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临江市闹枝镇黑松村——

打造和美宜居乡村

本报记者 金泽文

寒冷的冬日,临江市闹枝镇黑松村的13栋蔬菜大棚里却是温暖如春,村民们正侍弄着反季节山野菜。

“当初用的是木架冷棚,需要人工卷帘,大棚不结实,卷帘费时费力,一年忙下来只能收入3000元左右。在村里的帮助下,我家架起了钢架,用上了卷帘机,种上了反季节山野菜,收益越来越好。”正在大棚里除草的于景娥说,她家有1亩多的暖棚,用山泉水浇地,只施农家肥,种的山芹菜、刺嫩芽等山野菜,年前上市,供不应求,需要提前预订,现在一年能收入3万余元。

“除了发展种植蔬菜大棚,我们还自筹资金先后建起了3座电站,每年为村民带来丰厚的利润分红和20多万元集体经济收益。帮助79人实现就业,而且全部给予投保。”黑松村党支部书记刘风军说。村里的企业富民冷冻食品厂年生产冷冻甜玉米500万棒,不但带动了50户农民致富,而且为养牛户解决了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形成了“村企+农户+基地”产业经营模式,实现了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

“村集体有了收入,保障老百姓幸福生活就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刘风军十分关心村民的养老问题。

黑松村开创了老有所养等多项福利制度先河:为每位村民报销1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每年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2000元的养老金,为考上本科的学生每人提供500元补助。

近年来,黑松村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科学规划布局,细化服务单元。建成农民新居6000平方米、农民公寓2000平方米;硬覆盖道路6.6千米;农村安全饮水管线并入市区管网,新建集卫生所、居住所、健身室、图书室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

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村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以前家里需要挑水吃,石头路、土路还不好走,天冷烧火取暖又冷又不安全。现在住上了楼房,路也修好了,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日子过得很幸福。”79岁的村民庄子映真真切切看到黑松村一点一滴的改变。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刘风军表示,黑松村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称号,这只是开始,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全力打造和美宜居的美丽乡村,让村民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生活。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