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敦化:

文化礼堂“聚”出乡村新风尚

本报记者 韩玉红

近年来,敦化市始终坚持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出实招、用实策,大力破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问题,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奖励机制作用、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红黑榜制度等方式大力破除陈规陋习。

9月22日,敦化市官地镇大荒地村的文化礼堂里,一场热闹的婚礼正在举行。在村里办酒席,经济实惠还有面子,已经是大荒地村近两年流行开来的新时尚了。

大荒地村,村如其名,以前周边都是荒地。村里常住人口1200余人,老人占较大比例,是周边有名的“长寿村”。2021年7月7日,在敦化市文明实践中心、敦化市政德教育办公室和官地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荒地村为25对金婚夫妇举行了盛大庆典。“老人们结婚那年,一穷二白,两个行李卷并到一起就算结婚了,村里统一办金婚庆典,就是为了弥补当年的遗憾,也是为了让老人们高兴。”大荒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金元红说。

2022年,官地镇推进各村集体发展,大荒地村决定建立文化大礼堂,采取村干部和村民共同入股合作社的方式,并于今年3月开始试运营……500平方米的文化大礼堂能够容纳50桌,成了村民办红白事、升学宴的首选。以往村民办酒席要到10公里远的镇上,镇区平均800元一桌的菜品,在大荒地村文化大礼堂仅需350元-500元。从3月份至今,已有20余户村民在家门口宴请,文化大礼堂的实惠套餐成为村民的首选。节俭之风吹遍大荒地村。

敦化市加强移风易俗阵地建设,从2020年开始倡导全市各乡镇、行政村新建或整合利用闲置旧村部、村小学及村内其他可用场所,逐年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并列入政府民生实事。

江源镇永发村的文化礼堂是在塌陷房屋原址重建的,昔日这里是放电影的地方,村里的老人都在此感受过文化气息。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今年5月6日,永发村为8对金婚夫妇举行了庆典。年龄最大的夫妇是84岁的蒋新民和78岁的妻子吕淑海,金婚庆典举办那天,现场很多人都感动落泪。

“文化礼堂婚礼”有礼有节,既展现着“家道和合,遵礼孝亲”的文化,又具有新时代婚礼节俭文明的新风尚特点。近年来,为遏止婚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这一不良习俗,传播“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永发村活用文化礼堂,探索村级特色的“移风易俗”新路径。遇上文化礼堂有酒席,村里很多人都来义务帮忙,也成了乡村的热点和美谈。

据了解,敦化市文明办积极通过多渠道、多平台宣传移风易俗工作,全市303个行政村已全部制定村规民约,成立“四会”自治组织并发挥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各乡镇协调相关婚丧事宜简办300余场次。精神文明的“好村光”正在敦化市各乡镇、村庄里绽放光彩。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