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

本报记者 张鹤

本期专家

李志海: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护理系主任,吉林省“双师型”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红十字会、省红十字会、长春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IFRC认证中国红十字会急救讲师训练师。

关键词:溺水

1、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

李志海: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

2、溺水的表现有哪些?

李志海:具体可表现为5个征象——面朝岸边、口露水面、头向后仰、身体直立、爬梯动作。溺水者通常并不会大声呼喊救命。

3、溺水者应如何自救?

李志海:对于不会游泳的溺水者,落水后不要惊慌,保持冷静,要尝试将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救援。

对于会游泳的溺水者,一般是因腿部抽筋而致溺水,应及时呼救。可以自己将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直到剧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同一部位可能会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慢慢向岸上游。

4、发现溺水者该怎么做?

李志海:应大声呼救,寻求附近人员的帮助,并立即拨打110、120急救。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也可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帮助其清除口腔中的杂物,将溺水者放平,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并注意给溺水者保暖。

盲目徒手救助溺水者非常危险,因此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现场水情,不要轻易下水,应呼救或报警。特别是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

5、如何预防溺水?

李志海:家长们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游玩前反复告诫其注意安全。要牢记“六不”原则——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不擅自下水施救。

过饱、空腹、酒后、药后、身体不适者也要避免下水。老年人、伤残人士不要单独接近水源。游泳前应做好热身,避免抽筋。一定要按照场所要求穿好救生衣。

关键词:中暑

1、什么是中暑?

李志海:在高温高湿或强辐射热的气象条件下,人们长期在户外活动,就会导致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发生中暑。产生中暑的因素除气温外,还和湿度、日照、高温环境暴露时间等有关。

2、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李志海:可分为三类。先兆中暑:指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等症状。

轻度中暑: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也可伴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大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率增快等。

重度中暑:按发病症状与程度,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3、哪些人群易中暑?

李志海:高温下,儿童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很容易发生中暑,会有一些先兆症状,比如皮肤起红疹、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中暑。老年人、孕产妇、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户外作业人员也是需要注意防护的重点人群。

4、中暑了该怎么办?

李志海:先兆中暑时,要立刻带儿童到凉爽的空间降温、及时通风。轻症中暑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可以服用盐水或藿香正气液,也可在孩子额头敷冰毛巾降温。如果症状没有缓解,要及时就医。

成年人中暑呼叫没有反应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的状况,应及时拨打120,同时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如果意识清楚,则迅速将其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平卧并解开衣扣,加速散热。

5、如何预防中暑?

李志海: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长时间户外活动,选择凉爽时段外出。外出时,要避免阳光暴晒,做好防晒,比如带遮阳伞、遮阳帽、涂防晒霜,要及时补水。

其他人群也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要科学合理的饮食,饭前饭后以及激烈运动前后不要大量饮水,特别是不要大量饮用冷饮,可适当饮用淡盐水、绿豆汤等。

关键词:居家安全

1、基本常识

李志海:孩子独自在家,要锁好防盗门,有人敲门时,先观察后询问,若是陌生人,坚决不开门。休息或出门前,要确认水、电、燃气、门、窗是否关好。在家中不要玩火,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19。

2、窗台安全

李志海: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能攀爬阳台、窗户等危险地带,不要伸手去够外面的东西。站在阳台上向远处看或与楼下的小伙伴打招呼时,身体不要过多地探出。不要从窗户往下扔东西。家长要注意不要在窗台附近放置柜子等可供攀爬的家具,阳台围栏应定期检查与维修,以免老旧松动。

3、厨房安全

李志海:让孩子远离烧水壶等危险源,热水、热汤等都要收好。在家长做饭时,儿童不要在周围玩耍、打闹。燃气灶也要定期检查性能,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使用过程中,要做好通风。

4、浴室安全

李志海:儿童洗澡时一定要有成年人在身边。稍大一些的孩子,如果独自一人洗澡,不要把浴室门反锁,以免发生意外。注意防滑,不要在浴室里蹦跳,以免摔伤。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因水蒸气较多、通风差,造成大脑缺氧晕倒。

5、用电安全

李志海:帮助孩子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不要用手或金属制品去接触电源插座内部。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使用电器时,一旦发生冒烟、起火,应马上拔下插头、切断电源。如发现有人触电,应呼喊成年人,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连环触电。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