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元宇宙”概念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所谓“元宇宙”,就是通过数字技术构建的沉浸式虚拟宇宙。元宇宙产业包含了三维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沉浸式影音、沉浸式计算、新型显示技术等一系列技术。作为综合产业,它可以引领许多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并不断催生新产业。
数字经济是当前发展新赛道,也是未来发展主赛道。基于元宇宙产业特点,其技术和理念被视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切入点,受到国家高度重视。2022年,国务院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又联合印发了《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在政策指引下,全国多个省市加入元宇宙赛道。
我省发展元宇宙产业,有基础、有优势,在科学技术领域具备较为丰富的资源,为发展元宇宙基建层、核心层、应用层奠定了良好基础。我省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东北地理所等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有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有吉林长光卫星、长春希达电子等优秀的创新型企业;在航空、航天、遥感、新型光电显示、人工智能、数字孪生、高端图像传感等领域拥有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众多国家级专家,形成了雄厚的人才储备;拥有高速安全的实时激光通信组网技术、沉浸式全景3D显示技术等一批国内首创或国际领先成果,星载一体化技术与卫星生产能力在国内领先……为元宇宙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技术支撑加速了我省元宇宙与汽车、文旅等产业接轨,在多个层面持续拓展元宇宙应用场景——
红旗品牌前瞻布局“元宇宙”,积极打造数字化消费新场景中的核心体验平台,实现虚实结合、虚实互映;2022年9月,红旗品牌元宇宙盛典暨新能源设计美学发布会在云端召开,公布了代表中国一汽红旗品牌技术革新突破的“新能源战略”“超级电动智能平台”,并公布多款新能源概念产品;吉林大学首次通过“元宇宙”形式举办2022年全球人才招聘会,线上参与的海内外青年人才可以游览实景模拟的校园环境,以及各学院精心布置的学院交流区,查看视频、幻灯片等多种形式的介绍材料,并随时与工作人员互动交流;时空旅程人工智能科技体验中心项目落户长春净月中央公园,这是一个以“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为主的沉浸式互动体验馆,预计春节前开放试运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以元宇宙新技术为支撑,将传统图书创作成新的内容产品,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伪满皇宫博物院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出首款数字藏品——《步步生花·建院60周年数字纪念票》,让游客感受“科技+文创”的别样魅力;梅河口月亮湾元宇宙集市设置了VR体验馆,让游客耳目一新……
“这是我们的大型正交多幕全景立体电影技术应用场景。在影院中,观众被前、后、左、右和顶幕的立体影像包围,可以获得强烈的沉浸感。”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陈纯毅向记者介绍。他所在的由杨华民教授带领的吉林省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团队,在多媒体、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科学技术领域深耕多年,所研究和突破的恰是元宇宙领域的重要支撑技术。
大型正交多幕全景立体电影技术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所实现的特种电影摄制、播放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借助该技术成果,云南普洱市博物馆建成了全球首座全景立体特种影院,规模和综合技术指标全球领先。
长春理工大学杨华民教授团队又在技术上持续突破,利用增强现实等计算机前沿技术,创新拍摄与制作技术,实现影视摄制手段从传统的“写实”向“现实+虚拟”跃升,让影视产品更具科技含量和艺术表现力。
“我们的技术不仅在影视和文旅行业有所应用,在医学领域同样有广阔前景。例如,我们学院院长蒋振刚教授研究的微创手术导航技术,可以辅助医生开展精准、智能的手术操作,目前已经在一些医院实现了应用。随着元宇宙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技术将在更多行业和领域落地。”陈纯毅告诉记者。
元宇宙对产业创新能力和硬件技术制造能力要求高,对于光电信息等一系列新产业、新技术具备强大的整合和带动能力。加速凝聚产业界共识,集聚资源,推进关键技术创新,构筑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形成发展合力,是目前促进元宇宙产业进步的关键一环。近日,由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与长春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2023中国元宇宙工程大会恰恰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众多院士专家学者,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以及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海信、华为、京东方科技、利亚德、上海云视等国内知名科技企业相关负责人齐聚大会,共商元宇宙发展大计。
长春理工大学教授、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智认为,2023中国元宇宙工程大会在长春举办,对我省元宇宙产业发展来说是一次重要机遇,将为我们吸引更多优质资源,为我省元宇宙产业发展增添动力。
把握时代风口,抢抓发展机遇,吉林正努力行驶在元宇宙这条新赛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