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逢盛会,宾朋聚英城。
9月22日至23日,四平市举办“情系英城建设促进会”。大会由四平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组织部、商务局承办。大会以“智汇英城·共叙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充分发挥域外四平籍人才资源优势,激励引导各类在外人才反哺家乡、投身家乡建设,汇聚起助力四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共赏家乡图景——
发展态势良好
空间极为广阔
近年来,四平市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三三九一”战略,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晋位升级,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今天的四平,是优势叠加、潜力无限的机遇之城。GDP增速连续两年全省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5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加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俄“东北-远东”地区互利合作等重大机遇纷至沓来,四平正逐步成为国内经济大循环重要节点、远东地区经贸合作战略枢纽,发展空间极为广阔,振兴后劲十分强劲。
今天的四平,是亲商重商、环境优越的兴业之城。始终把来四平企业视为掌上明珠,坚持“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营商环境始终保持全省领先,加速迈向全国一流,全国首批政务诚信管理系统试点城市、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已成为四平招商引资的金色名片。
今天的四平,是求贤若渴、近悦远来的逐梦之城。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四平历来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创新工作机制,优化人才环境,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筑巢引凤、海纳百川,英城英才新政叫响四平人才工作品牌,万名大学生留四平计划硕果累累,“人才编制池”有力破解了人才落编、提职、调任难题,奏响了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最强音”,形成了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崭新格局。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持续将人才集聚到全市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全力做到政策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近年来吸引12000余名人才投身四平发展,近期又出台了《英城英才新政十条》,围绕购房安家、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等10个方面,提供了含金量高、实用性强的保障,尽最大努力让人才全身心投入经济建设。
当前的四平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优势更加凸显、资源更加富集、平台更加完备、环境更加优化,是东北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成为创业就业的福地。
共享家乡机遇——
发展正当其时
真诚反哺桑梓
人中骐骥驰千里,海内鲲鹏举九天。远赴他乡的四平籍人才,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方,始终情牵故里、心怀桑梓,真诚反哺、回馈家乡,千方百计为英城振兴发展添砖加瓦、献计出力,推动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类发展要素涌入四平,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滚滚春潮。
9月21日,四平市委书记郭灵计会见了来平参加情系英城建设促进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设施园艺专家、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李天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客座教授徐剑;吉商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北美吉商联合会会长鞠莉等嘉宾,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四平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他说,作为四平在外游子中的优秀代表,一直以来大家始终秉持深厚的故土情怀,以回报家乡为己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为战略投资者到四平考察调研、投资兴业穿针引线、搭台助力,千方百计推动项目合作、技术交流、招商引资,为英城振兴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大家不远千里、重回故乡,出席“情系英城”系列活动,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献计出力,让四平人民倍受感动,十分温暖。
李天来等嘉宾表示,四平历史文化悠久,农业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明显,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宣传四平、推介四平,组织带动更多优质企业、专家、人才来四平投资兴业、共享机遇,助力四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上,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观看了四平市情宣传片,听取了《致域外四平籍人才及社会各界朋友来四平创新创业倡议书》;嘉宾及市直相关部门代表,先后以四平发展为原点进行发言,为今后四平如何通过广大域外四平籍人才返乡创业提出了良好意见建议,为如何实现同社会各界组织交流合作、互补共赢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会上还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四平各县(市)区分别与相关企业进行了共计40个项目的集中签约,总投资额138.93亿元。
吉林省佰诺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旻表示,作为四平籍企业家代表,回到故乡创业,更需要的是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只有将个人的发展同家乡的发展有效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推动家乡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前进。因此佰诺维公司将与长春新发展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卡车举升机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设计产能为电动举升机20万套,为一汽解放、重汽、北汽福田、大运汽车等主机厂配套服务,预计年销售收入约2亿元、利税4000万元,为本地区解决近200人就业,为回馈家乡尽一些绵薄之力。不变的是故乡情,牵挂的是故乡事。对于这片土地最好的回报,就是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牢记创业初衷,不忘使命,为四平的经济发展带好头、引好路、创好业。
