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8版:区域传真·长春

海纳百川打造聚才之城 汇智二道开启未来篇章

——长春市二道区人才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孙红丽

在二道区人才工作会议暨“东城梧桐”人才和创新创业平台表彰大会上,区创新创业平台负责人王宽发言。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引才活动座谈会。

二道区邀请专家为村民讲解灵芝种植知识。

二道区委人才办全力服务辖区企业,为企业解决难题。

二道区委人才办为博士人才解答相关政策问题。

写在前面

治国安邦,人才为本。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会上指出,优化创新产业环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创业创新平台,支持东北留住人才、引进人才。

新思想照亮新征程。

长春二道区以此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部署,以打造长春东部现代化中心城区为目标,抢抓“十四五”后三年关键期,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坚持把国家所需、未来所向、群众所盼和二道所能有机结合起来,以打造“东城梧桐”人才品牌为牵引,聚焦“四力提升”,主动融入全省、全市中心大局,不断做大引才育才平台、增强聚才用才效应。

新使命呼唤新担当。

站在人才工作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二道运筹谋划,人才发展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坚持党管人才,党建工作和人才工作深度融合,形成思路清晰的人才发展路线图,与此同时,各部门积极推动人才工作领域改革,以政策突破促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队伍建设阔步向前。

物尽其用,则百事成;人尽其才,则万事兴。

在加快推动长春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的征程上,二道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不同能力水平的各方面人才在这里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正在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着力打造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新成就,为奋力书写全面振兴新突破二道篇章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近年来,二道区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打造“东城梧桐”人才品牌,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密集出招,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走出了一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发展道路。

热心发现人才、诚心使用人才,精心爱惜人才、用心聚集人才,开放包容的二道,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坚实脚步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深耕发展沃土,奏响汇智聚才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铿锵乐章。

聚焦提升战略驱动力

擘画人才优先发展“新蓝图”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

一直以来,二道区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地位,领航向、谋布局,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区总体工作部署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先选项,下好人才工作“先手棋”。

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牢牢把握“十三个坚持”,锚定“十个聚焦”重点任务,按照区委“一三六”发展思路,谋划实施《关于构建“东城梧桐”人才格局推动二道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全区未来五年乃至2035年人才工作指导思想、定位目标和发展路径等,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围绕精准“引才”、科学“育才”、用心“留才”、灵活“用才”做足文章,将人才工作放在更高坐标系和更大格局定位谋划,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明确战略布局,坚持高位统筹、精准定位,结合全区创新资源分布和产业园区功能特点,聚焦重点产业、重要项目、重大工程,构建“1+1+4”战略布局,形成以总体规划为“一规”统筹,院士创业村“一村”引领,高层次紧缺人才引培区、物流产才融合区、青年人才集聚区、乡村人才振兴区“四区”联动的生动画面,打造“走得出、立得住、叫得响”的“东城梧桐”人才品牌。

突出合力凝聚,坚持党管人才、顶格协调,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38家,制定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办公室工作细则,让人才工作主责主业回归行业部门和属地单位,形成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重大事项报告、重要信息通报、重点工作督查、政策统筹“三重一统”等工作制度,推动人才工作纳入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大幅提高人才工作关键指标权重,进一步凝聚“第一书记”抓“第一资源”、促“第一要务”的思想共识。

聚焦提升平台牵引力

借智引智激活发展“新引擎”

“通过搭建平台,有效破解‘人才技能本领滞后’问题,从而激活育才惠企源头活水。”二道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区上下充分发挥园区平台聚才主力军作用,递次推进平台载体搭建,引进用好各类人才服务创新发展。

打造高端引智平台。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发展目标,实施“人才振兴”工程,以“英俊人才”计划为抓手,依托英俊镇杉芝源灵芝产业园,试点建设院士驻企工作室,发挥院士的重要作用,以吸引集聚院士智力资源为主攻方向,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重点,以政策制度改革创新为核心,推动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项目、服务保障等集成政策院士支持体系。引进高端人才15人,其中博士9人,本科以上学历6人,拥有副高级职称以上14人,对高端灵芝固体饮料等产品的加工和研发生产进行技术攻关,带动周边村民近500人就业增收,实现以“小产业”促进“大经济”。项目中5人获评“吉林省首批乡村人才高级职称”,2人获评“乡村振兴优秀人才”。

搭建政产学研平台。深化域内高校院所创新成果跟踪服务,成立工作专班,下设2个服务组,同步加强与长春师范大学各产业学院和省社科院科研人才创新团队沟通联系,掌握产业研究发展动向,了解科研人才课题进展,协调“政产学研金服用”资源,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智库”服务。建立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库,通过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推动项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近30个。

