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区域传真·长春

希望的田野 耕耘的画卷

——长春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纪实

本报记者 孟凡明

曙光村稻田画扮靓田园景观。

奢岭草莓小镇各类农产品受青睐。

善满家园为残疾人开展技术培训并实现就业。

九台马鞍山氿遇欢乐谷即将运营。

白露将至,秋意正浓。广袤的田野已由禾绿色逐渐变成稻黄色,放眼长春大地,新农村万物勃发,生机盎然。

进乡村,入园区,看发展。9月4日,长春市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乡村、直达一线,考察九台区、双阳区6个乡村振兴典型,互学互鉴、共同提高。

这既是长春市乡村振兴成果的集中展示,又是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奋进跃升的新起点。

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不仅有仓廪殷实的“丰景”,还有山村蝶变的“惊喜”;不仅有设施农业发展的宏大场景,还有乡村振兴带头人的动人故事……一个个行政村,如一朵朵欢腾的浪花,在时代大潮中奔腾向前。

希望的田野,尽是耕耘的画卷。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落实省委部署,长春抓牢抓实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全面铺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

稳产增产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在双阳区齐家镇,2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长势正旺。

走进智慧农业数据中心和控制室,室外智慧农业设备所采集的信息,通过互联网集中传输至电脑终端并显示在大屏幕上,实时田间监测,自动进行智能闸门开启闭合、害虫诱杀等工作,实现了农作物生长全过程监控。

作为长春市第一批工程化试点项目,齐家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重点建设土地整治工程、灌溉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智慧农业工程。

“从年初建设到现在,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双减’、经济效益‘双增’和社会效益‘示范’上。” 双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福强向现场会考察团介绍,“双减”即为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以及灌溉水使用量,通过土壤改良、智慧农业以及综合配套建设,使化肥使用量减少15%-20%,农药使用量减少30%,灌溉水使用量减少10%以上;“双增”即为经济效益上的增产和增收,通过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产稳产的高标准田块,预计水稻亩均单产增加60公斤,玉米亩均单产增加80公斤,项目区粮食总产量大幅提升;通过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以及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机械化、智能化农业生产,减少人力投入及劳动强度,2万亩示范区省工效益达400万元。

这是长春市开展保护性耕作、高标准农田面积持续增长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国产粮大市,长春坚决担负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使命,主动承接省“千亿斤粮食”工程,粮食生产能力不断登上新台阶。

藏粮于地,坚持狠抓粮食生产不动摇。全市粮食面积稳定在25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达248.48亿斤。大力实施黑土地保护,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率先在全省开展1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化试点,打造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长春样板”,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36万亩,保护性耕作扩大到1100万亩。

藏粮于技,种业振兴突飞猛进。长春农高区成为引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高地,国际种业研发中心等一大批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陆续创建,鸿翔种业、中化先正达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恒通、奢爱种苗组培技术国内领先;持续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建设公主岭、农安数字种植业创新应用基地,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快速提升,无人植保作业面积达132万亩。

农旅融合 富农产业“串珠成链”

无动力乐园、有动力乐园、卡丁车赛场、马术训练、森林小火车……在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氿遇田园综合体二期项目、氿遇欢乐谷项目正建设的如火如荼。

这一集参与性、观赏性、游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休闲旅游、风景美食、文化体验好去处,将于9月末开业运营。

氿遇田园综合体一期项目于2019年5月开工建设,2020年5月投入运营,内容包含氿遇山居民宿、餐厅、咖啡厅、乡村振兴学院、智能温室、快乐农场等。打造以农业种植、加工为基础,集休闲观光、旅游度假、农事体验、科普研学、培训拓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三产融合示范园区。目前,依托田园综合体的建成完善,一批批新产业进驻,产业兴村红红火火,集体经济有声有色。

草莓全季培养,已经结果的夏季草莓味道甜美,草莓布丁、蛋糕等食品深受欢迎,香薰等草莓文创产品丰富多彩……在奢岭街道,回乡创业的霍源打造沉浸式体验草莓采摘园,让顾客能够在这里感受到包括采摘、美食、休闲以及研学等美好田园风。

聚力农旅融合,双阳高品质打造了国信温泉、草莓小镇、稻香村、玫瑰园、好汉坡等多个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项目,聚力打造引领村8个、沿线示范村4个,建设千米草莓长廊、百亩花海、休闲广场、绿色廊道、奢岭河景观带等亮点工程,定期举办温泉草莓节、消夏露营节等节庆活动,使奢岭的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最大变量”,形成农文旅融合、林田水一体的美丽城乡新形态,真正把“美丽乡愁”转化为 “美丽经济”。

近年来,长春充分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全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持续加快。围绕7大产业链谋划落位重点项目144个、完成投资93.3亿元,公主岭认养一头牛、榆树中粮3万吨丙交酯等重点项目落位建设,“三百万头肉牛”等标志性工程稳步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加快发展。围绕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高品质乡村旅游体验,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效益。

先行先试 改革活力充分释放

在九台区波泥河街道清水村,白墙乌瓦、充满江南风情的香叶谷温泉民宿建设加快推进。

作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清水村苗木花卉种植特色产业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450公顷,户均面积达1公顷。全村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户,家庭农场8户,村民人均收入2.2万元。

今年,清水村充分利用国家“三块地”改革试验区、“宅基地”改革试点难得机遇,探索实践了“民企共建联营”“企业自建”改革创新模式,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情况下,利用原有村民房屋,翻建二层温泉民宿,铺设温泉管线,建设温泉民宿示范点。“未来,我们将把温泉资源扩展到整个清水村,并向波泥河街区延伸,利用独特的温泉资源将波泥河打造成特色温泉小镇,将单纯的温泉资源依托型发展方式转变为资源主导、创新引领的复合型产业发展方式,从而带动经济、社会、景观、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温泉+’产业发展。”清水村党支部书记单海龙介绍。

