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吉林银装素裹,分外动人。与美景同样动人的,还有全省上下处处涌动的干事激情、处处激荡的奋进力量。
时至岁末,我省两场重要会议先后召开。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对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作出全面部署,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吉林全面振兴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省2023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
“东北要振兴,吉林要先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发出了吉林率先实现新突破的最强音,体现了省委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坚强决心和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吉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坚定信心,必将推动吉林各项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振兴优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志新表示,省发展改革委作为全省经济综合协调部门,将把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推动会议精神快速转化为经济发展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贡献发改力量。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展现了吉林的担当和勇气,体现了吉林的信心和底气。张志新认为,这份信心和底气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
有习近平总书记把舵定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0次亲临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视察、3次主持召开关于东北振兴专题座谈会,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东北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为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擘画了宏伟蓝图;
有国家政策的持续加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国家宏观政策有望继续加码稳增长。特别是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将对我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资源保护利用等领域给予重点支持;
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经济呈现出持续恢复、稳中求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长5.8%,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多项主要指标增幅居全国前列。粮食产量达到837.3亿斤,连续三年超过800亿斤,居全国第四位,单产稳居粮食主产省第一位。汽车产业集群稳步“上台阶”,新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吉林一号”建成世界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高速动车组成功出口欧洲;
有一批重大项目作为强力支撑。“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正稳步实施,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吉化转型升级、中车新能源装备产业园、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等重大产业项目将释放增量。
蓝图绘就,只争朝夕。
省发展改革委将着力发挥好政策和研究、规划和计划、投资和项目、改革和创新、综合统筹和综合平衡五大职能作用,深入践行“抢抓机遇、扬长补短、主动变革、苦干实干、重振雄风”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五化”闭环工作法完成好每项工作。
聚焦国家政策争支持。学深吃透国家政策文件精神,紧跟导向全力争取资金、项目、试点、示范,充分释放国家政策带来的激励效应。
聚焦重大战略抓谋划。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立足“五大安全”战略定位,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不折不扣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安排、具体措施、具体任务。
聚焦激发活力抓改革。落实省委、省政府“解放思想、开放包容、放开搞活”要求,谋划实施创新性激励约束机制,全力做好“放”的工作。
聚焦增长后劲抓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在保持合理规模增长的前提下,全力推进科技含量高、引领能力强、发展潜力足的产业项目,提高产业投资占比,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投资占比,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积蓄充足后劲。
聚焦固本育新抓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延伸重点产业链条,培育优势特色增长点,会同相关行业部门适时制定出台具体支持政策。
聚焦资源市场抓合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抓住机遇,积极拓展高水平开放合作,打造开发开放平台,承接产业、资金、技术转移。
聚焦增进福祉抓民生。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科学谋划年度民生实事,统筹推进实施,确保各项任务按序时进度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