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5版:要闻

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6%,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本报8月22日讯(记者闫虹瑾)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农村经济形势企稳向好,收入恢复性增长。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53元,同比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与2021年同期相比,两年平均(下同)增长3.5%,增速位次居全国前列,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如何实现恢复性增长?哪些举措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怎样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今年,我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召开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视频会议,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指导意见》《2023年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方案》,成立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专班,建立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逐级包保制度,摸清农民收入账,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增收短板和突出问题,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我省上半年农村增速快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96,比上年同期缩小0.02,城乡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今年上半年收入的增长,是在去年同期较低的基础上恢复性增长。四项收入来源全面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9.4%、4.8%、24.9%和14.0%。

从收入结构上看,除了务农增收,在乡创业就业、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省农业农村厅政策与改革处处长文斌表示,乡村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最重要的支撑,我省今年从四个方面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壮大特色产业,挖掘增收潜力。突出地域特点,用好特色资源,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增值空间,稳定农民经营性收入。做优做强一产,充分挖掘土地、生态、品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打牢农民经营性收入基础。培育产业链条,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能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不断开拓农产品增值空间。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把当地原生态、“乡土味”转化为消费者认可、具备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品牌,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发展农产品加工,提高增值效益。强化“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培育壮大主体,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持续开展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创建认定工作,依托骨干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建设,增强带户增收能力。今年,计划评选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0户以上,总量预计突破700户,省级园区总数力争达到20个。加强项目建设,编制十大产业集群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手册,搭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平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产业集群建设,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提升农民工资收入水平。

培育新业态,拓展增收空间。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生态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景点宣传推介,引导农民利用自然资源、文化遗产、闲置农房等发展观光旅游、餐饮民宿、养生养老等项目,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培育产业发展主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今年计划评选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企业40户,总量预计突破400户。

创建发展平台,打造产业高地。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吉林美丽休闲乡村,积极向农业农村部推荐申报国家休闲农业重点县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乡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质量效益较高的乡村产业,引导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