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长白之雪,何以天下

本报记者 刘姗姗

11月10日,深圳,草木葱茏,宾朋满座。

一场以“长白天下雪”为主题的推介会“扩圈”粤港澳,200多家冰雪企业负责人和新闻媒体记者齐聚一堂,以冰雪为媒,共襄盛举。

7年前,吉林首场冰雪推介就是在深圳。当时的吉林只有30个滑雪场、129条雪道,带着初出茅庐的青涩,发出“冬季到吉林来玩雪”的倡议。

7年后,再到深圳。以中国滑雪接待规模最大省份的头衔,吉林带着75个滑雪场、319条雪道亮相。粤港澳大湾区沸腾起来了。

造势而进,乘势而上。

7年,吉林在冰雪产业布局上做足了文章。从长白山脉到松花江畔,从冰雪产业到文化赋能,“长白天下雪”再也不是当初的模样。

“冰雪丝路”的吉林蓝图

就让我们暂且从7年前说起——

这一年,我省刚刚颁布了《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并在当时创下3个全国第一:首个专门研究冰雪产业的政策意见;首次构建冰雪产业的产业框架;首次提出冰雪产业的目标体系。

也正是这一年,我省上下达成共识,以“两山”理念擘画冰雪产业发展蓝图,打响了吉林冰雪产业发展的发令枪,让“白雪换白银”成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穿过时间的缝隙,重新审视在“十三五”开局第一年、处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转折点上的吉林,在冰天雪地中寻找突破口,着实是一招好棋!

发展冰雪产业,吉林底气雄厚。拥有世界级的粉雪资源,地处冰雪黄金纬度带,降雪量大、气候适宜、雪质好、雪期长……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是家底;

在振兴发展的道路上,吉林不断挖掘自己的区域特色,冰雪文化逐渐凸显,成为吉林对话世界的“文化符号”,以文化赋能,是自信;

最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吉林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创新提出建设“冰雪丝路”的设想,以吉林为核心区共建冰雪丝路,把发展冰雪的目标定得更高更远。

这,是吉林的雄心!

“冰雪丝路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通路,也是世界冰雪经济发展的黄金线。”2021年,时任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现任吉林省副省长的杨安娣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吉林省现已具备与国际国内开展冰雪交流合作的条件,吉林正在将“冰天雪地”打造成“金山银山”,向着中国冰雪产业大省、冰雪旅游强省和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进发。

催征的战鼓响彻长空,冰封的北国雪飘万里,一个个雪之愿景正从长白山脉起笔,并被渐渐勾勒清晰。

白雪换白银的吉林实践

冰天雪地给了吉林特有的颜色。

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着吉林这片沃土,关注着寒地冰雪经济的发展。

“现在旅游是热点,旅游收入多少?白雪换白银换来了吗?”

绵绵厚望,殷殷嘱托,吉林人民念念在心。

盘活寒地资源,重构冰雪格局,吉林人成势于心中,落子在当下。

在战略谋划上,重点打造长春吉林、大长白山、通化梅河、松原白城四大冰雪产业集聚区,发展东北中部、中蒙俄、东北东部3条冰雪产业走廊;

在产业化构建上,率先出台《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首创冰雪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产业架构和保障措施;

在完善冰雪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在全国率先发布《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积极培育万亿级旅游产业,建设冰雪经济强省和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

“三亿人上冰雪”“冬奥在北京,体验在东北”,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号召鼓舞着更多人与“长白的雪”产生交集,而吉林借势“东风”,白雪换白银。

据统计,北京冬奥(2021—2022年)雪季,吉林雪季旅游接待规模达到了8500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700亿元。吉林省冰雪旅游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

厚植冰雪优势,释放冰雪红利。今年10月25日开始的“双11”新雪季预售,根据国家文旅部数据中心统计,吉林目前已累计成交近4亿元,市场占有率在全国遥遥领先!

11月13日,吉林市永吉县北大湖镇南沟村的民宿经营者孙云霞一大早就开始忙活。“临近开板,咨询滑雪的客人非常多,客房已经预定了20%,这几天来自长春、沈阳的客人已经陆续开始入住了。”

北大湖镇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北大湖镇民宿数量较去年增加了12家,目前各个民宿已经出现预定小高峰,截至目前,部分民宿一周客房已经订满。“白雪换白银,这个雪季值得期待!”

“雪迎天下”的吉林突破

从顶层规划设计到冰雪产业运作、产业规模,吉林的冰雪产业发展目前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集(2022)》显示,2018—2020年,吉林冰雪旅游重资产投资额位列全国第一。

目前,吉林省雪道总面积居全国之首,万科松花湖、吉林北大湖、万达长白山三个大型滑雪度假区每年接待滑雪人次稳居全国前三名。

创新、突破、聚合引领……探索冰雪发展的“吉林样本”,吉林不断放宽眼界,脚步从未停歇。

就在国庆中秋长假后上班第一天,我省召开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发布了《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16项具体行动,规划吉林旅游总收入5年内力争突破万亿元大关,力争5年内实现万亿级旅游产业目标。其中冰雪产业的目标规模力争突破5000亿元,行动方案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冰雪丝路”创新先导区建设。

一个月后,吉林更是大手笔地在深圳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公布了《2023-2024新雪季吉林省冰雪政策》,打出了一套政策拉动、项目带动、产业联动、营销促动的“组合拳”,面向游客、旅行商、俱乐部、投资企业等经营主体,从冰雪消费券、冰雪交通和项目投资3方面制定出台了11条优惠政策。

在深圳推介会上,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孙光芝介绍说,“在冰雪消费券方面,面向省内外游客,发放3000万元消费券;在冰雪交通方面,设立总额1000万元冰雪交通补贴,便利游客出行,降低出游成本;在项目投资方面,对新投资建设的文旅项目和对新建并投入运营的宾馆酒店设立了相关资金奖补。”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吉林冰雪蕴含的巨大能量正在释放。

冰雪产业大省、冰雪旅游强省、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我们已经可以窥见吉林冰雪产业崛起的模样。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