整合创新孵化平台。做强长春师范大学、长春青年创业工场等平台资源,搭建“政府+院校+企业”创新孵化平台,为15所高校、千余名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锻炼岗位,开展各类培训实训、论坛交流及“诊脉”等活动500余场次。累计投入800余万元支持平台发展,成功孵化各类企业41家。

聚焦提升政策推动力

发挥东城梧桐品牌“新效应”

“刚刚听到政策解读,前两年给我们一个到基层工作、积累经验的机会,并将对我们进行10年的跟踪培养,这表明二道区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和提升,所以我没有犹豫就报名了。”在二道区“东城梧桐”博士人才招聘推介会现场,东北师范大学的博士生段丹丹说。

参照省3.0人才新政和市最新政策文件,二道区推出了以“东城梧桐”为统揽的“1+N”人才新政体系,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扶持政策,并将2022年、2023年确定为“人才政策提升年”和“人才政策落实年”,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政策叠加效应。

聚焦“高精尖缺”。锚定企业技术创新所求、产业转型赋能所需,研究制定《“东城梧桐”百名博士三年引才行动方案》,开展“东城梧桐”百名博士三年引才行动,计划利用三年时间,面向区属事业单位、“专精特新”企业、高校院所、国有企业、其他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以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招聘百名紧缺急需博士人才,将博士人才纳入优秀年轻干部队伍管理,实行“2+4+10”成长模式,采取“结构化面试+面谈”形式,优化招聘入职流程,召开博士人才入职对接会,首批引进清华大学等博士人才7人。

提升普惠力度。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回应人才的痛点问题,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一事一议”为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跨省调转学籍、家属安置、就医出行等提供“一站式服务”,营造拴心留人的浓厚氛围。加大对青年人才、基层治理人才、医疗应急人才、乡村实用人才等引育留用力度,办好“关键小事”,打造区域人才政策“洼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政策感召下,5年来,全区重点企事业单位引进培养硕士以上学历人才1200人以上,传化智联、长城资产、长达铁路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成功落位,实现了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强化政策落实。突出人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配套、宣传推介、落地落实,制定“菜单式”政策实施细则及操作手册,搭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落实框架。深化人才政策“扎根”行动,组织召开政策兑现促经济发展专题会,为重点企业项目人才发放各类扶持资金2300余万元,有效化解企业资金周转难、人才引进难的现实问题。

聚焦提升服务保障力

营造近悦远来人才“新生态”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二道区不断提升人才服务能级,以环境留才、以评价崇才、以待遇惠才,“近者悦、远者来”的引才用才格局进一步形成。

突出政治引领,试行高层次人才发展党员计划单列、探索重点对象“一对一”联系培养机制,实现人才政治吸纳精准化。优先推荐4名政治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充分发挥其在重要规划、重大项目决策方面的咨询、论证和参谋作用。建立“服务日志”制度,各区级领导(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班子成员)每人直接联系服务不少于2名专家人才,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联系服务至少1名人才,区委人才办印制了工作纪实台账,坚持平时点对点、面对面解决问题,每年春节、“长春人才节(企业家节)”前集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做足资金保障,在县区级层面,率先出台《“东城梧桐”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充分发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服务保障作用,重点向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培养、创新创业等倾斜,提高人才投入产出效益。每年从财政列支人才工作经费100万元,用于人才培训、交流合作等项目。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兑现高层次人才补助津贴、体检疗养、住房保障等待遇,兑现区级产业(人才)扶持(奖励)资金近3亿元。

健全荣誉制度,以“长春英才支持计划”为统揽,在县区级层面创新开展“东城梧桐”人才和创新创业平台评选工作,召开全区人才工作会议暨“东城梧桐”人才和创新创业平台表彰大会,授予86名人才和3个创新创业平台荣誉称号,兑现相关待遇465万元,不断增强人才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做好服务保障,建立健全“1+1+N”网格化联系服务机制,为院士及团队等战略性人才配备“人才秘书”,为高层次人才配备“人才专员”,优化“人才尊享卡”服务功能,全区共联系服务515名各领域专家人才,“一事一议”为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跨省调转学籍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各类企业、人才解决难题500余个。

抓实专项行动,以长春市首届人才节(企业家节)为契机,高位谋划、高点部署,持续开展“我为人才办实事”等系列活动,为各类企业、人才解决难题200余个、融资近10亿元。梳理汇总重点项目人才资源库,推动人才服务由“精细化”走向“精准化”。创新“党建+人才”领导小组联席会议运行机制,组建统筹协调、人才功能服务、资金保障、督导考核4个“平急结合”工作专班,为企业人才提供宣传指导、技术服务和物资支持。

放眼如今的二道,群贤毕至、群星璀璨、生机盎然。二道人用“敢为、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打造出“识才、爱才、敬才、聚才用才”的“人才高地”,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长春之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生动实践,正在二道大地火热展开。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