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用“硬核实力”向祖国献礼

本报记者 王超 通讯员 潘丽美 谭聪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许多人停下忙碌的脚步,享受假日美好时光。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选择坚守岗位,用奋斗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用坚守初心向伟大祖国告白,他们就是吉林省“青年文明号”集体、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工程指挥部。

“瞄准、定位、复测……”10月1日清晨,在该公司第一工程指挥部承建的长春地铁7号线施工现场,对讲机的声音响亮有力,青年文明号集体的测量员们扛着仪器、踏着朝露,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长春地铁7号线是造福春城人民,关系长春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的重要工程,过节不停工,不能回去和你们团聚了。等忙完,我就回家陪你们。”测量员刘庆在视频里安慰妻子和女儿。已经半年没回家的他,挂断视频后又迅速投入工作中。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在这个集体中,很多青年人选择放弃假期,坚守施工一线,把休闲度假的“黄金期”变成工程建设的“攻坚期”。

北方的“秋老虎”燥热无比,在长春地铁7号线二工区的施工现场,技术员们的皮肤早已被晒得黝黑发亮。而距离地面20米的地下基坑内,2平方米左右的盾构机操作间里,操作手正紧盯控制屏幕,仔细分析着各项掘进参数。闷热的空气仿佛已经凝滞,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滑过,身上的工装已被汗水浸透,但他们的目光却始终聚精会神地盯着盾构机前进的方向,不敢有丝毫懈怠。

当夜深人静时,项目部会议室里,激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项目总工程师霍成英带领“青年文明号”集体还在为暗挖区间的施工方案进行最后研讨与优化。二工区暗挖区间包含竖井和横通道及左右线暗挖,其中正线的左右线全长合计为220米,最大开挖断面为147平方米,采用矿山法施工,暗挖区间穿越雨水管线、污水管线、住宅楼等风险源。

面对左右正线区间自身断面转换频繁,为保障区间开挖及二衬的安全施工,霍成英带领项目暗挖团队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通过风险源加固,提前模拟断面转换工况,严格遵循暗挖“十八字”方针等措施,实现140平方米超大断面的暗挖区间顺利贯通。成为全线首个实现地下工程全部洞通的工区,这个“青年文明号”集体用“硬核实力”向祖国献礼。

据了解,该公司第一工程指挥部共有员工173人,平均年龄35岁,其中党员43名,团员44名,是一支朝气蓬勃、充满力量的青年队伍。作为吉林省“青年文明号”集体,他们将“敬业、协作、创优、奉献”的“青年文明号”精神融入到日常的施工生产中,镌刻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青年创新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的阵地作用,切实提高青年员工专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脚踏实地当好施工一线的“螺丝钉”,挺膺担当勇做地铁建设的“先锋者”。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