕西、河北、北京、天津、山西、甘肃、内蒙古等15个省市地区,成为了世界上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
然而,到了清朝年间,康熙大帝在与大臣们商谈边患问题的时候说道:“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从此,康熙帝下令永不筑长城。然而,大臣们认为,坚守故土龙脉,还是应该采取一些防御措施,于是柳条边就产生了。
柳条边又称为条子边或是盛京边,柳条边成梯形,高三尺,上窄下宽,上宽三尺,下宽五尺,两边有深沟五尺,整个边体都是由土堆积而成,坡面和上平面插满柳条,然后,像栅栏一样用绳子连接起来。清朝柳条边共修筑近40余年,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总长度1300公里,后来被人们称为“绿色长城”。它把东北地区划为一个特殊的地带,为原居民放牧耕种起到了安全防护的作用。
柳条边在一定意义上,保护了长白山地区丰富的物质财富,比如蛤蜊、水獭、野蜂蜜以及野山参,不被外族偷盗,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
柳条边呈“人”字形,修建“人”字形的撇捺焦点,在今辽宁省的铁岭市开原市北的威远堡镇。从威远堡镇向西南至山海关构成人字的一“撇”,由威远堡向东南至海边构成人字的“捺”,而人字的一竖是由威远堡向北面延伸至吉林省吉林市北部的法特东亮子山下。这样柳条边将整个辽河平原包围起来,并设有边门16座。
随着岁月的流逝,柳条边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风云突变,在万马嘶鸣中,那条长长的柳林一去不再回来。
蔡家镇这段柳条边被称为新边,是康熙九年(1670)至二十年(1681)重新加长修建的。两侧高高的边门,仿佛记录着通关官兵的威严,领统着喧喧嚷嚷的人们,在蔡家镇这块土地上兴旺了那段时光,磨碎了岁月沧桑,把历史的足迹一点点风化成今天的眷恋和深情。
其实,民间也有柳条边一说,上世纪60年代末,在我出生的小山村,就有柳条边。那时候人们都称它为大壕,和蔡家镇的柳条边相似。在我们村子北边有一片宽阔的大草甸子,能有十来垧地。柳条边围起来了椭圆形大牧场,生产队就在里面放猪、放牛、放羊、放马。牧场中间有一个约半垧地的河塘,供家畜饮水和避暑。周围是茂盛的牧草,一到夏天,那里就开满了蓝色的荷花,那种荷花叶子不大,和莲花不同,一串一串的,猪最喜欢吧唧吧唧咀嚼它的根。远远望去,河塘一片湛蓝,卧在碧绿的牧场中间,显得特别美丽,我常常和小伙伴们同生产队里的猪倌、牛倌、马倌、羊倌们在那里玩耍。
大壕的堤岸柳荫浓郁,是我们这些孩子玩耍最甚的地方。在柳荫下抓蝈蝈、斗蛐蛐,是我童年最快乐的事情。偶尔,我还帮生产队里的牧倌们照看一下家畜。
一般的时候,只需两个牧人分别轮班站在壕的一头,就能看护好所有的家畜,其他的人在这个时候就可以闲游。很快一天就过去了,等日落西山,家畜们也吃饱了,牧人们就吆喝着家畜回家,家畜们回到生产队的大家庭也不用再喂食。
据爷爷讲,修壕的是清朝年间的一个大户人家,一是为了放牧,二是为了防贼,也有防狼的作用,更可贵的是可以防风。如今的柳条边,基本上看不出轮廓。上世纪70年代,生产队由柳条边围成的牧场,早已改成农田。郁郁葱葱的玉米,盖住了所有的历史痕迹,只有风雨在四季中飘摇,记录着花开花谢、蝶飞蝶去的思念。
我读过一首康熙皇帝的诗,是他游彰武台柳条边,看到皇家牧场浩浩荡荡,感受到家乡美丽的风光如此壮观,于是挥笔写道:
雨过高天霁晚红,
关山迢递月明中,
春风寂寂吹杨柳。
摇曳寒光度远空。
这首诗表达了康熙帝对塞外故乡的留恋和深深的情意。那积雪融化后的小草,迎来了一场春雨,整齐地冒出了绿芽,远远望去绿草如毡,天晴月朗,杨柳依依醉卧春风。康熙皇帝感慨美丽的草原风光,默默地养息着关东辽阔的牧场。自然而然就享受到了这里的寂静与清新,看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绿波连接天边的蔚蓝,宽广得让这位皇帝心醉。
站在蔡家镇柳条边的遗址旁,我仿佛看到了满堤的柳枝拖着一段长长的岁月,在历史的河流里荡漾,那柔嫩而纤细的柳枝,在微风中摇曳着,属于它的故事,远远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