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和10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省委召开了十二届四次全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吉林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决定》,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谋划吉林全面振兴的新愿景,就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奋力走出吉林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路作出部署安排。学习贯彻好省委全会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牢记嘱托、不辱使命,踔厉奋发、乘势而上,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奋力谱写吉林全面振兴新篇章。全会深刻分析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重大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全会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东北振兴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准确把握五年来东北振兴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和当前东北全面振兴面临的困难问题、优势机遇、思路要求、重点任务、根本保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对吉林的关心关注和殷殷嘱托,转化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高度自觉,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东北全面振兴作出“补齐四个短板”“四个着力”“六大要求”“五大安全”“五项重点任务”等一系列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东北全面振兴战略思考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明确了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蓝图在东北实践的战略性引领,是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纲领性文献,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谱写吉林全面振兴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全会深刻指出了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强调要全面释放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带来的东风效应、国家支持政策带来的激励效应、社会预期提振带来的磁吸效应。全会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三个方面”主要目标,即要努力在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和高品质生活体系上率先实现新突破,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上率先实现新突破,在重点领域重大任务重要方面率先实现新突破,明确了以大农业、大装备、大旅游、大数据“四大集群”培育为重点,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康养、新服务、新电商“六新产业”发展为方向,以新基建、新环境、新生活、新消费“四新设施”建设为保障,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体系。全会还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五项主要任务”,即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高人口整体素质、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同时突出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吉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必须牢牢把握吉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不断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强大政治动力、精神动力和实践动力。
以“创业奋斗、就在吉林”的昂扬姿态,确保把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全会从思想观念、发展优势、机制建设、工作作风等方面,对保障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解放思想、开放包容、放开搞活;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释放潜能;必须健全机制,坚持运用“五化”闭环工作法,完善高质量发展“赛马”机制;必须进一步培树“严新细实”优良新风。当前,吉林全面振兴已经进入“上升期”“快车道”,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中勇立潮头、率先突破,不断抢抓机遇、塑造优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挑大梁、奋楫前行,不断增强率先突破的信心决心,厚植率先突破的底气志气,激发率先突破的活力动力,提振率先突破的精神劲头,提升率先突破的底色成色。常思大局,其去有向,常观大势,其为有力,新征程上,壮美吉林的前行方向更加明晰,白山松水的奋进坐标更加笃实。我们要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切实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爱戴之情转化为忠诚之心、奋进之力,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永葆感恩心,树立自信心,增强责任心,激发进取心,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
(作者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