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变”说的是国网长春供电公司220伏变电站。
沿伊通河畔前行,柳绿花红。在长春北海湿地公园向东望去,便是“老变”的所在。
“老变”之老,可追溯至1942年。当年,伊通河畔一个叫小河沿子的村庄,长春第一座一次变电站悄然开工。这是“老变”的前身。1943年4月建成后,丰满水电厂开始向“老变”供电,长春有了稳定的电源,长春电网由此成为东北电网的一部分。
走进“老变”干净整洁的院落,国网长春供电公司变电检测中心高级技师刘洋已经等候多时。
刘师傅53岁,自称“老变人”,这些年获得过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在内的多项荣誉。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走进“老变”的沧桑岁月,探寻它的“变”与“不变”。
在艰苦奋斗中彰显坚韧
“老变”院内,设有展馆。展厅分为多个主题,汇总各类档案资料600余件,融合了照片、图纸、实物等珍贵文献资料。
驻足在一幅幅黑白照片前,“老变”跌宕起伏的历史片断,在记者面前闪回……
1945年,日本投降,“老变”的大量重要技术资料面临损毁。“老变”员工冒着生命危险保留住4张电气接线图和几张变电所室内机械装置图,为东北电网留存了发展的火种。
1946年到1948年的3年间,国民党政府无暇顾及长春电力建设。资料显示,1947年长春发电厂的发电量不足1934年的1/20,供电线路和变电所设备均遭战火破坏,“老变”也未能幸免。
1948年2月,“老变”1号主变压器被国民党军队炮火击毁,所有的电力设施都成了摆设,一段段线路像面条一样耷拉在电线杆上。
1948年1月至10月,各二次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绝缘油被国民党军队倒出,用于擦枪和点灯照明,送配电线路遭到严重破坏。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当时,长春大部分电力设施和线路损坏严重,长春依然处于黎明前的黑暗。
“老变”的修复,是长春复电的关键。
重画图纸、重建站房、重敷电缆、重立设备……没有大型机械,没有技术参照,“老变人”用铁锹、双手和肩膀从炮垒中把电缆沟盖板一点一点刨出来,套上绳子,挂上扁担,一步一步扛回变电所。他们不计代价,无畏艰辛,自研方法,加快变压器的修复进程。
“当时,仅用4天,部分城区恢复供电;10天,长春市内全部恢复;40天,长春地区电网恢复运行。”刘师傅告诉记者,“从那时起,‘老变’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翻开了它崭新的一页。”
在时代浪潮中奋勇争先
穿过展厅,便是刘洋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和各种奖状证书在这里有序陈列。
“‘老变’是我检修生涯起步的地方。”刘师傅说,他已和“老变”相守34年。
这34年里,“老变”一直在变。
2000年,经历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配售分开等多轮体制改革洗礼的长春电力开启新的征途,“老变”成为改革的“开路先锋”。
2002年,长春220千伏集控站正式投入运行,管辖长春、东郊和平泉3座220千伏变电站。到2015年管辖5个220千伏变电站,2018年以后管辖7个220千伏变电站和5个66千伏变电站。集控站设在“老变”原址,由“老变”班组负责运维,“老变人”实现了角色和责任的转换。
2012年,在“老变”原址,长春市第一座智能22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采用全封闭组合电气设备。由此开始,长春全面改造变电站,新建站全部智能化,旧站陆续智能化。这标志着以“老变”华丽蜕变为引领,长春电力建设全面迈进数字智能化发展的崭新时代。
“老变”在变,刘洋也在变。
5500多次检修作业“零差错”,为变电站消缺3000余个,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4项,技术革新20次,发明创新成果14项——刘洋在这34年里,完成了从检修工人到劳模工匠的蜕变。
不仅仅是刘洋在变,“老变人”都在变。
2022年,以“老变”的全新升级为引领,国网长春供电公司抢抓市场发展机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秉承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不断突破,全力提升了供电服务质量。
10千伏故障次数同比压降50%、故障线路条数同比压降39%、诉求一次解决率98.6%、治理各领域隐患2373项……这些不断更新的数字,正是国网长春供电公司在不断创新中突破自我,践行“大服务”格局供电服务体系一年来的精彩答卷。
在平凡岗位中坚守奉献
“全站设备测温结束,重要设备及各接点温度正常,未发现过热隐患……”在220千伏变电站内,记者见到了正在对变电站进行巡检的变电运维一班班长汪新兵。
汪新兵不是新兵,作为“老变”站长,他在这里工作了30余年。望着眼前这座“80岁”的“老变”,汪新兵的眼神里充满着关切,那是如同对待战友般的真情。
“风雨80载,‘老变’遇到的挑战不少。”工作间隙,汪新兵和记者聊起来。据他介绍,近年来,除日常服务社会发展外,“老变人”还圆满完成了央视春晚分会场、亚冬会等重大保电任务。
年至耄耋,“老变”及“老变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老一辈电力工作者们以毕生精力刻下“老变”的传奇故事和精神力量,从“老变”传承中走来的电力人,接续着服务社会民生、守护光明事业的初心使命。
2020年,长春地区遭受雨雪冰冻大风天气侵袭,给电网造成了严重破坏。汪新兵带领“老变”班组员工闻令而动,历时171小时,完成98次事故线路的恢复送电工作,检查覆冰线路间隔156条次。
回到“老变”,汪新兵与班组战友们马不停蹄,一起总结发生在每个变电站、每条线路上的故障和问题。
大家以“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气魄担当,敲碎了禁封城市的冰冻寒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新一代“老变人”守护光明的使命和担当。
星光不问赶路人,韶华不负追梦者。一条条飞架南北的电缆,一座座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现代化变电站,无不彰显出长春经济社会发展的勃勃脉动,更见证了新时期电网发展的宏伟篇章。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渐渐流入各大企业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家中,点亮了一片又一片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