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裴欣)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干部作风的“风向标”。今年以来,通化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聚焦企业“急难愁盼”,紧盯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堵点、淤点、难点,严查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的作风和腐败问题,多向发力,为全市营商环境实现再优化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抓整治,强化监督保障。为了提升企业满意度,通化市纪委监委部署开展了“两整治、两增强”和推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充分运用“1+N”工作机制,纪检干部深入全市重点企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查找、收集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深挖服务企业过程中的作风和腐败问题线索。截至目前,已推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176个,查处2人,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建机制,提升服务质效。结合全国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试点工作,通化市纪委监委与市委统战部协作配合,联合制定了《关于监督推进“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提升服务企业质量的工作方案》等多个文件方案;出台了《通化市民营企业诉求快速反映解决机制》,开发推广“办不成”事项诉求反映扫码解决平台,企业诉求经梳理后分类推送至相关涉事部门沟通解决,3个工作日内没有解决的事项将由市纪委监委进行督办,快速有效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堵点、淤点、难点问题。截至目前,已帮助企业解决难题9个。
创载体,实施动态监测。为了拓宽企业反映问题渠道,充分发挥动态监管“贴身”优势,分两批在全市选取60家重点企业和项目设立营商环境效能监测点,重点围绕纾困惠企政策落实、公平竞争法治环境维护等方面进行监测,以实时高效的动态监测网格体系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截至目前,已收到营商环境效能监测点反馈意见建议2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