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振兴要尽快实现新突破,必须着力解放思想、开放包容、放开搞活,全面做好“放”文章。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作出系统部署,号召全省上下以思想之“放”引领风气之“先”,努力“放”出发展新气象。
为什么要坚持以“放”为先?2018年,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东北振兴存在着四个方面的突出短板,其中之一就是思想观念短板。近年来,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思维,全省党员干部观念有了很大变化,为吉林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但我们也要看到,部分党员干部“官本位”、惯性思维、保守思想仍比较严重,一些地方和部门思维方式不符合形势发展需要,开放性文化还没有完全形成,“改”的理念、“放”的意识树的不牢。
可以说,我省改革不彻底、开放不到位,主要症结在思想的差距、文化的短板、理念的落后。打开思想的阀门,激活文化的力量,放开一切束缚解放思想的条条框框,冲破一切不适应新时代的思维定势,摒弃一切不匹配新任务的观念做法,开放包容、放开搞活就有了源头活水,改革开放的路就会越走越宽。
思想的禁锢,必须靠思想的武器来打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深悟透,校准解放思想的方向,纠正各项工作的偏差,确保在正确轨道上推进改革开放;聚焦影响吉林全面振兴的瓶颈,查找思想的短板、作风的弱项、工作的漏洞,一件一件抓好落实。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在根本上解放思想。
从源头上解放思想,重塑开放性文化是关键。长期以来,东北地区慢慢形成了一种封闭性文化,突出表现就是易于满足、安于现状、偏于保守,一些干部缺乏“拼”的勇气、“闯”的干劲、“活”的灵气,个别部门仍然坚守“管”的思维,全社会商业氛围不浓。从发展角度看,这种文化是落伍的,对解放思想的掣肘、对发展的制约不容小觑,必须坚决破除。这就要求我们建设拼搏向上、乐观包容、奋发进取的开放性文化,做好传统文化“扬弃继承、开放包容、创新搞活”文章,在文化重塑中展现吉林全面振兴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