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9月的吉林大地,到处是一派丰收景象。春华秋实,农民朋友们的辛勤和汗水换来了满满的收获。到处是喜悦的笑脸,到处是欢快的笑语。在这个金色的季节里,大家正抓住晴好天气抢收抢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本期三农专版继续聚焦吉林大地丰收景象,让我们一起礼赞丰收。
镇赉:稻黄蟹肥庆丰收
本报讯(记者王春胜)水中有稻、稻中有蟹,稻蟹共生……金秋时节,镇赉大地稻谷归仓,鱼米之乡迎来稻蟹双丰收季节,种养户们从稻田里捕捞个大肥美的稻田蟹,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在莫莫格乡庆江农民种养殖合作社,社员们满怀丰收的喜悦,正在和技术推广人员交流着扣蟹起捕。合作社理事长孟庆江介绍说,稻蟹共生给他们带来了良好的效益。今年该合作社种植了60公顷稻田,共投放了100公斤大眼幼体,实施混养。目前,稻田丰收在望,扣蟹已经到了捕获阶段,实现了种养双丰收。“这种种养方式每公顷稻田可以增加3000元—5000元收入。水稻为螃蟹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螃蟹还能把稻田里的杂草、害虫吃掉,排出的粪便又能成为水稻的肥料,从而形成了一个绿色循环的生态种养模式。”孟庆江高兴地说。
今年,五棵树镇铁力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带领农民发展稻蟹综合种养,种植了11公顷水稻,投放了35公斤大眼幼体蟹苗,目前扣蟹已经到了捕捞季节。今年稻蟹种养非常成功,前景广阔,明年准备扩大种养规模。
稻在水中长,蟹在稻下游,蟹为稻除草、松土、增肥,稻为蟹供饵、遮阳、避害。在大屯镇大官村英台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望无际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今年该合作社共种植稻田450公顷,其中投放鱼苗100公顷、蟹苗100公顷。
据大屯镇大官村英台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志国介绍,种养殖户通过利用稻田资源实现稻蟹互利共生、农渔生态结合,既有效提高了稻米产量品质,又提高了水产收益,今年合作社带动118人、64户农民发展稻蟹综合种养,增加周边村劳动力务工达300人。实施稻蟹综合种养以来,大规模稻田种养模式每公顷可增收6000元左右。
“稻蟹种养,一地双收”是镇赉县近年来大力发展的特色农业之一,稻田养蟹充分利用稻蟹互利共生的关系,以“种稻不施肥,养蟹不喂料”的生态种植、养殖方式,达到“一水两用、一季双收”目的,改变了传统稻田的单一种植结构。“水中有稻,稻中有蟹”使乡村悄悄在变化,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可实现就业增收,村子变成充满活力的致富村。
镇赉县依托实施稻蟹综合种养“2655”示范工程,目前发展稻蟹共养示范区2个、示范基地6个,“沿江经济带”乡镇发展示范户91户。随着种养规模不断扩大,种养结合技术日渐成熟,切实推动稻蟹综合种养一体化发展,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多收”,形成良性生态循环。稻蟹共生,走出乡村振兴新“稻”路。
东丰:稻谷金黄瓜果香
本报讯(记者董博 赵蓓蓓)东丰县沃野田园稻谷金黄、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当常规水稻正在抓紧汲取最后能量之时,东丰县黄河镇一六八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早熟水稻已开镰。
在一六八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稻田内,一株株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清风拂来,阵阵稻浪随风起伏,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稻香。田野间,农机手们正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往穿梭。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一根根稻穗被割断稻秆卷进脱粒仓,摇身变成粒粒金黄饱满的谷粒,秋收的图景在这丰收的喜悦中定格。
走进东丰县东丰镇湾龙河村,放眼望去,一筐筐新鲜采收的红薯摆满了田间地垄。随着挖薯机在田埂间来回穿梭,翻滚的泥土中,一颗颗红润诱人的红薯纷纷探出头来,农户们忙着给新出土的红薯去泥、分拣、装箱,忙得不亦乐乎。据了解,东丰县东丰镇湾龙河村红薯种植历史悠久。由于土壤肥沃,产出的红薯表皮光滑、颜色鲜艳、营养丰富、口感香甜,湾龙河村成为东丰县有名的“红薯村”。近年来,为了充分挖掘红薯产业发展潜力,湾龙河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大户带动、小户参与”的发展模式,以红薯高产户为示范引领,以可观效益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红薯种植。目前,该村种植红薯的农户已达50余户,种植面积达30多公顷。
进入9月,东丰县小四平镇许多乡村的果农都显得格外忙碌,金红苹果迎来了丰收季,红艳硕大的鲜果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鲜艳。
小四平镇古年村3组种植大户王维春家的果园里,处处弥漫着香甜气息,个大饱满的小苹果宛如一串串灯笼,有的挑在枝头,有的把枝条压弯了腰,远近高低,错落交织,争抢着映入眼帘,让人爱不释手。与此同时,果农们也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搬运,处处是一派忙碌景象。
漫山的硕果宛如致富的“金果”,让果农王维春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也让务工的村民腰包鼓了起来。大家农闲之余,来到果园务工,在家门口就赚取了可观的收入。
