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27日讯(记者华泰来)10月26日至27日,以“新质生产力激发国企新动能” 为主题的现代新国企研讨会在长春举办。与会专家和企业家深入交流对话,全面探讨“何为新质生产力”“国企如何引领推动新质生产力”“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塑造现代新国企”。研讨会由《国资报告》杂志社、中国新闻网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支持,省国资委承办。
省国资委副主任周勇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在观念和行动上提供了重要精神食粮,指引国资国企及早布局谋划产业前沿领域、培育战略性项目、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我省国资国企正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以新质生产力再现吉林老工业基地辉煌。
吉林大学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冬林认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带动东北振兴新突破,应推进国企思想解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在地央企“顶梁柱”和“链长”作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数字融合和新兴产业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要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云南云天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和兴认为,科技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转型升级的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迈入先进制造行列的关键。
吉林化纤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德武认为,构筑新质生产力,需要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当前,吉林化纤正在把握风光能源上升的风口期,加快碳纤维原丝、碳丝、热场材料等领域的开发。
研讨会上,全国多个省份的国企代表结合自身经验,就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塑造现代新国企等话题发表了看法,一致认为国企应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