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东北风

耳花绽放

文 欢

木耳的传说与现实版的木耳传奇

海拔474米的高寒山区小镇适合种什么?

这个疑问,从崔成来到镇上,便开始盘桓在他心里了。可这个问题实在不难回答,随便问个当地的孩子,都能脱口而出:木耳呗!

是的,这个问题似乎无须思考。1980年,崔成28岁被分到镇上工作,他就笃定这个答案。从农机技术员到镇长,整整过去16年,木耳却还只是种在了他的心里,并且越长越多,让他深陷其中难以自拔。闲暇时,他的眼前总会出现一幅神奇的画面:一片木耳的海洋,一簇一簇的小木耳们聚拢在一起,像极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黑牡丹花。它们在蓝天下、在大地上尽情地绽放,那画面既美丽又壮观,让他心潮澎湃烦恼全消。头脑中只剩下这片浩瀚的木耳海洋。是的,致富的答案就是木耳!

这种感觉有些奇妙,脱梦而出般逼真。他想,也许是这个被太多木耳传说浸染的小镇,已有了特殊的灵气,他才会如此沉迷。曾有传说,因木耳的形状与人类的耳朵相似,所以木耳又被认为是聪明机智的象征,在古时被视为神物。小镇的山水间,有着如此优越的无污染纯绿色的食用菌生态带,这该是上天的恩赐吧!那幅常常浮现在眼前的画面,说不定就是未来的现实呢!他强烈地预感到,会有梦想成真的那一天。

这个小镇名叫黄松甸,归蛟河所辖。一听镇名,便知与大山和森林相关。没错,小镇地处吉林长白山脉,林木资源相当丰富,放眼山上,柞树、桦树、杨树、水曲柳、榆树、红松等树木郁郁葱葱,黄花松更是随处可见。不但森林茂密,还有两条水质清冽的河水围绕,河水流经间又产生了许多沼泽形成的大甸子,于是黄松甸之名也如脱口而出般,叫得名副其实。

山上树木长得好,风景更是秀丽宜人,可耕地用的那片山坡子地却长不出好庄稼,而且面积还少。不光地少、土壤条件差,而且无霜期短,因为所处地势高,海拔也高,导致气候格外寒冷,一年365天中仅有100至105天的无霜期。受气候限制,这里只能种些早熟品种,产量可想而知。

崔成来到镇上,便有些疑惑,不是说黄松甸盛产木耳和灵芝吗?他虽然不是黄松甸人,可关于黄松甸木耳和灵芝的传说,他却听得太多了。二十多年里,虽然大家都在细心地捕捉着各类致富信息,尝试着种过甜菜、旱烟、黑豆果等,可都以失败告终。每一次尝试和失败,都让崔成更加坚定唯有种木耳才行得通。因为黄松甸的山山水水和独特的冷资源,对菌类作物来说,简直是得天独厚的条件。

既然答案如此肯定,为何还在一次次疑问?只因木耳仍属于山林,仍在传说里和人们若即若离。对崔成来说,这个疑问已演变成了一个引子,一个无法破解的难题。他心中的木耳仍在林中的朽木上,重叠成瓦地俏皮着,引着百姓们费尽心力地上山去采它,然后又费尽心力地坐上火车去城里卖了赚点外快。要说木耳的确是值钱的稀罕物,它可是“山珍海味”里的山珍啊!《本草纲目》中早就记载,木耳可食、可药、可补。

种木耳这神奇的小东西和种粮不同,它任性得很,长多长少、长好长坏,完全取决于天意。人们找不到驾驭它的方法,只能任由它在山中的林木上自由地生长。这么多年过去,木耳成了黄松甸人的一个心结。他们生活在这样的一片山水中,生活在这么多木耳的传说中,却尴尬着无能为力。种粮不成是因为气候,种木耳不成,是因为没有技术。

