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是农业大省、粮食主产省,承担着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人均粮食占有量、商品率、调出量多年保持全国前列;粮食播种面积实现“十九连增”;连续两年粮食产量超过800亿斤,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压舱石”。2023年4月,吉林省正式启动“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开始向1000亿斤以上目标迈进。
吉林省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产增产,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国家队、主力军,中国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下简称:吉林省分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将服务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国有大行资金、渠道、产品、科技、人才等方面优势,深入开展服务“千亿斤粮食”专项行动,强化粮食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助力守护“大国粮仓”。
全力支持黑土地保护
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东北地区是世界黑土带之一,作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切实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守好大粮仓的“命脉”是东北三省的重大使命。吉林省黑土区耕地面积9811万亩,其中,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7202万亩,分别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7.8%和64.5%,粮食产量80%以上产自黑土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地。2020年开始,吉林全省全面打响黑土地保护利用“攻坚战”。
为全力支持黑土地保护利用、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吉林省分行联合吉林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联盟”,连续3年举办发展论坛,理论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了黑土地保护利用“梨树模式”升级版、盐碱地改造“大安模式”“吉大模式”等系统解决方案。
作为联盟发起方,吉林省分行更是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创新推出“黑土粮仓贷”服务模式,重点支持全省26个黑土地保护示范区、省内产粮大县从事玉米、水稻、大豆、高粱等农作物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2023年9月末,累计发放“黑土粮仓贷”75.47亿元,为3.15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支持,其中种粮农民2.7万余户。
四平市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黑土地保护利用“梨树模式”推广的典型代表,也是吉林省农行重点支持的客户。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场院里开了现场调研会,鼓励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合作社,探索更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子。“今年,我们扩大了种植面积,种子、化肥、农机等投入增加不少,资金面临很大缺口,正为这事发愁呢,农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给我们发放了‘黑土粮仓贷’,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卢伟感激地说。
黑土地保护利用,离不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重要基础。围绕良田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吉林省分行出台差异化支持政策,扩大信贷授权、提高审批额度、拉长贷款期限、优惠利率定价、精简业务流程,累计发放贷款58.6亿元,重点支持了引嫩入白、引松入扶、中部城市引松供水、石头河水利枢纽等一批县域水利项目。截至9月末,吉林省分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达127.79亿元。
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主动对接吉林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吉林省分行聚焦良田建设、种业振兴、农机化提升、盐碱地综合治理、产粮大县振兴、智慧农业建设、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水利保障等八大工程,群策群力、协同联动,加快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综合服务和支持力度,助力守护好‘黑土粮仓’,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吉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世安在2023年7月第三届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论坛上表示。
优化种业金融服务
助力突破种业技术难题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产业链的源头。
为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吉林省先后出台了《吉林省种业振兴工程建设方案(2022-2035)》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目前,吉林省持有经营许可证的种子企业有300余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7家,年生产加工种子4亿斤左右,不仅满足省内农业生产用种,还销往省外多地。
走进长春国家农高区现代种业产业园,鸿翔种业的生产基地里一派忙碌景象,加工、灌袋、包装等流水作业一气呵成,每年可加工种子5000万公斤以上。目前,鸿翔种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品种达69个,高质量的玉米种子从这里走向长春、走向吉林、走向全国。