在情系英城建设促进会资政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台湾智慧农业发展协会理事、中金集团(吉林)有限公司行政副总裁、吉林瑞科汉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吉林省金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吉商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敬轩,吉商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北美吉商联合会会长鞠莉,重庆市吉林商会会长、东北亚国际贸易(重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旭馗,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宁等5位嘉宾进行了主旨发言。
据了解,此次促进会得到域外四平籍人才的积极响应,全国各地150余名四平籍和与四平有特殊感情的人才及企业家代表参加活动。
共筑家乡愿景——
发展未来可期
追求合作共赢
大美家乡,何必远方。四平的发展振兴与域外四平籍人才,心相通,路相连。四平期盼企业家、专家、人才,充分利用广博的人脉资源,在引资引智引技方面穿针引线,为四平带来更多更好更优的项目、人才、技术和经验;为四平发展出谋划策,当“智囊团”,围绕四平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建言献策;争做家乡的“代言人”,积极宣传推介四平,传播四平声音、讲好四平故事,不断提升四平美誉度和竞争力。特别是在优势产业发展上,四平希望与各界人士携手揽腕,合作共赢。
在现代农业及食品加工方面:四平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是“国家食品产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是“中国优质玉米之都”。四平玉米、梨树白猪、伊通大米、双辽花生等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声名鹊起,“平地生香”“伊鹿高鸽”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质扩容,“国家级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正在建设。四平以百姓多元需求为引领,推动饮品、奶制品、功能性食品等产业向高端化、功能化、数字化方向迭代升级,特别是着力促进畜禽深加工产业发展,重点围绕冷鲜肉、西式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休闲和调理肉制品等拉伸产业链条,加快形成养殖、屠宰、加工全链条发展格局;依托四平玉米得天独厚的优势,实施玉米主食化战略,深化玉米食品精深加工转化,不断开发饮品、食品、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发展蜡质玉米变性淀粉、医药级变性淀粉及海藻糖、核苷酸等新型食品添加剂;发展特、优级食用酒精,多粮食用酒精,向原料酒、新型基酒、玉米威士忌酒及品牌酒转化;同时拓展玉米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打造“玉米+”全产业链体系。四平诚邀相关企业来此考察对接,合作打造全国的“肉库”“粮仓”、老百姓的“中央厨房”。
在特色装备制造方面:新中国初期生产的“三机两车一器”享誉全国,培育了康达农机、顺邦农机、中联重科、世宝机械、奋进专用车等一批“专精特新”制造企业,巨元瀚洋与四平190余家换热器企业共同撑起了“中国换热器城”的美誉,四平经开区联手长春汽开区及“一汽解放”,共建“四平-长春共建汽车产业园”,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9万平方米工业用地能够有力承接企业轻资产入驻或自投自建项目摆放。四平聚焦汽车及零部件、农机、换热器等领域,瞄准数智化、绿色化、全链化,合作构建特色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共同打造省内专用车生产基地、北方农机产业创新基地、国内规模最大的换热器高端装备产业基地。
在化工、医药发展方面:四平积极承接化工、医药产业项目转移,化工产业依托新开、双辽两个化工园区,以及全省唯一的20万吨烧碱、10万吨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生产能力,在化学中间体、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玉米、大豆生物质等方面寻求产业链深度合作;医药领域拥有3个驰名商标、14个国家级保护品种、27个独家产品,产品涵盖中成药、化学原料药、保健食品等,依托四平经开区“医药健康、绿色食品(大健康)产业园区”等载体,谋求药品研制、医疗器械研发、干细胞技术应用和医养结合等领域战略合作,形成“以现代中药为主、化学药和原料药为辅、细胞技术研发和鹿产品深加工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在资源、区位利用方面:四平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梨树大顶山硅灰石2000万吨以上,储量在世界有一席之地;双辽的硅砂勘探储量9亿吨,是国家硅质原料生产基地,拥有全省唯一的玻璃建材特色园区,平板玻璃产能1442万重量箱,特别是迎新玻璃“一窑三线”改造在节能降碳、提质增效的同时,实现了汽车盖板玻璃、光伏玻璃、电子玻璃同步下线,推动了高附加值产品链延伸。四平依托突出的区位优势,以东北唯一的非省会城市成功获批“‘十四五’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发展覆盖农副产品、食品和医药等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交易、配送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业务,打造大宗商品物流集散中心和物流平台,全面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依托“电商产业园”,统筹整合四平本地优势品牌和资源,推进“国家电商示范基地”建设;四平海关在2020年挂牌运行,目前正在紧抓中俄“东北—远东”地区互利合作新机遇,全力开展对俄经贸合作,大力扶持进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发展。
在休闲旅游产业方面:四平作为满族重要发祥地和集居地之一,是两位皇后及“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的祖籍地,铁东区的叶赫满族镇是清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素有“凤起之地”美誉;300年的二人转陪伴了四平城的跌宕起伏和休养生息,传递着最浓厚的乡音乡情,荣获了“中国二人转之乡”的美名;闻名中外的“四战四平”铸就了流淌红色血脉的英雄之城,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平作出重要指示后,中宣部为四平战役纪念馆的展陈内容确立了“为新中国而战”这一历史性的主题定位,四平战役纪念馆获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平干部学院顺利通过中组部评估,成为全国72家党性教育干部学院之一,塔子山红色教育基地等5处红色教育点位成功入选“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四平立足全域旅游,实现“吃住行游购娱”等城市服务功能的全方位扩容提升,以打造“红色地标性城市”为引领,进一步带动历史文化游、自然生态游、乡村休闲游等全面发展,集中谋划开发铁东转山湖片区、铁西丛泉湖片区、梨树九龙潭生态园、伊通火山温泉度假区、双辽“三乐”小镇等重点项目。尤其是转山湖片区,地处“山叶石”核心地带,集聚叶赫古城、转山湖水库、皇家滑雪场、叶赫那拉影视城、馨苑文化城、伽蓝寺等优质资源,且周边村庄交融,有利于发展乡村民宿及农耕野趣,希望能与有意向的企业共同投资开发,打造家乡特色文旅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