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大山深处的“磐石”

——记“吉林好人·最美教师暨黄大年式好老师”、长白县新房子镇中心小学校教师金永七

本报记者 张鹤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是吉林省最偏远的县份之一,而新房子镇中心小学校虎洞沟村教学点,则距离长白县城还有170公里之远。可就在这样一个隐匿于群山之中,宁静且偏僻的小山村,教师金永七一守就是35年。

这期间,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老师走了一个又一个,而他却犹如一块磐石,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帮助300余名孩子走出了大山,去追寻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

1988年,金永七怀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报名参加了长白县新房子镇招聘小学代课教师的考试。被录取后,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前往虎洞沟村小学任教。

那时,虎洞沟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走进村里学校,老旧的校舍、残破的课桌、凹凸不平的操场,时有时断的水电……这样的环境着实让金永七犯难。可当他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怎么也迈不动离开的脚步,他决定留下来。

凭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优秀的教学方法,1996年,金永七成为全镇的教学能手,并获得了到镇中心校任教的机会,但他舍不得这里的孩子,稍作思考后就婉拒了。2009年,长白县义务教育学校启动布局调整,对一些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的村小进行撤并,虎洞沟村小学就在此列。家长们听说后,十分着急,因为一旦撤并,学生就要走很远的山路去其他地方上学,学前班的孩子也面临无学可上。望着大家不安的眼神,金永七许下承诺:放心,不走。他的妻子也毅然申请从镇中心校调来虎洞沟村与他共同教学。

这些年,金永七把所有的爱和心血,都倾注在了孩子们身上,既当老师又当家长。每天他都会早早起床,备好当天的课,接着打扫教室、走廊、操场、厕所。冬天时,他还提前到教室生炉子、烧开水,让孩子们能有一个温暖的学习环境。农忙时节,家长早上5点钟就把孩子送到学校,晚上很晚才能接走,金永七也毫无怨言地帮忙看护。遇上恶劣天气,他还会到最容易发生险情的路段和河边接孩子们上学。

那时,校舍年久失修,每到雨季,金永七就得爬上屋顶用塑料布挡雨。学校缺少教学器材,他就自己动手制作;语文课上没有卡片,他就收集纸盒自己制作;教室里没有取暖设备,他就用旧油桶改成火炉……2013年,学校开始全面修缮,整个假期他都没有休息,天天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看着校园绿草如茵、教室宽敞明亮,校容校貌大为改观,金永七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金永七常说:只有帮助孩子们多学知识,才能走出大山。他坚信每个孩子的“可教育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夫妻俩还实施了复式教学并为学生围圈排座,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与所有人进行直接交流互动,在营造团队合作氛围的同时,也使学生们自觉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这些年,金永七也始终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他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努力探索适合乡村孩子的教育教学方法,从未懈怠。为了追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他还积极通过书籍、网络资源等不断学习,努力补齐知识短板,分析总结经验方法,并先后发表了多篇论文,获评省级优秀教育论文等奖项。

寒暑交替35载,金永七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他如磐石般的坚守,为孩子们免去了外出上学的奔波之苦,使每一名适龄儿童都能如愿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他燃烧着自己的爱,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这就是金永七,一位平而不凡的人民教师。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