其实多年来,黄松甸人也一直在尝试着种木耳。只是木耳难种,第一关就是菌种的问题。木耳的菌种,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被上海食用菌研究所提取出来。早年没有菌种时,老百姓们只好把山上采来的野生木耳捣碎了,直接当菌种。他们先在朽木段儿上用木杆刨出一个个小眼儿,然后把捣碎的木耳兑上水塞进木头眼儿里,接下来是观察和等待,看能不能出耳。如果在出耳时,木耳被其他菌感染霉变,那就意味着此次种植宣告失败。种木耳的第一关就充满变数,往下接二连三的步骤同样如此,一个闪失就会全盘皆输。即使顺利出耳,但出耳时间不定、质量不定,同时产量极低。

崔成深知种木耳之难,但他并不气馁,他坚信,占有如此优越的食用菌生长环境,只要有技术,有专家指点迷津,定能突破和成功。可去哪儿能找到好专家呢?这些年里他也没少各处跑各处学习经验,比如,听说辽宁朝阳食用菌研究所发明了塑料袋种植木耳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依靠木材生产木耳的历史,让木耳栽培从林区走向了田地,他就兴奋极了,立刻去了朝阳考察,并把发明者也请到了黄松甸做指导。但有些具体问题颇为复杂,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他只能一边尝试一边继续寻找相关专家,木耳仍种得磕磕绊绊难有起色。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干脆在公路边上竖块牌子当梧桐树,看能不能招来懂技术的金凤凰。他祈祷能找到专家,帮他实现黄松甸的木耳理想。

没想到,这块牌子竟真的引来一只光彩夺目的金凤凰——中国食用菌领域泰斗级人物、时任吉林农业大学校长的李玉。在出差途中,李玉被牌子上的字吸引,来到了黄松甸。

那块牌子立在302国道边,是用一大块木质坚硬的柞木做的,上面的字很大,看起来非常有力量:中国木耳生产最大的乡镇——黄松甸。

看到牌子上的字,李玉不禁爽朗地笑了,他被牌子的口气之大和勇气之大所打动,要知道这种做法在上世纪90年代,算是相当前卫大胆的。

李玉按照上面的电话号码打了过去,崔成惊喜万分、难以置信地迎来了心中的“神仙”。因为他曾去长春拜访过李玉几次,可是李玉太忙,除了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每年的四月份开始便要外出采集标本,连家人见他都要提前“预约”。李玉外出,搜集菌物的标本和野外考察是常态工作,并且去的地方还都是人迹罕至。

看着眼前50多岁平易近人的李玉,崔成有些哽咽。他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李玉拍了拍他,亲切地说:“木耳不好种,我们在实验室里天天做研究,就是为了能应用到实际的种植里。”

崔成咧嘴乐了:“您来,我们就有救了!”

而黄松甸的自然条件也同样让李玉惊喜。他一直对学生倡导,不要只在黑板上种地、在实验室里种地,要到生产实践中去。黄松甸何其幸也,它成为李玉最早产业化推广的地方。

一切似乎都是命运的安排,双向奔赴。李玉与黄松甸的邂逅,注定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成为美好记载。直至今天,李玉依然说黄松甸是他的“长子”。他对黄松甸的感情格外深厚,因为这是他将实验室里的科学研究推向实战演练的第一个主战场。

新时代的木耳革命星火燎原

在黄松甸的摩天岭示范基地里,老百姓们在李玉的带领下,真的把树上的木耳挪到了大地上。眼看着袋装木耳一朵朵绽放,他们惊喜地称,李玉是带领他们在地上捡钢镚的财神爷!李玉把正在潜心研究的“黑木耳全日光间歇迷雾栽培”“微孔出耳”等几项关键技术,都投入到了黄松甸中。这些技术在当时全国范围内都是超前的。黄松甸的百姓们,也几乎都投入到木耳种植中。

李玉为这种双赢倍感欣慰,这是农民和科学家、实践与理论的双赢。比如研究“微孔出耳”的微孔,就是结合了农民的实践经验才获得成功的。曾经的V型口和其他型口出的木耳,与“微孔”的出耳差别很大,这种微孔长出的木耳就是后来黄松甸著名的“小碗木耳”。这种木耳不但外形小巧好看,还因黄松甸昼夜温差大生长缓慢,所以胶质含量多,形成了独特的口感。

