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7号员工”的归乡之旅

本报记者 华泰来

“7号”,是郭江东的员工编号,他是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艺工程师。个位数的员工编号,代表他在项目之初就加入了企业,甚至是中国一汽、弗迪电池双方派出的创始管理团队外,首批通过招聘入职的员工。

就在三年多前,郭江东还没有“归乡”的机会。

出生在榆树,上大学在长春,郭江东是地道的吉林人。2017年,他在长春理工大学获得电化学硕士学位后,敏锐地发现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趋势,投身电芯研发,作为事业发展方向。

几年间,经验越来越丰富,事业越来越顺遂,郭江东却离家乡越来越远。他从事的电芯研发是汽车动力电池前沿领域,但彼时作为汽车大省的吉林,却还没有汽车动力电池项目。

父母仍在家乡,妻子在长春工作,郭江东怀着对他们和家乡的想念,在天津等地打拼事业。直到2021年7月14日,一条新闻映入了他的眼帘:一汽与比亚迪签署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一汽弗迪动力电池项目落位长春。

“我有专业技术、有工作经验,现在有了机会,为什么不能回去作一点贡献?”本就关注吉林动力电池发展的郭江东,立刻意识到这是自己“归乡”的机会。2022年初,一汽弗迪公司刚刚开启招聘,郭江东就马上赶回来参加,当时项目甚至还没有动工。

在面试中,郭江东表现出深厚技术能力、成熟的项目经验,获得一致肯定,最终得偿所愿,成为一汽弗迪初创时期的“7号员工”。

郭江东至今记得告诉父母自己入职一汽弗迪时,他们脸上惊喜的表情。“虽然我在外闯荡时,他们一直鼓励我,但我能看出他们为我能在家乡落地而安心。”

但这不是郭江东选择“归来”的首要原因。作为一个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专业人才,他看重的是未来。

“一汽和比亚迪强强联合的前景,刀片电池技术的核心优势,这些现在都在一汽弗迪。尤其我在初创时期加入,这是挑战和收获的阶段,技术上能满足我探索的需求,知识体系能得到很大丰富,事业发展上更有充足空间。” 郭江东说,“归来”本质上是自己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如今,郭江东负责一汽弗迪动力电池项目工艺技术和设备导入工作,从比亚迪体系中引入和消化动力电池生产技术,保证在工厂建设完成时同步投入使用。“工作节奏很快,但我干得很顺手,也很充实。”

电池、电机和电控被称为新能源汽车“三大件”。此前,比亚迪参与投资的动力电池工厂,最“北”的脚步止于济南,从未涉足东北地区。一汽弗迪项目带来了“三大件”之一的动力电池产业链,第一个迈过了这条无形分界线。

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归鸿”,也有“来雁”。目前,一汽弗迪的在职工程师已有200多名,他们既有像郭江东这样选择“归来”的吉林游子,也有全国各地因吉林新能源汽车机遇而至的各类人才。

一汽弗迪工程部部长贾增博,是当初面试郭江东的管理人员之一。回顾那场招聘,他感慨:“以前许多本地新能源人才都在南方就业,这是现实情况,是动力电池项目落地吉林带来了改变。希望未来一汽弗迪成为更多新能源人才的‘摇篮’。”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