东丰县小四平镇地处于长白山余脉哈达岭半山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当地生产的小苹果色泽鲜艳、甜酸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多年来,小四平镇依靠自身优势,不断壮大苹果产业规模,发展了农民合作经营、承包经营等多种经营形式,并将苹果采摘作为镇内旅游主线,举办金红苹果采摘节等特色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采摘游玩,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和知名度,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梅河口:早稻迎来好“丰”景
本报讯(记者王耀辉)连日来的多晴少雨天气有利于早稻成熟、收获和晾晒。梅河口市农业农村局抢抓当前水稻收获的关键时期,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问诊把脉,多措并举,助力全市早稻丰产丰收。
梅河口市地处世界白金水稻种植带核心位置,水稻种植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出产的水稻品质出众。梅河大米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打造吉林大米“白金名片”的过程中,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品牌优势逐步提升。
金秋九月,梅河口市曙光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适期早栽的千亩水稻喜迎丰收。当地农民抢抓有利天气进行水稻收割、搬运、晾晒、贮藏,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在曙光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的千亩稻田里,4台收割机车同步作业,伴随着轰鸣声徐徐向前,一片片水稻纷纷倒伏,经脱粒后存储在收割机的粮仓内。两圈走过,农机驾驶员将收割机出粮口对准运粮车,黄金般的稻粒倾泻而下,犹如一道金色瀑布。
一眨眼工夫,割稻、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看着这喜人的丰收景象,曙光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连武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俗话说“节令是宝,力争分秒”。“今年合作社能够水稻大丰收,主要归功于水稻适时早栽,充分利用丰富的光、温资源,避免后期低温冷害,保证水稻在有利的光、温条件下生长;返青快,分蘖早,且分蘖多,有效分蘖率增加,为多穗高产奠定了基础。”姜连武说。
水稻早栽增产丰收,大幅度提高了土地产值。今年,曙光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今年全国水稻的价格喜人,长粒稻米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尤其中科发5系列水稻价格更是猛涨。据目前市价,每亩水稻可以多卖1500元,合作社预计增收200万元。”姜连武如是说。
记者从梅河口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梅河口市共种植6万亩早稻,比往年增加一倍以上,早稻长势好、病虫害发生少,丰收在望,目前已陆续进入收割阶段,预计产量可达6500万斤,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今,曙光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的大米已经走出梅河口,销往全国各地,尤其在浙江十分畅销。
舒兰:处处稻谷香
本报讯(记者陈沫)风吹稻浪滚,稻农收割忙。眼下,舒兰市75万亩水稻渐次成熟,迎来收获季。田野里机声隆隆,全力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李学明站在田间地头,在阳光的照射下,只见一片金灿灿的颜色,颗粒饱满的稻谷压弯稻尖,满是丰收的希望。
“前几天收了200亩早稻,通过预售方式已经销售一空,其余的水稻计划20号开始大面积收割。你看这水稻颗粒又大又饱满,今年又能有个好收成。”李学明是舒兰市平安镇金星村学明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为了抢抓中秋节新米上市的有利时机,李学明每年都会提早插秧,并采用干籽丸化种植技术,以确保水稻的成熟度。
李学明告诉记者,这项技术已采用6年,种子不需要浸种或催芽,用包衣剂、保水剂处理后,即完成丸化处理,可以直接下田播种。优点是简化了水稻育苗的播种程序,节省人工、设备等成本,还能促进秧苗根系发达,提高秧苗抗病害能力。”目前这一技术已被全市20多户种粮大户采用。
今年,农场种植了127公顷水稻,其中有43公顷是有机优质水稻。良种良法出好稻。“今年我们还打造了‘金穗多’大米品牌,努力提升舒兰大米的影响力。”李学明说。
平安镇是舒兰市的水稻种植大镇,今年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平安镇部分稻田过水。舒兰市及平安镇组织力量及时排水防涝,开展飞防、防倒伏,喷施营养液、杀菌液、叶面肥,促早熟等作业,把损失降到了最低,保证了水稻稳产丰产。
据舒兰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舒兰市水稻种植面积75万亩、玉米124.6万亩、大豆12.1万亩、杂粮杂豆1.3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预计可达120万吨。
通化:五谷丰登好收成
本报讯(记者李铭)通化大地,沃野田畴,五谷丰登。
走进“水稻之乡”柳河县姜家店朝鲜族乡,丰田米业水稻种植基地稻浪滚滚。一望无际的金黄稻田里,收割机正在联合作业,机械走过的区域,水稻粒、秆分离,一台全喂入式收割机将水稻秸秆直接碾碎还田,另外两台半喂入式收割机将秸秆打捆甩到稻田里。
“基地水稻种植面积2000亩,其中500亩是早稻,收割回来的稻粒经过几天的低温烘干,就可以加工上市销售。”柳河县姜家店朝鲜族乡丰田米业水稻种植基地负责人喻红军对记者说。借助良种选育,采用植保无人机飞防,再加上雨水调和、后期田管及时跟进,今年基地水稻实现丰产丰收。
在这片广袤沃野上,不仅有金黄的玉米、水稻等扛稳百姓“粮袋子”,还有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撑起农民“钱袋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交响曲”已然奏响。
走进集安市太王镇高台子村五味子园,一串串颗粒饱满的五味子垂挂在藤蔓之间,弥漫着清新的果香。村民们背着篓、挎着篮,正忙着采摘。
