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2版:要闻

从白山松水到雪域高原

本报记者 刘怀 韩丽苹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是吉林省援藏受援地。记者来到日喀则,只感觉呼吸困难,头疼难忍,真实领略了高原反应的厉害。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快一年的吉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的队员们,从白山松水到雪域高原,路途相距近5000公里,海拔相差近4000米,他们能适应吗?他们在这里是怎样生活和工作的呢?日前记者真切体验了一下援藏工作队的甘与苦、痛与乐。

高原是个既让人向往又望而生畏的地方。吉林省援助的日喀则市及其所属的吉隆县、定结县和萨嘎县,海拔从3800多米到5000多米不等,为了高原反应能轻一点,记者选择了平均海拔4300米的定结县。

一路吸氧,长途颠簸,到定结县城时已近中午,第一站来到了定结县人民医院。医院不大,但规模不小,他们还管理着10个乡镇的卫生院,援藏干部张岩松是这里的党委书记。2022年7月,他刚到县里不久,就发生了新冠疫情。来不及休整,也没时间适应环境,他立即投入抗疫工作。凭着在长春市第二医院抗疫的经验,他很快就按要求把医院“两区三通道”设置完成,避免了更多感染。改造后,病床由原来的20多张增加到60多张。很快,长春市支援定结县的200万元抗疫资金和价值200万元的防疫物资就到位了。张岩松信心更足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住院治疗的60多名患者全部痊愈出院,院内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张岩松满脸骄傲!

走出医院,已过中午,在县政府食堂吃过午饭,刚出来,老天突然变脸,瞬间狂风大作。援藏干部们说,这里每天都是如此,一到下午就刮风,虽说是夏季,但也让人感到阵阵寒意。

继续驱车前行,我们来到了萨尔乡合隆村。这里高山环绕,远处雪山隐约可见,地上到处是石头,就在这样一个地方,却突然出现一方方绿色——这里就是萨尔乡苗圃基地。萨尔乡乡长索朗多吉指着脚下一畦畦齐膝高的树苗介绍:“这里种的是柳树苗和杨树苗,可别小看这些树苗,这可是我们的宝贝!”

过去,苗圃因为环境恶劣、浇灌困难,很难持续发展。长春市援藏干部中心组和定结县牢牢把握“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的内在关系和规律,设计了“萨尔乡苗圃基地改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分3年实施,对定结县萨尔乡合隆村原有的苗圃基地进行改造提升,包括购置4辆机械车,培育沙棘、柳树、杨树等苗木11.55万棵,还要建设蓄水池、沟渠等配套设施。

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富民项目,以“村+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运营,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既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又有效提高了国土绿化面积。“2022年合隆村60户得到分红16万多元,村民务工收入16万余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63.8元,大大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索朗多吉脸上难掩兴奋,一旁的合隆村村支书次仁虽一语不发,却只顾抿着嘴乐。

负责统筹项目的援藏干部任希和又开始和镇村干部谋划起下一步的资金使用计划,今年将投入资金200万元,建设蓄水池、沟渠,为苗木灌溉提供有力保障。

离开苗圃,我们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西藏是个神奇的地方,我们穿越雪山、戈壁冒雨前行,几个小时后,前面细雨蒙蒙中渐渐出现了“仙境”——高耸入云的山上遍布青松翠柏,时而还有瀑布倾泻而下,像极了张家界。陈塘镇到了,呼吸也顺畅起来。我们的目的地是陈塘镇初级中学。

说起援藏项目,那一定少不了教育。定结县地广人稀,长期以来,只有县中学一所建制初中。为了方便远离县城的部分乡镇学生上学,县里在陈塘镇孔定玛村设置了一个分校。为了补齐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让所有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长春市援藏干部中心组和定结县积极筹措计划外资金202万元,实施“陈塘镇中学缺口资金补充项目”,将定结县初级中学陈塘镇分校由2个班扩大到3个年级6个班,教职员工增加到34名,并在今年3月份正式成为独立编制学校。

在一座青山脚下,记者走进学校,一间教室坐满了学生,那认真专注的表情让人不忍打扰。他们正在通过“空中课堂”和长春市第68中学的同学们同上一堂课。

说起这个“空中课堂”,得来着实不易。为了把吉林的教育优势转化为援藏的切实成效,援藏干部们积极协调,在长春市朝阳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电信集团数字化应用能力中心的无私援助下,实施“互联网+空中课堂”项目,陈塘镇初级中学与长春市第68中学以远程教育方式合作共建,项目自今年起总投资280万元,分3年滚动实施。

……

定结县发生的变化只是援藏干部日常工作的缩影。吉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67名援藏干部牢记嘱托、忠实履职,把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到实际效果上。短短一年时间,他们就积极招商引资促增长、打造产业助发展、夯实基础惠民生、精准引智育人才、深化交流增团结,唱响了“吉藏一家亲”主旋律,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雪域高原盛放:

——围绕西藏“七大产业”积极与吉林省水务集团、欧亚集团、亚泰集团、中电建东北分公司、国电投西藏分公司等50多家企业对接洽谈;

——疫情期间,吉林省支援日喀则防疫物资及资金总价值1000余万元。分四批派出防疫和医疗人员508名支援日喀则,第一时间奔赴防疫一线,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隔离救治等各项工作;

——组织日喀则40名中小学生赴吉林省开展冬令营研学,在吉林最美边境线上追寻红色足迹,登长白山天池、观查干湖冬捕、赏吉林市雾凇,传承红色血脉,激发爱国之情;

——在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首次超过千万、就业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吉林省提供援藏就业岗位4007个,其中事业单位岗位200个,在17个对口援藏省(市)中排名第一;

——吉林援藏教师团队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科学绘制《日喀则市小学三年援藏规划》。建立名师工作室,开展名师讲坛系列活动,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专家和吉林省名优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根据每位援藏教师的学科特长与受援地教师结成互助互学对子。组织受援地20名教师赴吉林省重点学校跟岗培训学习;

——依托吉林省在教育、医疗、农牧业等方面优势,积极开展“组团式”“小组团”支援,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计量检定共建、文化援助、农牧科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升级、“数字惠远”工程等项目;

——完成日喀则市全息沉浸式虚拟教室和移动智能图书馆建设,建成萨嘎县中学长白山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实施吉隆县折巴乡和差那乡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完善定结县70个行政村党建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造定结县陈塘陈列馆……

采访结束,记者长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回家了。但是,在雪域高原上,我们的援藏干部还在谋划着、奔走着、坚持着,他们牢记组织重托,勇担崇高使命,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上来,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投身援藏事业,全心全意为日喀则谋发展、为群众谋幸福,为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吉林力量。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