“农行这些年对我们帮助很大,每年都会提供贷款来解决我们资金周转问题,今年农行为我们集团投放资金1亿元。”鸿翔种业负责人介绍,“只要有资金需求,农行总能在第一时间给予支持。”今年年初以来,农行长春分行先后为鸿翔种业两家子公司发放贷款2000万元,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保障广大农民、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第一时间获得良种、播下希望。
吉林省分行立足吉林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区位优势,积极对接吉林省种业振兴行动,聚焦种业全产业链条,针对种业经营特点,创新推出“强种贷”,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速度,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满足种业企业及其上下游农资供应商、种子经销商、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不同类型种业经营主体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其中,为制种龙头企业发放贷款6.9亿元,助力解决种业技术难题。
升级粮食产业金融服务
助力延伸粮食产业链
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通化市辉南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吉林省优质水稻主要种植区之一,被农业农村部列为首批国家级绿色水稻标准化种植基地,是“中国绿色大米之乡”。全县种植水稻面积41万余亩,常年产量4.5亿斤以上。
辉南县团林镇东胜村优质稻米“绿优米”种植大户蒋勇,种植有机水稻近500亩。2023年备耕期间,蒋勇因购买有机水稻种子、化肥、农药等缺少流动资金,向农行申请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60万元。接到申请后,农行辉南县支行立即启动办贷流程,利用与省农担公司合作开发的“农担通”产品,仅用3个工作日就为蒋勇发放贷款60万元,帮助其解了燃眉之急。
“农行是真心帮助咱们,这些年在农行的支持下,咱这大米已销往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米’‘幸福米’。”蒋勇话语中充满感激之情。
农行长春分行聚焦涉粮央企和粮食产业龙头企业,创新服务模式,坚持科技赋能,精准对接需求,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2023年年初以来,已累计为中粮生化能源(榆树)和(公主岭)有限公司发放贷款8.77亿元。同时,农行长春分行打造“智慧粮库”“智慧食堂”等金融场景,提供薪资管家服务,为企业提供集粮食收购、库存管理、在线支付等数字化金融服务,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转型升级。
“农行不仅给我们贷了款,还为我们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非常周到!”中粮生化能源(公主岭)有限公司刘经理高兴地伸出了大拇指。
为破解粮食经营主体“贷款难”问题,农行长春分行深入乡镇村屯实地开展调研,制定出台了《原粮抵押农户贷款操作指引》,实现原粮抵押农户贷款产品破冰。
公主岭市二十家子镇小顶山村的收粮大户刘某,看着金灿灿的玉米,高兴地说:“没有想到原粮还能抵押,农行可帮了我的大忙啊!”2023年年初以来,农行长春分行为各类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发放原粮抵押贷款1000余万元。
吉林省分行围绕粮食生产、收储、运输、加工、销售全链条、全主体,充分发挥服务“三农”专业优势和城乡联动、公私联动综合服务优势,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粮食全产业链条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重点支持了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九三集团、农投粮食等一批龙头企业,贷款余额达37.9亿元,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5%。近三年,累计为近5.25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325.47亿元。
强化保障机制建设
凝聚金融服务粮食安全合力
金融服务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是支撑,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是关键。
吉林省分行坚持服务“三农”“一盘棋”,加强部门联动、上下联动,省、市、县三级行均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服务专班,制定专门服务方案,建立监测督导机制,每周通报服务“千亿斤粮食”推进情况,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工作氛围。
吉林省分行主动对接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局等部门获取粮食全产业链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大户)名单,落实分层联动机制,推进“名单制”营销管理,形成“省分行统筹指导、市州行督导推进、支行对接投放”的三级行联动推进格局。
在资源配置方面,将粮食重点领域贷款纳入信贷资源战略配置范围,信贷规模优先保障、优先满足。聚焦春种秋收重要时节粮食产业金融需求,深入开展“乡村深耕”行动,建立绿色通道,组建下乡服务团队,提供上门服务,确保金融服务不误农时、不误销售。
与此同时,吉林省分行积极建立内外联动机制,与省工商联、农发行合作开展“万企兴万村”吉林行动;积极组织和参加各厅局、金融监管部门组织的银企对接会达11次;与省委组织部合作,创新推出“领办合作贷”,大力支持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与省农担公司合作,创新农担通“农易贷”,累计发放银担合作贷款184.6亿元,持续领跑省内金融同业。
此外,吉林省分行强化数据赋能,与农业农村厅合作,于2023年5月研发推出“农补e贷”,利用涉农补贴数据,线上办理农户贷款1702户、金额5.39亿元;与农业科技公司合作,通过“吉农码”开放银行渠道发放贷款542笔、金额1.21亿元;与供销社合作,搭建“丰农惠民驿站”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城乡产品直连工程……
截至2023年9月末,农行吉林省分行农业贷款余额231.42亿元,当年净增46.78亿元,增速25.34%;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84.56亿元,当年净增26.23亿元,增速44.97%。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本版撰稿:徐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