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坚守,为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本报记者 张添怡

120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线。这条热线的背后是随救护车奋力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默默付出守护生命的院前急救人。对载着急救班组的救护车而言,每一次救护都是一场赛跑,哪怕提前一秒,也能让患者的生命健康更有保障。

何静是长春急救中心市医院急救站负责人,工作20余年的她,已有数不清的节假日在工作岗位上度过。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记者登上何静班组的救护车,与她一起度过这特殊又普通的工作日。

“滴嘟,滴嘟……”10点53分,刚完成上个任务返回急救站不久,办公室响起急促的警报声,随即,电脑屏幕闪烁出一张命令单,“快,东岭南街早市,一位老人被车撞倒!”

何静话音刚落,护士于冬玲、担架工鲁凤明、司机庞鹏3人迅速集结。不到30秒,救护车呼啸着疾驰而出。

“我是120的医生,伤者现在情况怎么样?有出血吗?”途中,何静一边打电话向家属了解情况,一边确认详细地址,以便更快到达目的地。

可能因为车速较快,也可能因为车厢空间狭窄,不一会儿,坐在车厢后面的记者就感觉头晕、恶心、浑身冒冷汗。

“我们很多刚上班的同事也会晕车,但时间就是生命,接到出诊任务,就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奔赴一线。”何静说。

11点10分,救护车顺利开到东岭南街早市。下车,何静4人拿着急救箱、推着担架车,就往事发地跑。

“大娘,您哪里感觉不舒服?”“头有点儿晕”……只见地上躺着一位60多岁的女性伤者,面色苍白,何静用手轻轻地垫在大娘头部底下,耐心询问。在做了基本检查,确认大娘头部、前胸等部位没有受到重伤后,大家将其转移到担架,抬到救护车上。

经测量,大娘血压190mmHg/116mmHg。于冬玲迅速给她输液,打留置针。救护车一路飞驰,11点30分,伤者被顺利送到吉大二院急诊中心。

回到急救站已是12点多,大家刚在网上订完外卖,“滴嘟”的警报声再次响起,他们又奔赴下一场“战斗”。

何静班组只是长春急救中心忙碌的一个缩影。这个假期,忙碌的调度指挥中心,长春市区的21个急救站、随时出发的救护车、300余名急救人,全天24小时坚守岗位。他们不是在接电话,就是在调度救护车;不是在出诊,就是在出诊的路上,日均话务量2000次左右,出车340余次。

一路跟随,一路倾听,记者深切感受到了急救人的辛苦与伟大。不论寒暑,他们爬过30多层高楼,抬过200多斤的患者,乘坐消防云梯爬上过露台,钻过卡车底部为患者输液……这群始终战斗在院前急救一线的“战士”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患者需要,他们就一定会以最快速度到达。

这份义无反顾的背后,饱含着无数个永不言弃的温暖瞬间。

何静回忆,有一天深夜,她到达急救现场时,患者已心脏骤停。她马上与同事轮流对患者开展长达30分钟的除颤和心肺复苏,同时给予输液。由于抢救及时,患者恢复了自主心律,脱离了生命危险。

事后,患者家属专程来道谢。“这些经历,让我在辛苦而忙碌的工作中找到了人生价值。”何静说。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