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三农

扎根家乡 潜心科研

本报记者 毕玮琳

“行数14,粒数47,秃尖很小,颗粒数658粒,这个玉米品种表现很好。整村入社,所有耕地实施秸秆全量还田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玉米亩产连续6年超过900公斤。”说这话的人叫王蒙,是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在松原宁江杨家村、民乐村等地开展玉米养分综合管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等工作。据悉,该团队拥有博士2人、硕士5人。

“开展秸秆深翻还田、水肥一体化、‘浅埋滴管’以及养分资源管理方面的丰产高效技术工作,可以使当地玉米产量提高20%—30%以上;水肥效率提高15%。”2023年12月13日,记者采访王蒙时,他正在实验室和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团队其他成员一起讨论试验结果及玉米丰产高效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方面的问题。

“我出生在白城市,2017年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博士学位,毕业之后选择回到家乡吉林省,希望用自己所学造福家乡。” 王蒙说。我省西部受降水量少、季节性大风、干旱、盐碱地等影响,粮食产量一直不高。用科技改变土地,成为他心中最迫切的愿望。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我省为农业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广阔舞台。一系列人才、项目资金等方面政策措施,让他更加坚定了扎根家乡、奉献家乡的决心。

记者采访王蒙的前一天,他刚从杨家村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在那里进行了一场玉米养分高效实用高产高效技术方面的培训,有100余名农民参加了培训。记者了解到,王蒙和他的团队每年要开展三四场培训活动。

王蒙告诉记者,针对玉米保苗难、产量不稳等问题,他带领研究团队开展持续攻关试验,在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玉米丰产高效绿色生产等方面形成多项新技术,构建了不同区域的玉米养分综合管理技术模式,有力支撑了黑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创新黑土地保护和玉米丰产高效绿色生产等多项新技术,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绿色增效的有机结合。作为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团队技术负责人,他每年驻守在农村一线的天数达到120多天(4月至10月),通过培训讲座、编写教材、现场指导等多种途径,把最新技术及时传到农民手中,加快了成果的转化速度。

王蒙表示,丰产高效技术的应用既提高了玉米产量,又释放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当地设施蔬菜、水果采摘、观光旅游、村容村貌等方面的发展。他说,家乡在科研经费以及个人生活等方面对自己支持力度很大,今后将努力联络更多的同门师弟、师妹多回吉林工作创业,为我省的振兴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