“我家有十亩五味子地,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一定能有个好收入。”红彤彤的小果子映红了村民任玉苹的笑脸。近年来,高台子村在五味子产业延链补链上下功夫,修建了五味子精深加工厂,精心研制五味子茶品牌,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了技术培训、生产标准、物资采购、品牌培育、包装销售、品牌打造“六统一”,带动村民增收。
行至太王镇钱湾村山脚下,抬眼便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果农们穿梭在果园中,忙碌地收获着“甜蜜”。清甜爽脆的水果还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采摘,体验丰收的喜悦。
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深度融合。集安市积极运用现代化营销理念,使特色水果种植与乡村旅游相融合,走“水果精品化+多元化”销售的路子,“旅游+”引领农村经济产业融合,为促进特产业增收、果农增收和农村繁荣提供了重要支撑。
又是一年丰收时。通化大地农民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一幅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牛心镇:“金”豆喜丰收
本报讯(记者陈沫)秋风起,毛豆进入采摘上市时节。
走进磐石市牛心镇茶尖村鲜食毛豆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簇簇绿油油的毛豆叶“连片成海”,一串串嫩绿饱满的毛豆荚挂满豆秆。百余名村民三三两两分散在田间各处,收割、采摘、装袋、装车、运输,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
这是由6个村党支部共同领办的合作社,今年种植毛豆230余亩,根据此前签订的订单合同,预计可实现收入70余万元。
“今年我们村种植85亩毛豆,亩产能达到2200斤,与吉龙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购销订单,按市场价每斤1.4元收购,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茶尖村党支部书记董志刚介绍道。
今年初,根据国家调整种植结构的政策要求,牛心镇多村联合,多方考察,定下了毛豆这一种植项目。
据牛心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毛豆种植技术简单,好管理,而且可以与企业签订购销合同,销路不愁。同时,毛豆收获后,剩下的秸秆还可以作为青储饲料用作饲养家禽牲畜,毛豆根系根瘤菌还有固氮功效,能有效增加土壤肥力,全身是宝。“这是我们作出决策的依据,参与种植的几个村也都认可。”
产业要发展,选准方向是关键。近年来,牛心镇在做好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生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盘活现有资源资产,创办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逐步发展起了规模化种植毛豆、大葱、辣椒、林下榛蘑等特色经济作物项目,通过“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联合机制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据了解,目前牛心镇17个行政村收入过百万元的村2个,50万元以上的村4个,30万元以上的村9个,其余的村都能达到20万元以上。
红光村:稻浪闪金光
本报讯(记者冯超)金秋时节,稻香渐浓。走在长春市九台区红光村稻田公园的玻璃栈道上,眼见两旁金灿灿的稻穗长势良好。红光村位于饮马河西岸,村里水田面积276公顷,是一个典型的朝鲜族聚居村,多数劳动力在外务工。红光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成立了合作社,过去村里的小田块,建起了连片的高标准农田,村民以土地入股,进行规模化经营。合作社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村集体与农业企业合作,共同经营合作社土地。红光村党支部书记李在德说,村里有土地,但是劳动力不足,企业有技术、懂市场,两方合作经营,村民年底根据股份享受分红。
红光村实现了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在稻田里,视频监控设备、气象监测系统等一应俱全,合作社可以对稻田实时智能监测。现在合作社已逐步实现了绿色水稻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春天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夏天使用绿色防控病虫害技术,秋收后将水稻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稻田里的稻田鱼、稻田蟹、稻田鸭和谐共生。 “新产业模式实行现代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跟稻米有关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村民入股分红收益高于当地村民收入的50%。”龙嘉街道文广旅科科长孙思亮说,红光村的农民收入正逐年增加。
走进红光村稻米产业观光体验区,在“智慧农业”数字平台大屏幕上,土壤温度、水温等指数一目了然,高标准农田通过运用现代化技术,不仅让水稻种植实现了规模化、规范化、高效化生产,还成为了新的“网红”景点。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实现了水稻种植村企联营,机械化生产、标准化作业、规模化经营,还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扮靓了美丽乡村,活跃了地方经济。
广阔的稻田已泛起金黄,得益于饮马河水的灌溉,红光村水稻种植远近闻名,更有“九台贡米”的美誉,早已经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李在德走在稻田公园的玻璃栈道上,秋风拂过稻田,传来阵阵稻香,他激动地说:“今年全村水稻产量能达到450万斤左右,又是一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