香叶谷温泉民宿项目一期计划建设22户,其中,民企联建16户,企业自建6户。项目于今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9月建成投产。

在双阳区齐家镇曙光村,鲜明的朝鲜族民族特色吸引了考察者的目光。

今年,曙光村聚力打造吉林省内首个朝鲜族温泉民俗村落,借势实施稻田小火车、稻田画、科普长廊等农旅项目,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双增”目标。实行社企联动,一方面,开展订单式种植,大力发展绿色优质稻米,有效提升水稻销售价格;另一方面,合作社委托企业代工,打造自主大米品牌,延长农业产业链,既稳定稻米销售渠道又实现加工增值收益。采取“以建代租”委托经营、有偿退出统一经营、自改自建合作经营三种模式,将村民闲置的32处宅基地、园田地改建成独具朝鲜族特色的民宿、餐厅、广场等场所,大力发展独具田园风光和民俗特色的乡村旅游业,村容村貌大幅改善,村集体经济明显增收,使空心村变成美家园。

近年来,长春市农村改革活力进一步释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三变”改革累计盘活集体土地105万亩,各地探索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

扎实推进 攻坚振兴有效衔接

手绘底稿,再用五谷杂粮粘贴,制作成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挂在网上或直播销售,在九台区善满家园,从小因患小儿麻痹经受病痛折磨的李晓利,现在不仅能自己制作杂粮画,还能教授其他后来者。她说:“免费吃住,每月还有工资,我在这过得特别开心。”

在善满家园文化长廊前,传统柳编工艺品制作、扎克工艺、现代工艺品制作等残疾人工艺品就业项目琳琅满目。截至目前,工艺品项目集中安置就业残疾人12名,带领周边农村残疾人实现灵活就业200余人,有效提高了残疾人稳定就业与家庭收入。

在善满烘焙车间,有学习意愿的残疾、智障人士接受专业的技术培训与实际操作后,可以独立参与烘焙产品的制作。善满烘焙成立于2018年,通过以产业带动就业的形式为残疾人提供用工岗位,目前,已安置就业残疾人100余名。

善满家园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目标,围绕绿色农业,全力打造“名、特、优、新”特色农产品;围绕波泥河街道苗木基地,全力打造园林造型绿化产业;围绕农产品加工与食品生产,全力打造以五谷煎饼为主的善满烘焙品牌;围绕旅游研学,全力打造休闲旅游、拓展训练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围绕“九字号”特色农文旅品牌,全面建设乡村振兴特色农产品展厅予以推广;以“志智双扶”多元融创新模式,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体现振兴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全方位展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的新模式。

长春市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兜底帮扶和稳定增收两手抓,“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建设产业帮扶项目192个,上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97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59元、同比增长9.6%。

九台善满融创助残项目,从“志智双扶”入手,形成以制作手工皮具等为主的“企业+残疾人”联动模式,吸纳残疾人就业近500人。

刷新“颜值” 美丽乡村脱颖而出

双阳区平湖街道黑鱼村是远近闻名的“葡萄村”,以“小庭院”撑起“大产业”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全村葡萄种植面积55公顷,现有葡萄种植户98户,年产葡萄330万斤左右,总产值达2000万元,年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

黑鱼村是首批千村示范村。2022年11月以来,黑鱼村按照区街两级安排部署,结合新一轮农村购买垃圾治理社会化服务契机,实行“村企合作”小改革,大力度推行“区主导、乡(镇、街道)主责、村主体、村民主人、公司主业”“五主”管理模式,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同第三方公司签订垃圾治理“村企合作”合同,在本村聘用保洁员13名,实行网格化管理,构建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通过“小改革”带来“大变化”,充分激发了村民的主体意识与家园意识,有效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后一公里”问题。

长春市坚持全域提升人居环境,大美格局正在形成。

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全市重点工作,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确定了“以乡村公路建设为突破口,重点实施公路先行、绿化美化、长效清洁、示范引领四大行动”的新思路。

计划三年投资100亿元,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万公里,今年完成3881公里;计划三年新建绿化美化村屯369个、提升734个,今年完成国土绿化50万亩。全域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攻坚,驻村指导组一线督导,村屯面貌大为改观,全年重点打造示范镇20个、创建“干净人家”15万户、农厕改造1.38万户。

30个“百村示范”村和204个“千村美丽”村项目建设全面铺开。擦亮乡村生态环境底色,拉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九台、双阳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马鞍山村、小石村等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脱颖而出。

振兴突破 奋力谱写崭新篇章

考察结束后,现场会以视频形式开到县区一级。全市上下将扛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政治责任,因地制宜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锚定目标精准发力,加快推动长春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全力保障粮食安全。落实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推进“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实施好种业振兴和畜牧业良种培育工程,奋力夺取粮食丰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防返贫监测,多措并举增加脱贫群众收入。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激活县域经济。根据各县(市)区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推动特色化建设和错位发展,抓好“三百万头肉牛”等工程,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高标准建设农高区,大力培育农业科技企业,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以农村公路建设为突破口,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用好“浦江经验”“枫桥经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牢记嘱托,干在实处。围绕打造农业强市,奋力书写长春乡村振兴突破新篇章。

稻菽千重浪,硕果满园香。这是丰收的时节,这里是希望的田野。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