有这样的领头人,黄松甸的木耳产业迅猛发展,农民的收入开始翻番,崔成心中的那幅木耳蓝图终于实现。当他看见昔日荒凉的大草甸上,如今摆满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千万袋木耳时,那一刻他热泪盈眶。

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和一些相关数据,来展示一下黄松甸耀眼的成绩单吧——

2004年,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罗信昌为黄松甸题词:中国木耳第一镇。崔成当年立的那个牌子终于名正言顺,让全镇人感慨不已。同时在这一年,黄松甸食用菌批发大市场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批发大市场占地面积近12万平方米,是为了解决木耳销售而建。

2012年时,李玉欣慰地说:“下一个十年,该是黄松甸从食用菌大镇变成强镇的时候了。”

果然如此!

黄松甸就此,已蜕变成了一个走在食用菌产业前沿的令人瞩目的强镇。

李玉见证了黄松甸的变化——从家庭作坊式生产到规模化和现代化;而黄松甸也同样见证了李玉的变化——近三十年来在事业轨道中折射出不平凡的流光溢彩。两者熠熠闪光,交相辉映!

2009年,李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也是我国食用菌领域唯一的一位工程院院士。

伴随着黄松甸由贫困镇转变为木耳产业强镇,李玉带领他的团队,继续开启全国40多个贫困地区的扶贫之旅。如今,他在全国已建立了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帮扶了800多个村。

李玉院士生于1944年,已是近八旬的老人了,但他仍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依旧睿智、幽默而严谨,从不懈怠。这让团队中的学生们既钦佩又感动,他们从李玉身上,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热爱工作!

2015年,脱贫攻坚战正式启动,李玉立刻意识到,这将是小小的食用菌发挥巨大作用的最好契机。因为食用菌的优势实在太突出了,他早就总结出了食用菌“五不争”的特点,即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食、不与其他争资源。而对农民来说,种木耳或是种蘑菇,都比种粮的收益大很多,因此积极性也更高。

要想促进增收,只有产业振兴这条路才能走得长远。对应这一理念,李玉早就提出了“农业化项目工业化思维”这个高瞻远瞩的见解,并以实际行动帮助了很多深加工产业。

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发展智慧农业。而涉及木耳的产业加工,李玉会指着木耳大棚告诉人们,这种人工创造的智能大棚,就是通过人工结合的一种种植环境,这就叫食用菌产业的4.0。1.0是手工农法,2.0是机械化,3.0是自动化,4.0就是智能化。而这些发展也是李玉所追求的目标。不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国就不可能成为食用菌强国;虽然从生产量来说堪称食用菌大国,但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中国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却不多。这些实际问题让李玉强烈地意识到,农业发展必须要有所改革,才会有长远的发展。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们:“农业不是没有科学,不是没有高精尖的技术,而是需要有人去献身去付出去贡献才行。”

李玉做到了,正像他的导师周宗璜先生,当年从法国归来,一心想着科技救国;而如今的李玉,薪火相承,只为了国家富强,百姓幸福。为此不惜呕心沥血!

2021年,李玉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以表彰他在陕西柞水县扶持木耳产业的贡献。小木耳,大产业!而不断加入食用菌研究队伍中的年轻科技工作者们,以及加入他团队的老朋友们,比如崔成,同样令李玉欣喜。崔成退休后,便追随李玉,也成为一名食用菌专家。如今他被李玉派到贵州遵义的木耳基地,把在黄松甸种木耳的经验倾囊授出,让贵州的木耳产业也开展得红红火火。在崔成的带动下,一大批黄松甸人也奔赴在全国各地的木耳基地中,指导当地人种木耳。

李玉感慨万千:只有共同致富,一起建设美丽乡村,才能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国需要黄松甸这样的星星之火,可以在各个需要的地方点燃,一起照亮光明的前方。

李玉和黄松甸共同度过了欣欣向荣的岁月,而“第二个百年计划”已在路上,一代又一代的农人仍将共同奋斗,继续书写关于木耳、关于农业的美好传说……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